AI大模型革命性地提升了人工智能的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在汽車領域,助推了智能駕駛等技術革新。新技術應該如何放低“傲慢”姿態實現與消費潮流同頻?守正還是追新?
在2023中國汽車先鋒論壇上,保時捷(上海)數字科技有限公司CTO張駿峰的觀點是:守正和追新并非取決于技術,而是應該站在用戶角度考慮。
張駿峰坦言,此前在微軟工作多年,從互聯網到車企,雖然一直負責技術,但視角已發生轉變?!凹夹g人以前是這么想問題的:我有一個特別厲害的武器,這個武器可以干啥。比如我在打一把錘子,別人也有錘子,但我的錘子比別人厲害,別人可以一次捶一個釘子,我不僅可以捶100個,還可以捶出不同的形狀。當我們開始做產品時,視角已經發生了轉換,如今,在打造產品時,我們要考慮的不是錘子,而是思考如何利用各種其他的工具儀器去把這個產品打磨出來。之所以打造這個產品,是因為我們有用戶有需求。”張駿峰說。
在張駿峰看來,在面對用戶時,需要理解用戶的使用場景,思考用什么樣的技術才能把用戶的場景體驗變得更好,至于這個場景是否必須要用AI實現,其實并無定論。AI正在改變世界,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擁抱,但AI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作為傳統豪華汽車品牌,保時捷于2001年正式進駐中國市場,發展至今,已在國內建成了100多家銷售網點。自"2015"年以來,中國已經連續8年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即便是在近幾年全球汽車市場頻頻受創的大環境下,保時捷也仍然有著穩定的業績表現。2022年全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新車交付量達9.33萬輛。
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如今的保時捷中國已經在虛擬人、虛擬會議平臺、數字藏品、增強現實地圖系統等汽車“數智化”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但隨著中國數字經濟的日新月異,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國人消費需求越發多樣化,保時捷中國必須在用戶服務領域加快“數智化”轉型的腳步,與用戶達成更直接的共鳴。
在此背景下,2019年,保時捷(上海)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2021年初開始獨立運營,初衷是為中國用戶和市場提供符合他們需求的數字化體驗。目前,保時捷數字科技團隊成員主要來自兩個領域,一部分來自車企,另一部分來自互聯網公司。
在產品開發啟動階段,保時捷數字科技團隊會應用敏捷方法論搭建全功能產品團隊,基于對消費者心理、品牌價值與產品需求等多方面調研,迅速與相關業務部門達成統一目標,協作構建業務架構、產品原型和設計方案;在產品交付階段,團隊高效地管理與集成保時捷現有系統,開發"MVP(最簡化可行產品),基于用戶和市場的反饋,不斷進行迭代和優化;在業務增長階段,團隊對產品增長指標的數據體系進行完善,陸續上線賦能銷售運營團隊的監控與決策的輔助功能。
過去幾年間,保時捷數字科技團隊已幫助保時捷中國實現了眾多場景的數字化,其中首當其沖的便在于車輛本身。目前,在保時捷APP中,車主已經可以使用諸多互聯功能完成車機、手機與車外環境的交互,如查找車輛位置、開啟空調、解鎖/鎖定車輛、依據剩余電量規劃沿途充電樁、提前預訂充電位等。此外,保時捷中國還在APP提供了代駕維修服務,用戶只需在APP中約好時間地點,將車輛交給平臺安排的代駕員,就可以自動完成維修服務,大大節省等待時間。
與此同時,在保時捷看來,作為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關鍵角色,經銷商也需要通過更智能、靈活、高效的方式觸達用戶。因此,經銷商端的數字化也是保時捷在中國的另一大投入重點。
過去,保時捷沒有統一的平臺整合經銷商信息,哪個門店有現車,現車的具體配置和價格等信息,消費者往往需要親自到線下門店一個一個咨詢。如今,通過保時捷微信小程序,保時捷數字科技解決了這一問題。在小程序中,用戶可以即時查看附近的線下經銷商門店,以及在售車輛的完整信息,包括圖片、價格、技術參數、選裝配置、金融方案等,并且可以直接在線下單。
此外,保時捷數字科技與保時捷中國業務部門還共同上線了“睿達零售系統”和“睿享服務系統”。其中,“睿達零售系統”由"16"個系統集成,主要包含了客戶管理、個性化車輛配置,以及庫存管理、合同生成、審批、一站式交車和文檔存檔等功能,核心是通過提升門店運營效率,讓消費者的購車體驗更高效和便捷;“睿享服務系統”則主要聚焦售后服務環節,通過把數字化工具應用在、客戶接待、車間維修管理、保險等場景中,提升門店的售后管理效率和整體的售后服務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