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元宇宙的本質規定、作用機制和實踐指引

2023-01-01 00:00:00王潔
理論月刊 2023年5期

[摘 要] 元宇宙作為前沿技術的集成陣地,受到了行業熱捧,引發了學術熱議,在打開關于未來世界巨大想象空間的同時,也拓展出技術哲學思考的新領域。以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為指導對元宇宙進行考察,首先要在“自然—人—社會”的三維結構中厘清其自然屬性、個體屬性和社會屬性;其次,要在人與自然、人與自身以及人與社會的三重關系中剖析其作為互化新空間與異化新領域、同一橋梁與斗爭舞臺以及互嵌契機與脫嵌危機的辯證本性;最后,要在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人與自身虛實共同體以及人與社會價值共同體的三維引導中防范異化可能、化解斗爭風險并消除脫嵌危機。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元宇宙;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數字化;虛擬空間

[DOI編號] 10.14180/j.cnki.1004-0544.2023.05.005

[中圖分類號] A81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004-0544(2023)05-0040-08

作者簡介:王潔(1992—),女,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在技術迅速發展并日益深入經濟社會與文化生活的當下,新的技術概念在時代沃土的滋養下紛至沓來,掀起了一場場令人耳目一新的技術盛宴。“元宇宙”(Metaverse)作為前沿技術的集成陣地,“是人類扎根于現實世界、借助技術融合而形成的一種鏡像的人造世界”[1](p69-75)。它兼具自然時間的延展韌性和多維空間的跨域特質,憑借重塑人類認知理念和革新人類社會生活的巨大潛力,成為當前的焦點話題。從科幻想象到資本入局,關于元宇宙的討論經歷了由“盲目叫好”與“一味唱衰”此起彼伏,到輿論去泡沫化和理性回歸的過程,使技術熱現象下的哲學冷思考日益深入與成熟。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立足于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實踐基礎,展開了一系列有關人與技術關系的追問,揭示出屬人世界中技術的二重價值——歷史進步性與異化可能性,并在資本主義批判的基礎上形成了以人的解放為最終旨歸的完整的技術哲學思想,對分析和闡釋現實問題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從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視角透視與解構元宇宙,既能穿透表象,達到對其本質規定與價值屬性的深度把握,又可深耕現實,形成對其實踐運用的科學指引。

一、元宇宙的本質規定

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以現實的歷史的人為核心,沿著人的生存軌跡闡明了技術演進的漫長歷史,并在深入人性的基礎上揭示出了技術的本質——人的本質力量。這一論斷將技術置于“自然—人—社會”的三維結構中,強調其“作為中介”在自然界人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從自然屬性、個體屬性與社會屬性三個維度為剖析元宇宙提供了基本思路。

(一)元宇宙的自然屬性

在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的語境中,技術的自然屬性表現在其“依托自然—遵從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反映著“人對自然界的能動關系”。就依托自然而言,作為“人類勞動的產物”[2](p356)的技術,無論是作為“人工物”的實體技術還是作為“人工文本”的規范技術,都是以現實形態的“物”為載體的,“自然物質”是其必然的概念后綴。就遵從自然而言,“不合乎偉大的自然規律的人類計劃,只會帶來災難”[3](p430),技術亦復如是。只有處于自然規律限定的邊界范圍內,技術才能在周期更迭中保有持久的生命活力。就改造自然而言,技術是人對自然的活動方式,能夠通過改變物質的運動形式或運動狀態,打造出“人的現實的自然界”[4](p193)。

元宇宙以“虛”對“實”的復刻和模擬為基本邏輯、以虛實聯動為核心模式來構建在線虛擬空間,作為一種鏡像,現實的物理世界始終是其模板。故而,當“超現實源于現實”的真相得以揭示后,元宇宙的自然屬性也隨之敞露。依據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的分析框架,我們可以從“自然實在—自然過程—自然延伸”的動態軌跡中把握元宇宙的自然屬性。首先,元宇宙肇始于自然實在。“元宇宙”概念于1992年在科幻小說《雪崩》中初次登場,在問世近30年后迎來了走向流行的“元年”,其再次“翻紅”得益于從自然實在中衍生出的技術實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發布的《元宇宙發展報告2.0版》就用“We aimed to begin”的縮寫統攝了支撐元宇宙崛起的龐大技術體系。就像“由于蒸汽機的出現,英國豐富的煤層才具有了重要意義”[4](p398)一樣,正是由于這些技術的出場,元宇宙的概念之光才能照進現實,得以在現實藍本之上進行場景再構。其次,元宇宙遵循于自然過程。無論是增強共生(augmented reality)、鏡像孿生(mirror world)、虛擬原生(virtual world)還是異宇再生(life logging)[5](p1-6),元宇宙的構建始終圍繞虛實交互的核心模式,發展出“虛實孿生—虛實相生—虛實融生”的螺旋上升軌跡。在這一軌跡中,元宇宙可以超越現實,但絕不能替代現實,因為鏡像空間中虛擬文明的演進必然以現實空間中物質文明的發展為底稿,遵循受自然法則規范的自然過程。換言之,只有在以自然過程為軸線的由虛向實的反復趨近中,元宇宙才能展現出存在于現實之上的超現實性,并最終擁有回歸此在本真世界的切實意義。最后,元宇宙落腳于自然延伸。元宇宙的出場既向內打開了數字信息的發展前景,預示著從碎片網絡整合出虛擬宇宙的發展趨勢,豐富了自然宇宙的信息化內涵,又向外為現實世界插上了虛擬翅膀,使實體時空可以在數字世界無限延伸,從而拓寬自然宇宙的可能性空間。無論是豐富內涵還是拓展外延,都彰顯出元宇宙在虛實互動基礎上對客觀實在的改造。

(二)元宇宙的個體屬性

技術“不僅展現人對自然界的能動關系,還展現了他的生活生產的直接過程”,在推動個體不斷進化的同時彰顯其個體屬性。對此,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從勞動主體出發,將技術視為人的生存方式,提出了“人體器官延長說”,從三個方面揭示出技術的個體屬性。第一,技術是人肢體力量的延長,表現為各種機械的發明。馬克思將“機械性的勞動資料”稱為“生產的骨骼系統和肌肉系統”,認為在技術的中介作用下,人能夠將自然物轉化為人工物,以此“延長了他的自然的肢體”[6](p15)。第二,技術是人感覺器官的延長,表現為各種測試儀器的發明和制造。作為人“發揮力量的手段”,技術能夠提升人的感官能力,擴大認識主體和客體之間聯系的范圍和方式[7](p91)。第三,技術是人思維器官的延長,表現為“人類的手創造出來的人類頭腦的器官”[8](p219),即技術的發展不僅大幅取代了人的體力勞動,還以“物化的知識力量”[8](p219)放大了人的智力影響。

“元宇宙”概念衍生自“Metaverse”和“Avatar”,前者一開始被譯為“超元域”,所要解釋的是元宇宙所搭建的與自然宇宙相映射的數字世界,側重其自然屬性;后者則被譯為“化身”,所要解釋的是元宇宙中與自然人相對應的個體,側重其個體屬性。對此,我們可以沿著“人體器官延長說”的邏輯,展開對元宇宙個體屬性的剖析。其一,元宇宙會將人的肢體延長至異次元。通過對自然宇宙的虛擬升維,元宇宙可以開辟出生活世界的全新場域,使人的肢體突破物理世界的時空束縛,實現數字化延展。這是元宇宙對人的生存維度的拓展,不僅打破了時間的限制,為自然人的數字永生提供可能,還開辟出多維空間,為自然人的虛擬形態創設存在條件。其二,元宇宙會全方位拓展人的感官。如果說現存技術對人的感官的拓展依舊處于低級階段,即停留在聽覺和視覺維度,那么元宇宙將通過對“人的嗅覺、味覺及觸覺等感官效應的線上化實現”[9](p54-60),進入高級階段,即以全方位的感官拓展為自然人提供超現實的沉浸體驗。其三,元宇宙會為人的思維器官衍生出多元主體。通過拓展生存維度,元宇宙將實現人在自然宇宙和虛擬宇宙的同時在場,并使個體轉化為兼具現實真身、數字化身和機器分身的“多棲物種”,以此塑造出承載人的思維器官的多形態主體。其中,現實真身是個體的自然生命,存在于客觀世界,是產生思維的生物器官;數字化身是個體的虛擬生命,脫胎于鏡像空間,是以數據形式實現思維發展的虛擬器官;機器分身是個體的機器生命,它以虛助實,是在虛實聯動中發揮思維作用的機械器官。

(三)元宇宙的社會屬性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4](p505),技術作為“人的本質力量”,在自然屬性和個體屬性之外還展現著人的社會生活關系,具有鮮明的社會屬性,這具體體現在其產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從產生來看,“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10](p668),滿足社會需要是技術與生俱來的使命。從發展來看,人類的技術成就體現著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軌跡,是觀察人類社會生產方式及其發展水平的重要參照物,正如弓箭、鐵劍和槍炮作為“決定性的武器”,分別是蒙昧時代、野蠻時代和文明時代的代言物。從應用來看,馬克思將作為生產力的技術“看成是歷史的有力的杠桿,看成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11](p1277)。

在虛擬的屬人場域中,自然人的社會生活關系將以數字化形式得到重構,由此形成的虛擬社會是元宇宙社會屬性的載體。從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視角解讀這一屬性,可以理清元宇宙的社會內因、預判其發展的社會表征并挖掘其蘊藏的社會效應。在社會內因層面,元宇宙承載著人類對社會發展的期待。受疫情等“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全球數字化生活呈現出常態性趨勢,引發了人類對未來社會虛實交互的創造性設想。在這一語境下,元宇宙天然映射著人類在危機面前關于生存空間和生產生活的未來意識,它伴隨社會期冀出場,是充滿異日想象的烏托邦式構想。在社會表征層面,元宇宙標志著人類創世時代的開啟。作為新一代互聯網范式,元宇宙在復刻自然宇宙的同時,還賦予群體在自主選擇和構建社會關系方面的自由,由此能夠形成以“人類創造”為鮮明烙印的數字社會,使個體生存的跨界性“擴容”成為可能。因此,在描述元宇宙的社會象征意義時,我們可以將人類創世時代視為元宇宙時代的同義語。在社會效應層面,元宇宙具有引發社會變革的革命性力量。雖然元宇宙還處在技術積累階段,但學術界繪制出的元宇宙的未來應用圖譜在一定程度上昭示出人類創世時代顛覆以往的歷史性意義。具體而言,元宇宙將催生以數字個體、數據信息、智能算法為基本要素的新的生產力機制,在沒有物理法則束縛的空間里,這一生產力機制能夠充分激發主體潛能。隨著生產力潛能的不斷釋放,現實的生產關系將被數字化重構,而經濟基礎作為生產關系的總和,必將隨著生產關系的重組發生變革,進而改變人類社會的形態。

二、元宇宙的作用機制

技術的三重屬性是關于人的三重存在的確證,即技術首先從自然界中剝離出人類群體,將人的自然存在提升為群體存在;接著從人類群體中分化出個體的人,將人的群體存在細化為個體存在;繼而把個體的人塑造為社會的人,將人的個體存在歸結為社會存在。人的內涵的每一次展開分別衍生出人與自然、人與自身以及人與社會三重關系,技術的存在價值便通過對它們的影響顯現出來。對此,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運用辯證法這一“最高的思維形式”,以“每一種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12](p580)的底層邏輯,從三重關系視角闡明了技術作為“人的存在方式”的辯證本性,為分析元宇宙的作用機制提供了運思路徑。

(一)互化與異化:元宇宙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雙向作用

在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視域下,技術是人“通過他所作出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13](p559)的重要中介,它不僅將人從自然界中解放出來,還在“依托自然—遵從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影響著人與自然的關系。首先,技術能夠推動人與自然的互化。一方面,它賦予人利用、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使其可以將“自在之物”轉化為“為我之物”,在“自然的人化”過程中展現自然界作為“人的無機的身體”的存在意義;另一方面,它在發展中不斷拓寬人參與自然界的活動范圍,使人成為具有“自然的本質”的“自然存在物”,在“人的自然化”過程中體現其作為“自然有機的身體”的存在意義。“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良性循環構成了人與自然的互化關系,折射出技術在人與自然關系中的正向作用。其次,技術的資本主義使用會導致人與自然的異化。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技術受資本邏輯的裹挾,成為割裂人與自然關系的利刀。由此,自然生產力表現為“資本的生產力”,成為人類盤剝的對象;人成為機器的附屬物,“受到自然力奴役”。人與自然的互化以資本化為最終訴求,必然會造成二者之間無法彌補的裂縫,這一異化現象反映了技術在資本主義使用下的負向作用。

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深刻揭示了技術在人與自然關系中的雙重效應,為辯證剖析元宇宙提供了獨到視角。一方面,元宇宙將開辟出人與自然互化的新空間。元宇宙是人類“為自然宇宙智造的一個類似人類的智慧大腦”[14](p102-112,172),它將人與自然的關系由現實層面拓展至虛擬層面,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提供了新的場域。就自然的人化而言,元宇宙賦予“自然之物”以數字形態,并在虛擬空間中將其轉化為人的“為我之物”,通過模擬實現對自然人化演進過程的“超前點播”。這既可為現實中人與自然的矛盾和緊張關系提供緩沖地帶,又可憑借預見性的判斷反觀現實,為人對自然的實際改造提供指引。就人的自然化而言,元宇宙以數字化形式將更廣闊的自然呈現在人類面前,使人作為虛擬宇宙的創造者和體驗者,能夠在最大限度上回歸自然,參與并推動虛實兩境的協同發展。總之,元宇宙能夠在超現實維度為人與自然的互化提供預演,并以此反哺現實,推動現實中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統一。另一方面,元宇宙可能成為人與自然關系異化的新場域。從Roblox上市,再到臉書改名為Meta,元宇宙已被視為資本的新出口,成為資本角逐的重要領域。資本一旦占據主宰位置,必然會帶來虛擬空間內人與自然關系的顛覆。具體來說,在“萬物皆數”的虛擬宇宙,無論是自然之物還是人本身,其實體形態皆被數字化符號所遮蔽。而物性和人性的消解會引發數字崇拜,不僅使自然生產力表現為“數字的生產力”,受到數字資本的控制,還使人成為數據的附屬物,受到數字的奴役。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都以數字化為追求,必然造成超現實維度中人與自然互化的割裂,這種割裂會伴隨虛實交互反噬物理世界,引發現實中人與自然關系的對立沖突。總之,在人與自然關系層面,元宇宙既可能作為“智慧宇宙”反哺現實,推動二者互化,又可能作為“物化宇宙”反噬現實,造成二者間的異化。

(二)同一與斗爭:元宇宙對人與自身關系的雙重影響

技術不僅推動人與自然的互化與異化,還通過對人的肢體、感官和思維器官的拓展,將個體的人從人類群體中分化出來,衍生出人與自身的關系。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將這一關系具體化為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四個層面,從同一和斗爭兩個方面考察,揭開了技術在個體層面的辯證面紗。一方面,技術能夠促進人與自身的同一。作為人將自身“理想的意圖”轉化為行動的工具,技術是連接目標與結果的手段,不僅能夠通過釋放人的主體力量,促進其存在和本質的統一,還賦予了勞動結果“對象性的人”的本質,實現了人的自我確證,并推動著人在必然性基礎上對自由邊界進行拓展,使個體的人展現出作為類存在的共性,達到個體與類的協同。另一方面,技術的資本主義使用會加劇人與自身的斗爭。資本主義技術是滿足“資本的意圖”的工具,它將工人困于狹小的空間和重復的勞動之中,通過對其主體性的剝奪,使其淪為技術的有意識的器官,使人的存在將異化為技術存在,從而漸漸偏離人的本質。人的對象化也將表現為物化而成為人的自我否證。這些不僅阻礙了人對自然本性的追求,還消解了人的自我意識,使個體墮落為喪失類意識的自私自利者,最終觸發個體和類的沖突。

隨著關鍵技術的交叉融合與群體躍進,元宇宙將在全面變革人現有生存維度的基礎上,不斷對“現實的人”進行虛擬分化,重塑人與自身的關系。沿著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的思考范式,這一重塑具有同一與斗爭相交織的特性。一方面,元宇宙將搭建人與自身相同一的橋梁。首先,元宇宙是人依據自己特定需要而構建的,它在開拓人的新發展形式的基礎上,能夠實現人的本質需求與技術活動更為深刻的互動,從而將人的存在和本質的齊同關系由物理世界延伸至嶄新的數字世界。其次,無論是沉浸式場景本身還是場景中的個人,都是以“對象性的人”為本質的“人工物”。前者作為自然宇宙的投射,是人對對象化世界的數字化再造,后者作為自然人的延長,是人對現實自我的數字化塑形,它們均映射了人的本質力量,以數字化形態展現出人的對象化和自我確證的一致。再次,元宇宙是人為獲得更多自由而開拓出的超現實空間,能在虛實聯動中實現物理世界的“破壁”、沉浸體驗的創設和“多棲物種”的打造,以人的虛擬超越突破現實規定,達到雙重宇宙基礎上人的自由和必然的統一。由此,元宇宙展現了人對自為生命邊界的拓寬,打開了“人之為人”的更深層次的內涵——虛擬自我,以此將個體與類的協同延伸至虛擬維度。另一方面,元宇宙可能成為人與自身相斗爭的舞臺。首先,元宇宙雖然能夠拓展人的生存空間,但也打開了技術理性的入侵缺口,使人的主體性地位面臨數字符號的挑戰。一旦虛擬主體的數字符號意義超越現實主體的本質規定,成為判定人的存在價值的核心尺度,這必將引發虛擬主體對現實主體的遮蔽,使人的存在與本質漸行漸遠。其次,元宇宙雖然能夠通過虛擬遙在為現實此在提供具身在場感,但也可能模糊虛實邊界、引發虛實混亂,使人在沉浸式體驗中從“虛實交互”走向“脫實向虛”,甚至出現普羅透斯效應,導致虛擬遙在逆轉為支配現實此在的主體性存在。再次,元宇宙雖然會以數字形態打破約束人的現實枷鎖,但其去中心化的技術邏輯也可能顛覆人對自由的追求,使人陷入對虛假自由的狂熱,造成虛擬自由對現實自由的凌駕,帶來自由意志與客觀規律的對立。伴隨虛擬主體對現實主體的遮蔽、虛擬遙在對現實此在的支配和虛擬自由對現實自由的侵蝕,人將喪失作為“現實的人”的類意識,陷入以虛擬自我為本真的牢籠,在虛擬進化與物理退化的緊張關系中面臨個體與類的沖突。概而論之,元宇宙對屬人世界的拓寬會引起人與自身關系的重塑,在其中,它既可能作為紐帶,加強人與自身的同一性,又可能制造鴻溝,激化人與自身的斗爭性。

(三)互嵌與脫嵌:元宇宙對人與社會關系的雙面效應

技術不是孤立于社會之外的純粹領域,在不斷重塑人與自然、人與自身關系的基礎上,它還干預著人與社會的關系。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既肯定技術促進人與社會融合共生的正面價值,又批判資本主義技術使用對人與社會關系所產生的負面效應。首先,技術能夠促進人與社會的相互嵌入。馬克思將技術發展的歷史與人類社會的演進聯系在一起進行考察,認為技術作為一種生產力,貫穿于“現實的人—具體的社會關系—總體的社會存在”的整個過程,不僅將人塑造成社會的、歷史的存在物,還推動社會由低到高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生活關系形成、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力量和度量尺度”[15](p27)。其次,技術的資本主義使用會造成人與社會的分離。作為“資本用來對付工人階級的最強有力的武器”[13](p291),技術將人從利用工具的主體轉變為服侍機器的客體,使其因“從屬于像命運一樣存在于他們之外的社會生產”[2](p53)而被驅逐在社會之外,這種人與社會的脫嵌現象反映出技術在資本主義虛假共同體中的負面價值。

與互聯網在現實世界的碎片式存在不同,元宇宙是脫胎于自然宇宙且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完整宇宙,它將自然人與現實社會的關系復雜化為自然人與虛擬社會、虛擬人與虛擬社會、虛擬人與現實社會、自然人與現實社會的關系,使二者的互嵌與脫嵌更具多樣性。從正面價值來看,元宇宙可以提供人與社會的互嵌契機。其一,元宇宙肇始于自然人對未來社會的想象與期冀,具有化解現實困境與理想社會沖突的原初旨趣,其目的在于使虛擬社會符合自然人的主體意識,以此打造二者基于虛實互動的相互嵌入關系。其二,元宇宙中的虛擬人既是自然人在虛擬社會中的主體性確證,又是自然人開展虛擬社會實踐的具象化身。他們通過數字交往構成虛擬的社會關系,并串聯起總的虛擬社會網絡,從而創設出虛擬人與虛擬社會相互嵌入的超現實場域。其三,元宇宙能夠在人機交互的基礎上,將虛擬人對虛擬社會的感受投射到現實社會,映射出虛擬人與現實社會的嵌入關系,進而革新自然人與現實社會的關系,實現二者的多維嵌入。至此,元宇宙將貫穿從自然人到虛擬人、虛擬社會以及現實社會的全部關系,豐富人與社會的互嵌內涵。從負面價值來看,元宇宙可能觸發人與社會的脫嵌危機。其一,元宇宙在承載人類美好期冀的同時,表現出強烈的理想化色彩,極易成為滋生現實虛無主義的溫床,使自然人對虛擬社會過度迷戀,從而喪失對現實社會的真切關注和探索欲望。其二,元宇宙是以游戲為底層邏輯來構建虛擬社會的,一出場便帶有鮮明的娛樂消遣特點,可能成為享樂主義蔓延的新領域,使自然人在極具誘惑性的刺激體驗中失去現實本我,淪為虛擬自我的客體性存在。這一主體異位不僅會將“人畜之分”的問題轉化為“人機之分”的危機,造成虛擬人的泛濫,還會使虛擬社會被窄化為尋歡作樂的單一場所,喪失拓展人類生存維度的意義。由此,泛濫的虛擬人與窄化的虛擬社會將由于相互抵牾而脫嵌分離。其三,元宇宙去中心化的技術支持與底層框架可能強化去權威化趨勢,引發自由主義的泛濫。當虛擬人在趨于自主的發展模式中與權威機構制定的規則漸行漸遠時,其與現實社會的關聯也將被逐步削弱,并反噬現實,導致自然人與現實社會的脫域。概括地說,在人與社會關系層面,元宇宙既擁有加強二者互嵌的生命力,又可能產生致使二者脫嵌的破壞力。

三、元宇宙的實踐指引

人以何種方式抓住技術,技術也以同樣方式抓住人。人與自然的異化、與自身的斗爭、與社會的脫嵌并非來自技術本身,而是“從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產生的”。因此,為解決矛盾和對抗,便要消除人對技術的非正義使用,這不僅是現實課題,更是哲學命題。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以“使人的世界即各種關系回歸于人自身”為最終旨歸,主張將技術使用置于人類理性和主體意識之下,從理論上探索出了走出技術困境、化解矛盾關系的道路。當前,為科學布局元宇宙,必須充分調動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思維,以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人與自身虛實共同體、人與社會價值共同體為指引,防范元宇宙的潛在危機。

(一)以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為指引防范異化可能

在馬克思眼里,人與自然關系的異化危機并非來自技術發展本身,而是對技術的資本主義使用。因此,化解這一危機的根本思路是防范資本對人與自然的侵蝕,使二者維持在合理的互化限度內。對此,馬克思描繪出“人道主義=自然主義”的理想畫面,恩格斯提出“人類與自然和解”的重要課題,在顛覆資本主義人與自然二元對立致思取向的基礎上,指明了超越資本宰制的技術發展道路,奠定了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的基本立場。

將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作為元宇宙的實踐指引,既要在“自然的人化”中遵循自然規律的客觀尺度,以自然的先在性和客觀性規范元宇宙的功能發揮;又要在“人的自然化”中秉持人的需要的主觀尺度,以人的自在性和自為性引導元宇宙的價值取向。就前者而言,元宇宙沒有獨立的另一個存在論基礎,其自然屬性決定了它與自然宇宙共有同一存在論[16](p27-37),明確了其始于自然又終于自然的發展軌跡。因此,要消除被資本裹挾的可能,防范元宇宙對物之物性的忽視,就必須從自然實在著手,將自然先在性與客觀性置于資本逐利性與擴張性之上,通過重塑自然主義的思維范式與行為模式,打破技術與自然的二元對立,將資本邏輯下技術對自然的“壓抑性統治”轉化為元宇宙對自然的“解放性統治”,使元宇宙在“人的自然化”中能夠依據自然法則保留自然之物的本真面貌。元宇宙本應是人的本質力量在超現實維度的拓展,它由現實的人所建構,以服務現實的人為初衷。為防范資本裹挾下元宇宙對人之本性的遮蔽,就要始終立足于人的自在性,強調人的自為性,展開對資本邏輯的批判,將價值理性置于工具理性之上,使元宇宙在“自然的人化”中始終遵循人的主體需要,彰顯人的主觀能動性。簡言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是客觀尺度與主觀尺度的統一,以“人—元宇宙—自然”的共生邏輯超越“資本—元宇宙—自然”的剝削邏輯,使元宇宙實踐始終維持在自然主義與人道主義的合理張力之內。

(二)以人與自身虛實共同體為導向化解斗爭風險

在資本邏輯下,人對自身工具性的單向度開發與利用促使技術由人的自我解放的工具淪為自我奴役的枷鎖,造成人與自身的對立斗爭。面對這一困境,馬克思以“人類全部力量的全面發展”作為技術應用標的,主張建立人與自身和諧共存的真正共同體,賦予其“人類本身的和解”的歷史使命。隨著信息文明時代的到來,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的焦點逐漸從機器大工業轉向數字技術,通過揭示人與自身對立斗爭的新表征——實體自我與虛擬自我的沖突,開拓出對資本主義的數字化批判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絡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17](p534)。與網絡空間同宗,元宇宙本身是虛擬的,但運行它的主體是現實的。面對虛擬主體可能遮蔽現實主體的困境,應厘清二者在實在性上的先后之序。自然宇宙中的現實主體和元宇宙中的虛擬主體均具有一定意義上的實在性。但前者是與實在性的物有著直接聯系的,是建立在客觀性之上的具象存在,其實在感是“有形有實”的;后者則是基于技術建構的,以主觀承認為保障的抽象存在,即便能夠拓展人的能力,其實在感在本質上依然是“有形無實”的。可見,人與自身虛實共同體是以現實主體為第一性、虛擬主體為第二性的共同體。在元宇宙的建構與應用中,應始終遵循這一元規則,以第一性的主體認知規范技術運用,使其在個體存在的架構上遵從人的本質需要。面對虛擬遙在可能支配現實此在的危機,應闡明二者在意識活動中的差別。就自然宇宙中的現實此在而言,其意識活動表現為對客觀實在的能動反映和反作用,是“客觀—主觀—客觀”的過程;就元宇宙中的虛擬遙在而言,其意識活動以現實此在的主觀意識為“客觀實在”,是在主觀意識客觀化基礎之上形成的對意識的能動反映與反作用,經歷了“主觀—客觀—主觀”的過程。由此可知,人與自身虛實共同體是以現實此在為兩極、虛擬遙在為中介的共同體,在元宇宙的建構與應用中,應牢牢把握這一鏈條,既要搭建從前者走向后者的橋梁,又要建立由后者回歸前者的紐帶,進而達成人與自身和解、實現個體與類的協同。

(三)以人與社會價值共同體為航標消除脫嵌危機

資本邏輯與技術理性的聯姻會使技術的使用偏離正確軌道,導致人與社會的脫嵌。在虛實聯動的元宇宙時代,人與社會的脫嵌危機更具復雜性和隱蔽性,因而,對二者價值共同體的把握也就更具重要性。為阻止虛無主義滋生,避免自然人與虛擬社會的二律背反,我們應堅持實踐的價值立場,認識到價值并非來自彼岸世界的先驗存在,一切凌駕于現實物質生產之上的理想化價值實際上都是對真正價值的壓抑與遮蔽。故而,不能以超現實的價值引領現實的社會,而應聚焦自然人的實踐創造。為此,我們應建立系統全面的價值體系,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多個維度全方位地引領元宇宙的發展,以此突破單向度的娛樂性認知,消弭虛擬社會的窄化隱患。與此同時,應當用主流意識形態引導和調控虛擬主體的塑造,以健全的數字人格取代片面化的娛樂自我,進而通過對虛擬自我的良性整合,達到虛擬主體與虛擬社會的價值同一。為抑制元宇宙可能帶來的自由主義泛濫,加強虛擬主體與現實社會的聯系,應以現實社會中的主流價值規范為指引,探索虛擬社會的治理規則,確立自然宇宙與虛擬宇宙的統一價值標準。

參考文獻:

[1] 謝程遠,馬彩慧.“技術正義—權力正義”視域下元宇宙的價值意涵和實踐向度[J].理論導刊,2022(5).

[2]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列寧全集:第5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李洪晨,許可,張闖,等.元宇宙圖書館 一座看得見的天堂——“天堂的具象:圖書館元宇宙的理想”論壇綜述[J].圖書館論壇,2022,42(7).

[6] 列寧全集:第5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 舒煒光.自然辯證法原理[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9] 喻國明.未來媒介的進化邏輯:“人的連接”的迭代、重組與升維——從“場景時代”到“元宇宙”再到“心世界”的未來[J].新聞界,2021(10).

[10]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 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2]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 黃欣榮,王瑞梅.元宇宙、宇宙大腦與宇宙身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3).

[15] 喬瑞金.馬克思技術哲學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6] 趙汀陽.假如元宇宙成為一個存在論事件[J].江海學刊,2022(1).

[17]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責任編輯" "羅雨澤

[Abstract] As an integrated front of cutting-edge technology, the metaverse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industry and academic debate. It not only opens up a huge space for imagination about the future world, but also expands a new field of technological philosophy thinking. To investigate the metavers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arxist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we must first clarify its natural attributes, individual attributes and social attributes in the ternary structure of “nature-human-society” . Secondly,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its dialectic nature as a new space of mutual interaction and a new field of alienation, a bridge and a stage of struggle, as well as an opportunity of mutual interaction and a crisis of disengagement from the threefold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and himself, man and society. Finally, it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the possibility of alienation, resolve the risk of conflict and eliminate the crisis of disengagement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guidance of" a community of life for man and nature, a virtual and real community for man and himself" and" a" community of value for man and society.

[Keywords] Marxist technical philosophy; metaverse; a community of life for man and nature;digitalization; cyberspace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www精品久久|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www精品久久|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亚洲乱伦视频|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3p视频| 91久久性奴调教国产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国产日本视频91| 99人体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久草热视频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成人日韩欧美| 国产成人狂喷潮在线观看2345| 综合亚洲色图|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麻豆精品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国产爽妇精品|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欧美黄色a|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伊人欧美在线| 99re在线免费视频|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毛片视频网| 欧美在线视频a|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日韩毛片免费|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激情综合五月网|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毛片久久久| 亚洲毛片在线看|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成人精品区| a毛片在线| 91久久精品国产|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亚洲无线视频|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黄色网在线|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