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一切的空白有了想象,未知的世界將開啟它的窗。想象是金色的雨,灰燼里的火;想象是對未來的回答,是比無限更多的更多……每一種動物它都不完美,只要有希望,那又怎樣!”四川人民藝術劇院創作的兒童劇《沒有角的小犀?!酚?023年8月18日在四川大劇院成功演出。這部劇已接連登上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戲劇展演、2023國家大劇院“國際兒童戲劇季”的舞臺。此次在四川大劇院的演出更是引起了較大轟動。
《沒有角的小犀?!分v述了三個性格各異的小學生與一只“三花”貓,為了各自的心愿,一起組隊參加文創大賽保住游樂園,由此而踏上的冒險旅程。該劇以瑰麗的想象與歡快的歌舞為孩子們普及文物知識,以兒童的視角與奇幻的冒險探討親子關系,在現實題材兒童劇創作領域做出了有益探索。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四川人民藝術劇院為了契合讓文物在給孩子們的舞臺上“活起來”,《沒有角的小犀?!芬栽趦和瘎∥枧_對陳列在博物館內文物的成功“雙創”,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想象之門。該劇的創作靈感源于成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天府石犀?!妒裢醣炯o》記載:“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橋下,二枚在水中,以厭水精……”《沒有角的小犀?!返墓适聫睦畋晒χ嗡?,尋找鎮水神獸石犀開始。
觀劇的小觀眾不僅可以通過“李冰”的講述了解石犀的歷史,還可以跟隨幾位主角的腳步,在博物館里探索文物的“秘密”。劇中,在博物館的橋段里,大家為了參加文創比賽去收集石犀的資料,結果卻被其他有趣的文物所吸引,從而引出了與說唱俑“咚咚鏘”、西漢經穴漆人和皮影“丑”的對話。在充滿童趣的三組對話中,三個小學生不僅了解了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也在與文物的“身份投射”中,對自身的缺點有了更深刻的認知。臺下的小觀眾則在會心一笑中收獲了文物科普。
相較于自然界的犀牛,天府石犀沒有角。在四川人民藝術劇院年輕的創作者們看來,這只沒有角的小犀牛,就像我們每一個人——因為各種缺點而并不完美,在生活中也有著各自的遺憾。面對這些缺點與遺憾,無論是發現從而戰勝,抑或是接納自洽,都成為我們必經的成長歷程。畢竟,比完美更美好的是實現愿望的過程。
《沒有角的小犀?!返墓适轮校齻€小學生有著各自的缺點和煩惱。嘟嘟做事丟三落四,總要出一些差錯;因為父母經常吵架,家庭關系緊張,也造成了嘟嘟的討好型人格,他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同,因此在群體生活中常常容易妥協。雀斑表面上自負好勝,愛鬧別扭,其實是因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乏陪伴,造成他內心的自卑和“社恐”。朵朵聰明干練,性格強勢,雖然家庭優渥,但父母工作繁忙,她只能通過種種叛逆行為引起爸媽的注意。在孩子們心中,即將被拆除的游樂園不僅僅承載著他們童年的快樂回憶,更是心靈的寄托與溫暖的慰藉。
在孩子們找到對自我身份與價值認同的同時,家長觀眾也對親子關系有了更多的思考:應該為孩子創造怎樣的成長環境,如何平衡工作與陪伴,怎樣保護孩子的獨立人格……
作為一部兒童劇,《沒有角的小犀牛》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瑰麗而奇幻的夢。先秦的鎮水神獸、非洲的犀牛、歐洲的版畫家……這些看似無關的元素,通過孩子的想象、舞臺的幻化,變成了對真實生活的啟迪。而這種充滿幻想、對未知充滿渴望的童真和天馬行空的想象,不僅是孩子們的專屬,也喚起了成年人未泯的童心。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為孩子們全新譜寫了七首原創歌曲,童真、童趣的歌詞以流行、爵士、說唱等音樂風格流淌而出,隨著故事情節的波瀾唱出劇中人物的內心,直達觀眾心底。
在戲劇舞臺之外,四川人民藝術劇院也與成都博物館夢幻聯動,推出了《沒有角的小犀?!仿撁苓?,將歷史文化與戲劇藝術美學融入日常生活,為文物“活起來”提供創新型展示推廣,讓演出延伸到劇場外、生活場景之中。
大人與孩子的“兒童劇”
“這位小朋友,請問你看到我的石犀了嗎?”“沒有?!?/p>
“請問我要去都江堰應該走哪邊呀?”“這邊這邊”“那邊那邊”……
在《沒有角的小犀?!肥籽莸默F場,劇中“李冰”走下舞臺,跟孩子們一問一答?;顫姷膭∏樽尣簧倏磩〉暮⒆优醺勾笮?。
《沒有角的小犀?!返膭撟黛`感源于文物天府石犀。有學者認為,這只石犀就是李冰當年打造的五頭治水神獸之一。距離石犀出現2000年后的成都,三個“不完美”的孩子和一只“完美”的三花貓因為各自目的,想保留住一座廢棄的游樂園。為了贏得經費,他們組隊參加博物館舉辦的文創設計比賽。在設計這只沒有角“不完美”的小犀牛過程中,他們意識到正是因為犀牛的“不完美”,所以它缺失的角可以是一切,是星星、露珠、微風和陽光,是這座城市里并非存在的存在,是每個人各自的愿望。而比完美更美好的是實現這些愿望的過程,因為這一過程讓他們的人生有了不同的可能性,讓他們成了獨一無二的、不可復制的“犀牛”……
相較于自然界的犀牛,這頭石犀是沒有角的,就像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完美,在生活中都有各自的遺憾。無論是發現然后戰勝,抑或接納自治,每一步都是成長,而愿望無疑是其中最好的助推劑。
我們將視角聚焦當下孩子們的心靈世界,讓放飛的想象力、對親情友誼的感知與對成長的思考一同在舞臺上呈現。而童真、幻想、勇氣、愿望不僅僅是孩子們的專屬,也能喚起成年人未泯的童心。該劇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完成一次美育實踐的探索,也同時為家長朋友們帶來對親子關系的思索與共鳴。
這是一個具有寓言性質的現實題材的故事。它褒揚了該劇的開拓和創新意識,認為多米諾骨牌式的結構是該劇的一大創造,表現了孩子們的獨特思維方式。
《沒有角的小犀牛》在創作手法上采用了多重核心元素巧妙融合,劇中犀牛角色和功能的多重轉換,巧妙地連接了意象的“虛”與“實”、生活中的“歷史”與“現實”、場景中的“博物館”與“游樂場”,情節和場景轉換自然,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這是一部孩子與家庭皆可受益的劇目。
在具體表達上,這部劇用音樂講故事,其中穿插7首原創歌曲。有幽默搞笑的《干大事》,也有溫情婉轉的《游樂園》,還有超入耳的主題曲《無法被復制的犀?!返龋鼈冸S著故事唱出劇中人物的內心。
在家長眼中,這部劇其實也聚焦了不少孩子成長過程中常見的議題,比如父母由于工作太忙、陪伴缺位等,導致孩子故意用“調皮”來吸引大人注意力等。如何用愛正確地引導孩子?在這個充滿童真的夢幻舞臺上,主創努力做一部讓大人小孩都愛看的暖心“治愈系”合家歡兒童劇,孩子能在娛樂輕松的氛圍里激發想象力,在美育中感受到深厚的四川歷史文化;大人看完后能夠思考,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
目前兒童劇市場,以“奧特曼”、《冰雪奇緣》等國外大IP和小成本兒童劇居多,但劇目質量良莠不齊。國產原創的精品兒童劇在這個大環境下,其實有很大發展空間,加上四川又擁有許多值得挖掘的豐富歷史文化資源,筆者相信從成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石犀作為切口,必將推動四川兒童劇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