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亞這座浪漫多情的海濱城市,他用八年時間從一名基層的打工仔,一步一個腳印地蛻變成為一名成功的經理人,與此同時,他還是湖南城市學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負責人,海南城市規劃協會、海南國土空間規劃協會、海南勘察設計協會會員,湖南城市學院海南校友會副秘書長,海南中城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海南恒金置業有限公司的法人、執行董事、總經理,商會、義工社創建人等多重身份,盡管被外界賦予了耀眼的成功人士光環,但他卻依舊虛懷若谷,熱忱待人。
他便是朱奠華,一位永遠儒雅隨和、活力飽滿的有志青年,為了心中夢想,他舍棄原生家庭的助力與數十年的職場積累義無反顧地投身商海,勇敢堅韌地直面前路未知的風風雨雨,在追逐個人成功的同時,他關注的目光,也始終不曾簡單地聚焦于“小我”,不簡單局限于個人價值的實現。在對“大愛”的追隨中,他不斷收獲著內心的安寧、祥和。在對人生真諦的執著追問中,為自己也為他人,撐起了一片生命的艷陽天。
為夢而生,傾情燃燒
2014年,朱奠華為了實現自己的商業抱負,義無反顧地從故鄉湖南來到了海南三亞。在陌生的城市,朱奠華從最基層的職位做起,起早貪黑地忙碌著,所有臟活累活全都自己干,終于慢慢闖出了眉目——來三亞的第二年,朱奠華因突出的業績受到了總公司的表彰,第四年更是帶領團隊斬獲了“優秀團隊”的殊榮。
通過腳踏實地的拼搏與奮斗,朱奠華慢慢贏得了屬于自己的鮮花和掌聲,可沒有人知道,出生于不折不扣銀行世家的他,原本根本沒必要這么拼,利用家人在銀行系統的資歷,以及他本人在銀行任職十四年的寶貴經驗,人生的道路完全可以走得順遂又平坦,但因心中的夢想,他在2006年大膽打破了自己的“鐵飯碗”,開始了在商海中的坎坷沉浮。農業、林業、酒類貿易……每一次涉足陌生的領域,都會為他的人生履歷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這刻骨銘心的八年光陰里,朱奠華不僅收獲了商業上的成功,還成為了三亞湖南商會籌備的主要發起人,這也是朱奠華埋藏在內心的夢想之一。因為本身的坎坷經歷,他一直對湖南企業家在異地他鄉奮斗打拼的艱難感同身受,也很想在個人能力范圍內為老鄉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可事情說起來雖然容易,做起來卻困難重重,之前也曾有湖南老鄉動過這個念頭,可根據規定,必須有30家以上的湘籍企業家創辦的公司作為發起單位,才能拿到籌備資格。雖然成立商會的確是件難事,可朱奠華始終信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格言,在一次次的努力下,他終于憑借真心感化了廣大企業人。2019年12月26日,三亞湖南商會在潮水般的祝福聲中順利誕生。
商會籌備期間,朱奠華便曾無償提供商會工作場地,三年的租金、物業費、水電費一律免收;工作餐免費供應;在各類活動和比賽中,朱奠華積極贊助獎金、獎品,以及高檔禮品、酒水。而商會成立后,作為最大的“功臣”,朱奠華卻謙虛地退居到了商會理事兼秘書的位置,由一名商會管理者,自覺轉換成為了商會服務者。
在新的身份下,朱奠華依舊兢兢業業地履職擔當,積極組織各類活動,以腳踏實地、認真負責的作風,得到了廣大企業人的一致認可。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朱奠華心中始終懷揣著一團生生不息的火焰,他無私奉獻、傾情燃燒,用自己的熱情與真摯,溫暖照亮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同心抗疫,涓滴成海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全國各地的同胞們都陷入了談疫色變的恐慌中,而此時的朱奠華沒有一味地回避現實,一番思考之后,他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向疫情發出宣戰。
朱奠華每日馬不停蹄地籌建了商會志愿者協會,并積極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以及飽受疫情困擾的社區送去各類防疫物資和生活用品,2022年8月疫情防控期間,朱奠華免費為參與一線抗疫的志愿者們提供了三十多天的食宿,還向三亞疫情嚴重社區、援瓊醫療隊和志愿者們免費捐贈了一批價值數萬元的生活物資和抗疫物資。
個人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危,此時被朱奠華排在了末位,疫情暴發后,他親自帶隊,數十次奔赴抗疫一線和高風險地區,在天涯、吉陽等區積極開展全員核酸,為抗疫工作盡了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而湖湘人民的高風亮節與湘商以及商會的社會擔當,也通過朱奠華及其團隊的一次次行動顯露無疑。
2020年至2022年這三年,對朱奠華來說,是辛勤付出碩果累累的三年,他榮獲了政府頒發的抗擊疫情志愿者特別貢獻獎,以及走進三亞紅色經典活動特別榮譽獎,獲得兩次三亞湖南商會年度特別貢獻獎和一次抗擊疫情和脫貧攻堅特別貢獻獎,走進北京紅色經典晚會活動特別榮譽獎等多項獎勵。
面對紛至沓來的榮譽,朱奠華看得很淡,他很清楚,光環與榮譽從來不是自己的追求,而能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光和熱,才是恒久不變的初心和個人價值的有效體現。
凝聚人心,簡單去愛
在世俗大眾的眼光中,朱奠華無疑已經是一名成功人士,可他本人卻對那些加諸于自身的光環毫不留戀,捫心自問,他最喜愛,也最享受的,其實還是“社會公益人”這一身份。
朱奠華自幼成長在一個家風良好的知識分子之家,他的父親畢業于同濟醫學院,曾在中國醫院科學院深造過兩年,曾經是一位醉心于科研的病毒學專家。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父親不僅為朱奠華提供了優渥的物質條件,而且對他進行了精神上的“富養”,父親以身作則地告誡子女要存善念,行善舉,而朱奠華也深深受到了父親的感染與鼓舞,“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家教的力量,很早便在朱奠華心靈中埋下了一顆公益的火種。
在三亞打拼的八年,朱奠華在做公益的路上一直孜孜不倦地堅持著。八年間朱奠華為湖南商會、義工社、公益聚會活動中累計捐贈贊助的現金及物資超過40多萬元。2020年疫情期間,朱奠華為商會會員提供了超過一百多萬元的現金免息借款,在至今仍有三十多萬尾款未收回的情況下,2022年又向困難會員借出了47萬元以解燃眉之急。只要有需要,朱奠華便會為企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扶,利用設計院的資源,他每年為企業介紹千萬業務,以實際行動,將商會變成了一個溫暖、有愛的大家庭。
盡管背井離鄉多年,但朱奠華對湖南始終有一份割舍不下的情誼,對待老鄉更是滿懷熱情與真摯。有一次朱奠華逛超市時偶遇了一對來自長沙的老夫婦,交談之中朱奠華了解到:夫婦二人的孩子生活在外地,生活中有許多不便,他便利用閑暇時間去看望,每次都會為夫婦倆購買一些蔬菜水果以及日常用品。后來大叔因病癱瘓,朱奠華也總是忙前忙后地照顧,一次又一次地陪老人去醫院看病。老人去世后,朱奠華作為親屬代表聯系殯儀館,安排追悼會,事事親力親為,被很多人誤認為是老人的親屬,但卻不知朱奠華與夫婦倆只是偶然相遇的老鄉。雖然大叔過世了,但重情重義的朱奠華早已將年過八旬的娭毑以及她的子女當成了一家人。
2022年12月17日,朱奠華創辦的“簡愛義工社”揭牌成立。歷經5個多月的辛勤奔波,三亞終于又多了一個公益組織。在“簡單去愛,做力所能及的事”的信念感召下,100多名志同道合的志愿者走進了簡愛,自覺用點點滴滴的行動,為社會公益貢獻綿薄之力。
志愿者活動、公益活動、捐資助學……這些都是簡愛義工社未來努力的方向。雖然身上又多了一份責任,但是內心也多了一份動力,站在燦爛的陽光下,朱奠華的身影與伙伴們親密交融,明天會更好,未來會更好,今后他將帶著一份美好的信念,努力走向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責任編輯/袁士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