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強
(福建華電可門發電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512)
現階段,我國電力體制得到了不斷深入改革發展,使得發電企業面臨更為激勵的市場競爭,電廠若想不斷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實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僅要保證發電機組的良好運行,還應通過多樣化的手段減少自身成本支出。當前,我國電廠鍋爐運行過程中,仍存在較大的優化空間,因此,發電企業應將重點放在電廠鍋爐調試與優化上,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減少生產成本支出。
電廠發展過程中,需要做好鍋爐運行的調試與優化工作,其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提升電廠市場競爭實力。當前,我國重工業工廠數量逐漸增多,使得行業競爭逐漸加劇,若想實現企業的良好發展,需要重點提升機械的運行效率及質量,獲得更高的能源利用率。電力作為人們生產生活中的關鍵能源,對相關技術工藝進行完善與優化意義重大,鍋爐技術屬于電廠中的一項主要技術,重點開展鍋爐運行調試及優化工作,能夠使電廠擁有更高的市場競爭實力。其次,保證供應量。電廠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供應量的影響,在電力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電廠能耗也逐漸增多。電廠需要合理優化自身生產技術,將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保證供應量的同時,使電廠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最后,保證鍋爐運行安全。電廠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如果出現操作失誤,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為保證電廠發電安全,避免安全隱患的發生,需要重點做好鍋爐運行與優化工作,保證各環節均處于正常狀態,保證鍋爐運行安全。
電廠鍋爐運行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風機失速。電廠鍋爐的初啟動環節,風機的運行通常處于一個相對較小的流量,當一次風壓較高時,會發生風機失速問題,從而對鍋爐系統運轉產生不良影響。一般而言,為避免以上情況的出現,會通過風道流量提升的方法進行處理。不過如果該問題出現在跳臺區域,會使制動轉葉速度逐漸加快,則會導致異常失速情況的出現。所以,鍋爐運行環節,需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方式,合理控制風機出口壓力,避免出現失速問題。第二,煙道振動。鍋爐調試過程中,如果機組負荷值較高,處于150~200MW范圍內,在鍋爐尾端會出現明顯的振動問題,集控室也會偶爾出現震感。當這一問題發生后,專業人員需要及時找出原因,通過相關實踐得出,導致這類問題出現的原因,一般是鍋爐尾端煙道存在卡門渦流,使相同頻率振動煙道一同振動導致。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可在駐波外端地點放置平行板,以波長與駐波振動頻率為基礎,對各平行板間距進行合理計算,將振動煙道分離,避免煙道振動問題的發生。除此之外,鍋爐運行環節,當玷污值到達一定程度時,也會造成振動問題,所以,應通過科學的控制方式,作出有效處理。第三,水位控制。電廠鍋爐通常應用的是前饋汽包水位控制,不過實際調試環節,會存在較為嚴重的擾動現象。所以,需要結合鍋爐實際運行情況,通過降低水溫的方式降低蒸汽流量,實施串級控制,這種控制方法能夠獲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保證鍋爐穩定運行。
電廠不斷發展中,鍋爐不僅在結構上有所改變,并且其蒸汽參數以及容量均明顯提高,相比于之前,復雜性更高,為保證電廠鍋爐安全,提升電廠經濟效益,需要更為嚴格的開展鍋爐運行以及調節工作。電廠鍋爐運行環節,運行質量會直接受到各個參數的影響,所以,應通過有效的手段,對參數變化情況進行嚴格把控,通常情況下,鍋爐的運行參數主要有壓力、過熱蒸汽溫度以及水位等。運行環節,會產生極為復雜的變化,并且還會受到實際工況運行穩定性的影響,因此,應實施全面控制。重點應將以下工作作為重點:第一,鍋爐運行過程中,應具備良好的蒸汽品質,并確保水位處于正常范圍內,并且,過熱蒸汽壓力以及溫度也不可超出正常范圍,避免出現種種異常情況,實時掌握鍋爐運行環節的變化規律,保證正確操作。如,可以在試驗方法的不斷優化下,對鍋爐相關性能進行全面地了解,科學調整各項參數值,保證鍋爐處于最佳的運行狀態。鍋爐初啟動時,應對風機運行處流量進行嚴格控制,避免鍋爐出現失速情況,保證鍋爐運行穩定性。第二,開展冷態空氣動力場試驗,通過具體實驗,找出需要優化的設備,對鍋爐進行優化調整,例如,應重點對轉葉速度進行把控,與試驗結果相結合,分析鍋爐在不同負荷下的運行情況,最終確定出處于最佳運行狀態下的各種參數值。
一般而言,鍋爐外界負荷能力與內部結構情況,會對其燃燒性能產生直接的影響,并且,運行相關參數與燃燒性能也存在密切的聯系。當負荷增加時,需要提升輸送的燃煤量以及風量,從而提升燃燒量,更好的應對負荷增加情況,若鍋爐運行負荷較低,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增加負壓,使爐膛溫度進一步提升,保證燃燒穩定性的同時,避免損失較多的熱量。調節燃燒量時,如果鍋爐燃燒時的負荷量較小,對給料頻率做出改變即可,若鍋爐燃燒負荷變化較大,簡單地進行給料頻率調節,無法得到良好的調節效果。整個運行環節,很有可能會產生超溫或燃燒不完全的情況,所以,鍋爐初期干態運行穩定性,會直接影響著鍋爐是否能夠安全且穩定的運行,進行燃燒調整時,需要將以下工作作為重點:第一,將一次風量降低,通常使其保持在25m/s左右,同時,上層與對應層的二次風速應適當增加,以確保進風快速著火,并且,促進燃料充分燃燒。第二,將一次風溫度提高,通過暖風器,加熱一次風,使風煤混合物溫度進一步提升,大約保持在85℃(高揮發份煤種則按制粉系統防爆要求控制出口混合溫度),使著火點有所提前,確保煤粉得以充分、穩定燃燒。第三,煤粉細度應低于10mm。為實現鍋爐的穩定燃燒,在其升壓升溫過程中,應用的煤粉,其細度應低于10mm,避免受熱面受到磨損。第四,將床溫提高。投煤初期,應將下二次風溫度進行降低,使火焰中心高度降低的同時,提升床溫,保證煤著火正常,避免出現著火滯后情況。對給煤量進行調整,確保爐膛具備均勻的溫度場,爐膛兩側溫度不存在較大差異,防止超溫情況的出現。
首先,送風量調控。電廠鍋爐運行環節,燃料燃燒過程中,會產生較多復雜的化學反應,煤粉配比以及內部風量情況,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鍋爐內部的燃燒率。鍋爐運行調試時,電廠需要對送風量變化情況進行實時觀察,保證一二次送風量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不可過大,也不可過小,若送風量過大,會使鍋爐內部空氣系數不滿足規定要求,還會降低排煙溫度,進而對燃料能量轉換造成不良影響,若送風量過小,燃料燃燒則會不夠徹底,進而浪費煤炭資源。電廠需要與煤粉的流動性能相結合,對煤粉配比以及風量進行優化調整,使爐膛熱效率得以穩定提升,結合一二次送風量情況,對二者配比做出科學調整,進一步優化內部煤炭循環,充分利用煤炭資源,促進鍋爐運行調試優化工作的良好開展。其次,對燃燒器配風進行合理控制。鍋爐運行調試優化過程中,電廠應結合爐膛燃燒情況,為保證鍋爐機組滿足運行要求,基于不同角度下實施科學調試。如,對爐膛差壓、一次送風量以及風煤配比進行把控,保證爐內燃料得以充分燃燒,始終處于最佳的燃燒狀態。電廠需要與燃燒器配風情況相結合對爐膛火焰結構進行優化,對點火位置做出合理調整,保證燃料得以穩定、安全燃燒,避免燃料燃燒環節發生火焰飛邊以及偏斜等不良情況。電廠需要對鍋爐運行中存在的氧量偏差等問題進行客觀分析,對燃燒器配風進行科學、合理控制,進一步提升燃料燃燒率,節能的同時,促進電廠良好發展。
電廠鍋爐運行調試優化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科學、合理的對爐膛給煤量進行調整,此項工作的良好開展,能夠確保爐膛燃料燃燒的穩定性,使鍋爐主蒸汽壓力處于合理范圍內。電廠應對日常發電燃料消耗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與鍋爐機組負荷情況變化相結合,對給煤量進行合理調整,還應按照鍋爐以此風機入口擋板實際變化,對一次風量做出科學調整,實現給煤量的進一步優化。電廠需要對鍋爐中帶有的燃料量控制系統進行定期的優化,使其性能得以不斷提升,防止實際運行時,發生反應滯后等不良情況,當鍋爐機組負荷發生變化時,會降低主蒸汽壓力,使燃料燃燒狀態得以優化。該環節,電廠送給煤時,會對機組負荷情況進行動態調控,對燃料質量及外界溫度等進行優化,使燃燒火力適中,科學控制燃燒狀況。若發現燃燒火力不夠,電廠需要重點優化鍋爐機組負荷,在外界條件的應用下,加大燃燒火力,并不僅僅是增加煤的送給量,應在煤送給量的科學管控下,使電廠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一直以來,燃燒率都是進行電廠鍋爐節能降耗水平評定的一個關鍵數據,煤炭屬于電廠鍋爐燃燒的主要材料,因此,煤炭燃燒率會直接關系到電廠的節能降耗效果,鍋爐運行過程中,所用到的相關技術是否科學、合理,決定著煤炭的燃燒率,并且,也會對燃燒的充分性產生直接的影響,若在煤炭的選用環節,選擇的煤炭不能充分燃燒,則會出現較多的粉塵以及污染物質,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可通過對回收鍋爐余熱進行充分利用,使鍋爐具備更高的運轉效率。鍋爐運行時,所產生的高壓蒸汽等,均可通過余熱進行處理,避免影響到生態環境。
電廠鍋爐機組運行環節,在風箱檢查過程中,發現風箱開關順序往往會存在操作失誤情況,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嚴密的邏輯,從而增加了開關操作的復雜性,容易出現操作失誤。因此,可進行邏輯優化,將開關順控邏輯加入其中,在這一順控邏輯下,會實現關斷門根據順序開啟及關閉,使開關操作更加簡單,避免出現操作失誤情況。除了通過優化風箱操作邏輯的優化,使鍋爐運行更為簡單有效外,還可以優化送風機保護邏輯,良好解決送風機因為油泵無油不能自動跳閘的問題,優化過后,避免水泵出現無故跳閘情況,使跳閘操作更為準確,提升邏輯跳閘的可靠性。通過優化送風機跳閘邏輯,即便在油泵沒有油的狀態下,也可以實現送風機的自動跳閘,避免出現運行危險,對送風機進行有效保護。
總而言之,電廠為實現長遠發展,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實力,需要做好鍋爐運行調試與優化工作。具體運行調試與優化過程中,做好優化鍋爐運行參數;優化鍋爐燃燒性能;合理調控送風量及燃燒器配風;合理化調整給煤量;充分利用回收鍋爐余熱;邏輯優化等工作,保證電廠鍋爐的安全運行,以此確保電廠的良好發展。當然方法并不局限于此,在未來還應積極探究電廠鍋爐運行調試及優化手段,進一步提升調試及優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