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洪新,矯顯明
(渤海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遼寧 葫蘆島 125004)
船舶是常年在江河湖海進行各種作業的交通工具,在使用過程中,時刻受不同水質腐蝕及風浪擊打,所以對船體的質量要求相對較高,船舶在制造過程中,如果焊接質量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會影響船舶的正常使用,甚至釀成重大事故,造成沉船或者巨大的創傷。目前通過對大多數船舶生產企業的焊接工藝技術進行分析研究,發現焊接技術和質量存在一定的問題,若不及時進行探討研究,及時改正,將對整個造船業形成很大的潛在危害。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生產的船舶噸位不斷增加,尤其是大型遠洋船舶的制造訂單越來越多,這對船舶制造企業來說,既是機遇又充滿挑戰,機遇是能夠充分發揮制造大國的優勢,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制造業的收入;挑戰是生產技術水平需要大幅度提高。比如,大型船舶的船體焊接質量要求具有極好的防銹性能,這就需要在焊接材料的選用和焊接操作技術等方面進行創新和改進,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現階段還有多數船舶生產企業,在焊接過程中,不重視新形勢下的船舶制造質量標準的需求,仍然采用傳統的焊接技術方法,焊絲焊條仍然用傳統的材料等等,不利于船體防銹質量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嚴重影響了船舶的整體質量。
在船舶生產過程中,焊接安裝作為主要的施工項目,對生產設備的質量技術標準有很大的要求,古人云:欲工其事,必先利其器;說的就是工程施工與設備的關系問題,先進的技術設備能夠促進生產質量水平的提高,落后的生產設備生產水平較低,生產質量也難提高。當前,很多船舶制造企業也引進了國外的焊接設備,由于操作技術還不熟練,或者焊接設備的升級換代較快,一定程度造成船舶生產過程中,焊接工藝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工件重點部位的焊接質量達不到國際先進標準,一定程度影響船舶的使用壽命。
鋼鐵焊接生產工藝是工業化大生產的作業項目,我國焊接生產施工技術起步較晚,發展較快,西方發達國家發展幾百年的焊接施工技術,在我國只用幾十年的時間就普及推廣。目前,從船舶制造生產的焊接操作過程中,平面和立體等分段組裝焊接工藝技術一般比較成熟,工藝水平比較高,而曲面船臺橫向與立向的焊接操作工藝技術還不成熟。
對于船舶生產來說,一般情況下要求的船體焊接部件的質量參數與焊縫的質量參數一致,從硬度、強度、抗拉、抗壓能力方面不產生懸殊的差距,以保證船體整體的質量水平。但是目前,很多船舶生產企業的結構焊接設計的焊接材料焊接的結果,質量標準與鋼鐵部件的硬度、強度質量標準,存在一定的差別,也就是說在一定的作用力下,船體的鋼鐵材料在不存在質量危害的狀況下,焊縫可能由于抗力不足,導致船體的裂縫或者其他的破損,對船舶的安全平穩運行構成較大的威脅。造成這種錯誤的主要原因是設計單位對船舶焊接生產要求的特殊性認識不到位,沒有從質量技術的具體要求標準,進行認真規劃;同時,也表明了設計與實踐關系分析能力不足的現狀亟待改變;否則,設計單位將不能勝任大型船舶焊接生產的工藝設計工作,不利于市場競爭能力的提高。
當前,很多船舶生產企業的從業員工專業技術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一線焊接生產的員工,從業水平更是參差不齊,專業技術能力普遍較低,一般都能夠熟練地使用焊接設備,采用普通的焊接工藝技術進行實際操作,對于質量技術標準要求較高的作業環節則不能高質量的勝任工作,不是工藝設備的操作使用不熟悉,就是具體的操作技術能力不高,甚至,還存在違規操作和違法操作,只重視工作的量,不重視工作的質,只講究工作進度,不講究質量技術標準;加上自身專業技術水平不高,質量標準意識淡漠,導致整體從業隊伍素質偏低,對于要求越來越高的船舶制造業的發展形勢,更加不適應生產的質量技術需要。
船舶焊接生產技術和質量提高的決定性因素是人的作用,因此,要多措并舉,增加措施,加強業務質量的控制管理。一是做好源頭控制,針對船舶訂單的質量標準要求,對船舶航行作業的海域水質條件、載重噸位等功能需要,搞好焊接技術質量標準的工藝設計,選用合適的焊條、焊絲及其相應的電焊機等焊接設備,確保焊接效果符合船舶防腐抗拉抗壓等質量技術標準的要求。二是加大崗位作業技術標準培訓力度,針對焊接技術工藝質量要求,要求焊接員工持證上崗,根據施工方案,按照操作技術規程,規范施工。三是積極引進先進的焊機設備和焊接工藝,對傳統的焊接技術進行升級改造和自主創新,把傳統的焊接技術優勢進行自主創新,向材料、力學、冶金及電子等方面綜合技術應用方向發展。滿足現代化船舶焊接生產技術質量的需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互聯網+”等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應用,船舶生產焊接施工的現代化、智能化、信息化不斷發展,無人化焊接操作越來越有更多的應用。一是針對焊接施工的具體實際,從焊接理論知識技能和實踐技能兩方面,全面對員工進行技術升級培訓,使其掌握借助計算機、機器人等進行焊接操作施工的具體培訓,提高其理論水平、專業技能和敬業精神,進一步強化其施工作業技巧能力,解決船舶生產焊接施工方面存在的各種不足,打造高質量的船舶生產焊接員工隊伍,滿足推進船舶制造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二是借助市場優勢,實行“技術”外包。船舶生產企業,可以根據生產船舶需要的焊接質量技術要求,向國內外有資質的焊接承包工程隊招標生產,選擇專業技術能力高,信譽好,市場競爭優勢較強的焊接承包工程企業,進行船舶生產的焊接施工,充分發揮市場優勢,合理配置各類資源,提高技術分享水平。三是積極推進船舶焊接技術的信息化。船舶生產企業積極與高等學校和社會科研組織、外包企業進行生產技術合作,首先積極爭取各類資源,對自身的焊接生產的機構、人員、設備,進行現代化的升級建設,引進先進的焊接設備、技術和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傳幫帶,努力提高焊接隊伍的素質水平;其次,針對高難度、焊接技術要求苛刻的生產環節,采取外包或者合作的方式,通過實踐壯大培養自身的焊接隊伍,逐步提高自我創新能力。四是加強焊接技術質量的監測考核驗收。針對船舶生產設計的驗收質量標準,從階段控制考核開始,把考核質量技術標準量化,圍繞驗收質量技術標準組織生產,確保各項技術質量標準落實到位。
船舶焊接生產技術和質量改進要取得突破性的成效,不能通過局部的小打小鬧的革新措施來完成,比如,引進焊接設備,使用先進的焊接材料,針對某一焊接技術進行培訓,引進部分專業技術人才等等,都不可能從根本上提升整體船舶生產焊接技術質量水平,因此,要全面優化船舶生產焊接隊伍水平,必須健全質量管理機制,完善質量控制體系,構建質量技術保障機構,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焊接生產技術質量水平。首先船舶生產管理部門和生產企業,要依據國家船舶生產操作技術規程,制定焊接生產技術發展規劃,圍繞焊接生產的升級改造,全面指導技術升級培訓;其次根據焊接生產質量技術標準的需要完善質量控制體系,比如,量化管理方案、績效管理機制、以及相關的kpi等等,通過okr的積極作用,實現焊接生產技術水平全面提高。
船舶焊接生產技術和質量改進的探究分析,對于生產實踐具有很大的推進作用,船舶生產企業的技術部門、管理部門以及行業質量管理控制部門、社會外包企業,都要圍繞船舶生產質量技術標準的不斷提高,進行創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