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平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8)
裝配式建筑,可以降低人工需求,以傳統施工方式為基礎,展示出高施工效率、綠化施工環境等優勢。主體結構完工后,開展裝修設計時,面臨濕作業量大、工序復雜、環境污染等問題。傳統施工建設模式,對建筑工業化發展影響大。預制裝配式結構,預制效率高,能夠提升裝配式建筑接受度。所以,憑借工程周期短、污染程度低時,裝配式建筑的普及率提升。建筑工業化發展中,裝修一體化裝配式建造,主要是在工廠內完成構件、配件加工制作。相比傳統建筑,裝配式建筑在設計流程、發揮空間上具有顯著優勢,能夠對建筑體系進行優化,全面減少構件類型與數量。裝配式技術發展中,逐漸增加裝配式設計產品,擴展裝修空間。裝配式技術,能夠實現建筑構件產業化、工業化與標準化發展。通過應用固定模具,可以提升產品精度,技術工藝標準趨于統一。通過模數化方式,建立標準化構件。同時,在數字化技術支持下,相應促進建筑行業發展效益,裝配式建筑將會成為未來主流。
在新時代下,人們對建筑環境的要求持續提升,傳統裝修施工方式,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傳統裝修施工技術的缺陷如下:第一,資源浪費:傳統室內裝修施工,注重改造毛坯房,產生較多建筑垃圾。按照數據統計可知,毛坯房裝修所致資源浪費,達到9440萬/年。第二,環境污染大:建筑裝修時間長,產生大量廢棄物與垃圾,且噪音污染巨大。第三,質量把控不過關:裝修工期為了提升經濟效益,會選用質量不過關的材料,并且在裝修期間改變建筑結構功能,嚴重影響居住體驗,還會產生不良隱患。第四,裝修工藝復雜:傳統建筑裝修中,設計和施工相互分離,整個施工操作流程復雜,且管線材料擺放無序。同時,傳統裝修施工中,濕作業量非常多,背離裝配式建筑發展理念。第四,建筑行業快速發展,裝修一體化關注度提升。裝配式裝修,被稱為工業化裝修,通過標準連接方式,將工廠預制構件、部件集合起來,運輸至施工現場,并且遵循標準化程序,以干作業方式裝修操作。裝配式裝修一體化技術,能夠減少現場作業量,避免材料浪費,同時促進建筑工業化發展進程,不斷提升接受度。裝配式裝修體系,涉及內容非常多。裝配式裝修,可以規避傳統裝修的弊端與不足,屬于全裝修住宅發展的最佳選擇。政府出臺政策方針,支持裝配式建筑發展,并且將其應用到建筑裝修中。按照指導意見可知,我國要求在五年內,使裝配式建筑總面積,達到新建面積的30%。從上述分析可知,我國相關部門對裝配式建筑的重視度較高。
與國外裝配式裝修一體化發展相比,我國技術發展速度緩慢,但是注重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技術。我國裝配式建筑,多應用CSI體系,外部構件、內部設備、內部構件,均實現了建筑工業化發展。CSI建筑體系,應用支撐體、填充體相互分離理論與方法,優化設計建造體系。在CSI建筑體系中,包含集成化部品系統、分離化機電設備系統、模塊化部品系統等。CSI體系特點如下:第一,支撐體、填充體相互分離;第二,住宅管理方案詳細且完整;第三,部品群區分耐久年限、權屬關系;第四,居室布局可變更性。第五,部品集成化、模數化。第六,套內接口標準化,排水管道合理布局。第六,將建筑整體造型劃分為不同模塊,形成不同單元模塊,按照圖紙做好編號,注重生產加工制作。確保成品驗收合格后,運輸到裝飾工地現場組裝。
CSI體系,是一種新型裝配式技術,建筑性能、產品質量優勢顯著。傳統建筑廚衛間水電管線布設,利用樓板進入室內上下層,空間布設混亂,工程安全隱患多。CSI體系,利用架空技術鋪設地板,實現同層排水效果,能夠簡化管道安裝與檢修復雜度。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相應提升裝配式建筑部件性能,按照用戶需求,實現個性化、多樣化目標。
信息技術智能化水平高,相應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為裝配式建筑提供新動力。我國建筑行業應用BIM技術,推廣到建筑施工全過程中。從前期建筑設計,到后期施工管理,不管是復雜構件、節點設計,還是試驗檢測,都能夠為裝配式建筑提供技術支持,追蹤建筑全壽命周期。傳統建筑、裝配式建筑設計施工期間,因協調管理不到位,也不注重分析設計、生產、運輸與檢修細節,導致建筑全周期安裝不匹配,影響場地布設合理性,還會降低信息水平,對施工計劃方案的影響非常大。在裝配式建筑設計施工中,應用BIM技術方法,能夠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與計劃,同時,建立各方協同計劃模型,實現統一化管理,處理好建筑各領域內,順利實施施工方案與計劃。
分析裝配式建筑技術特征、裝修一體化建造技術,BIM技術,能夠掌握裝配式建筑發展形態。建筑理論、施工技術的成熟化發展,將工業化生產作為特征,持續更新和升級裝配式建造體系,聯合理論實際,提出不同,裝配式建筑體系。同時,應用BIM技術、物聯網技術,能夠提升裝配式建筑構件、部品的信息化、標準化水平,同時,實現建筑全壽命周期跟蹤管理。相比傳統建筑裝修,裝配式建筑、裝修一體化技術,可以優化產品品質,提升空間利用率,實現施工流程的體系化發展。但是,模塊化裝修技術的缺陷與不足較多。實行裝配式裝修一體化發展時,還需要關注一系列問題。
第一,裝配式建筑、一體化裝修推行力度不足,導致人們的接受度不足。預制構件、配件標準化,無法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基于開發商、購房用戶分析,裝配式裝修一體化會增加成本,并且對建筑質量與安全的信任度不高。所以,未來發展中,注重推廣裝配式建筑、裝修建造技術。工業化建筑,既可以實現構件工廠化、標準化生產,還應當結合用戶需求,實現個性化設計,全面確保產品的多樣性。同時,國內裝配式剪力墻、鋼筋豎向連接、夾心墻連接件,屬于重要技術措施。基于構件、節點受力機理,性能要求、施工控制、質量驗收等方面,全面加大管理與控制力度,維護產品性能與質量,深入研究新型技術體系、技術處理方式,全面滿足建筑行業發展。
第二,歐美、日本國家的裝配式裝修技術,已經具備完整技術體系與框架,且集成部品、配套技術發展成熟,得益于國家政策、范本、標準等。我國理論知識與技術框架缺失,導致建筑工程設計與施工期間,產品質量、施工質量、產權質量問題多。國家大力推行裝配式建筑,聯合地區經濟、文化現狀,出臺政策法規,實現建筑產業的示范化建設與施工。
第三,裝配式裝修工程中,部件與配件的標準化、工業化、規格化程度低,部品集成技術、成套技術不完善,相應降低裝配式建筑專業水平,無法有效滿足用戶裝修品質的需求。滿足功能性設計需求,對于不同類別設計需求,應當預留設計空間,實現多樣化視覺效果。
第四,BIM技術、物聯網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普及度不高。裝配式建筑裝修時,聯合BIM技術可視化、三維建模優勢,安裝水電管線、管道,確保施工過程的高效性、準確性、直觀性,降低構件不合理風險,不斷提升工程控制效果。
綜上所述,建筑產業現代化、工業化發展,裝配式建筑體系成為新的建筑模式,具備工業化特點。建筑方式,由傳統現場建造方式,逐漸轉變為標準化生產建設方式。我國倡導建筑節能化、綠色化發展,因此,在裝配式建筑中,涉及規范設計、標準生產、現場安裝、信息化管理等內容。由于我國裝配式建筑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注重完善理論研究、推行政策,加強產品質量,以此提升建筑體系的完整度與成熟度,實現建筑工業化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