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煜闖 王 崳
莫斯頓互惠教學模式旨在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觀察與相互幫助,實現共同提高[1]。排球教學中很多練習都是雙人對練,與該模式高度契合。目前莫斯頓互惠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大都針對高校范圍,應用于中學的文獻資料較少[2]。由于中學與高校學生在身體素質與心理發育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該方法的研究不能完全遷移于中學階段體育教學,本文旨在對該方法進行改造與創新,闡釋該方法在中學排球教學中的實踐應用,以期為中學排球課設計與訓練提供參考。
互惠分組教學模式是莫斯頓體育教學風格譜系中的第三種,它的核心要義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成互利的兩人小組,使得兩個人在動作練習過程中能互相反饋,在交流中相得益彰[3]。
互惠式教學在體育課程中創建了一種新型師生關系[4],同一小組的兩個成員在練習過程中承擔練習者與觀察者的身份,并且處于動態轉換之中,與教師形成“三點式”新型溝通路線。教師在巡回指導的過程中不直接與練習者接觸,而是通過聽取和分析觀察者的評價信息與練習實際情況相結合,對反饋信息進行補充和修正,實現對練習者的間接指導,以此調控教學進程(圖1)。
圖1 互惠式教學溝通路線
互惠式教學過程中,通過合作可以使人真切地感受到學生伙伴關系的萌發和發展,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是動作的獲得與增強,還包括社會交往、給予、接受、嘗試新想法、決策與指導等[5]。對于教師而言,掌握一種新型教學行為,即避免與練習者直接接觸與溝通,以觀察者為中樞對課堂進行調控。教師愿意擴大超出學生本身權力的行為,愿意等待學生適應新角色并做出額外決策。此外,在無教師狀態下,學生也可以使用標準表以一種互惠的關系進行自主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由教師進行動作講解和示范,并發放標準表,告知標準表的使用及反饋模式,然后將所有學生進行兩兩分組,每組兩個同學分別擔當觀察者和練習者的角色。在練習過程中兩者的角色不斷交換,即當兩人小組中某一學生做練習時為練習者,另一名學生即為觀察者,練習任務完成后交換角色。
練習者根據標準表規定任務進行練習,觀察者參考標準表對練習者進行反饋,當學生熟悉觀察者和練習者角色任務時,則可以靈活分組,進行不同分組的合作學習。觀察者在觀察階段可以加深對動作的理解,在轉換為練習者時,對錯誤動作進行有效規避,以此形成“觀察—反饋—自省”的良性循環,這也正是互惠式教學的核心所在。
標準表內容應包含角色任務的準確信息與動作要點,并且根據教師經驗對重難點進行標注,必要時用圖片來說明。在該模式教學初期反饋語句的類型也應該在表中有所體現。此外,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情況來調整標準表的內容。排球正面雙手傳球標準見表1。
表1 排球正面雙手傳球動作標準
教師在教學開始之前對使用該模式的理由進行簡單闡述,并指出課堂目標。隨之解釋每個人在該模式中扮演的特定角色,著重突出觀察者的重要性。教學實踐中教師首先對本節課教學內容進行說明,對動作進行講解與示范,指出易犯錯誤,發放標準表并講解使用方法。
案例:“同學們,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內容為排球正面雙手傳球,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傳球手型,那么本節課我們將重點放在傳球動作上,下面請看老師的正面雙手傳球示范。做好準備姿勢,目視來球,大家一定要注意擊球點在額頭前上方大概一個球的距離,擊球后手腕隨慣性向前伸送,大家仔細看老師的動作?!比缓蠼處煱l放標準表,標準表中有常見的錯誤及其原因,各位觀察者對比標準表對同伴動作進行觀察與反饋,在發現同伴出現錯誤動作時要及時與之溝通反饋,使用糾錯型語句,如“傳球后雙手應該隨慣性向前伸送”。學生自行練習過程中教師不斷巡視協助觀察者進行反饋。
練習者根據標準表的提示開始做出符合該角色的任務,而觀察者則要對練習者行為進行觀察與反饋。使用該方法最初進入練習耗費時間較多,但進行多個教學活動后,學生可以迅速通過課堂組織安排,在最短時間內開始執行任務。教師在每個觀察者身旁停留一段時間,聆聽觀察者與練習者之間的溝通,若無問題則轉移到下一觀察者。對存在的個性問題進行單獨指正,如存在共性問題則及時停止練習,集中學生對錯誤動作進行講解。
案例:在巡視過程中,教師發現A組練習者傳球手型發生了變化,而觀察者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此刻教師來到該組旁:“這位同學(觀察者),你的同伴(練習者)傳球手型發生了明顯錯誤,這個需要你與他及時溝通,傳完球手不應該直接縮回,需要有一定的伴隨動作。”在巡視兩組后發現,絕大多數練習者都沒有伴送動作,而觀察者又很容易忽略這個問題?!巴瑢W們,大家先暫停練習,在我剛才巡視的過程中發現絕大多數同學(觀察者)忽略了伴送動作這個細節,也沒有與練習者及時溝通,伴送是為了保證傳球的穩定性,所以在整個傳球動作環節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剛才很多同學在傳球過程中球不穩、球轉速快等問題絕大多數都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的,接下來練習觀察者根據標準表的信息提示,任何一個小的細節都不要放過。同學們繼續練習。”
教師對本節課總體練習效果進行概括性評價,著重對觀察者的反饋情況進行總結。
案例:本節課大家都非常認真地進行了練習及反饋,通過使用互惠教學模式基本達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教師對大家提出表揚。但在本節課練習之初紀律有些混亂,在練習過程中,部分觀察者在反饋過程中存在溝通不暢、重點不清、反饋語句生疏等問題,教師提出,希望同學們能課下根據標準表提示與伙伴進行練習。
1.由于中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在教學設計階段要對教學標準中的語句進行斟酌,不能過于繁瑣,對于標準表的制作既要符合動作標準,又要使語言簡潔易懂。
2.要根據學生與排球教學內容特點進行合理分組,進行有效的反饋溝通,實施有效控制,培養學生的信息捕獲與反饋信息能力。如兩人水平相差太大而無法進行練習時,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組間調整。
3.在互惠式教學法應用過程中,組織形式的靈活性與開放性,對于教師課堂紀律的把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階段對于動作教學的順序與紀律進行合理的安排,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與創新能力,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4.整個教學過程中,雖然小組進行練習與觀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但由于大部分學生都是初學者,對于練習項目處于較為陌生的階段,并且中學生心理與生理發育處于較低水平,對于動作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在反饋階段容易形成錯誤反饋,因此,教師需要和觀察者進行及時的交流溝通,避免學生錯誤反饋,影響教學效果。
5.在互惠式教學中,教師將反饋決策權轉移給學生,這就意味著一直屬于教師的反饋權利轉移給了學生,雙方需要以一種相互信任和舒適的心態體驗這種新型開放性教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