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麗
(匯智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夏分公司,寧夏 銀川 750002)
化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隨著化工行業的蓬勃發展,化工廠的數量也逐步增多?;S的生產不可避免會產生大量污水,污水中含有很多有害成分,這些成分一旦被排放到水體或土壤中,不僅會破壞了生態環境,還會危害到生物及人類的健康,所以加強對化工廠污水處理工作是關系到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事情。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污水處理的投資力度,污水處理工作已初見成效,但在部分化工廠還存在暗管排放、水資源浪費以及污水處理成本高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污水處理成效。本文針對我國當前化工廠污水處理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針對有關問題提出了相關改進措施。
化工生產是一項復雜且危險性較高的過程,其生產環節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水。由于化工原料成分復雜多樣,排放的污水成分結構也較為復雜,含有大量有害、有毒及污染物質,生物難降解物質多,生化性較差,可能含有高濃度鹽、有機物等物質,以及較高的總氮、總磷等?;ぎa品生產過程復雜,反應原料多為溶劑或環狀結構的有機化學品,產出的副產物多,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原料反應不完全或大量溶劑沒有回收,部分副產物沒有分離出來,都會隨著污水一起排出,使得污水中化學品成分復雜,且含量較高,難溶解、難降解,這就增加了污水的處理難度。
化工廠在生產各種化工產品的過程中會使用到大量的水資源,這些水資源經過使用最終形成的污水中,含有大量類型多樣、成分復雜的有害物質。每個化工廠針對自身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都有自己的處理方式及相關工藝,但通過實驗和大量調查得知,很多化工廠的污水經過處理后,仍然含有較高數量的總氮和總磷成分,如果直接排放到河流和土壤中,就會導致河內生物死亡,植物枯萎現象,人們的日常飲水也不到有效保障,甚至會出現中毒等危及人們生命安全的事故。所以必須要對化工廠的污水進行有效處理,使其達到國家相關排放標準,從根源保護水環境。
化工廠的生產具有污染性高,作業環境危險性高等特點,不同的化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成分種類各異,導致污水成分及各類有害物質含量大小及種類千差萬別,但大多數污水都具有污染濃度高、色度高、副產物多的特點,從而增大了化工廠污水處理難度。水資源作為工業生產中的重要資源,隨著使用量的逐步加大,我國的水資源已出現日趨匱乏狀態,為降低污水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并提高對水資源的利用率,化工廠污水處理過程中,每個化工企業都是按照自身特點,針對本企業生產模式分析污水成分,采用適合的專業處理方法,運用相關工藝進行污水處理。
雖然國家加大了對環保工作的監管力度,但有些偏遠地區的化工廠還存在著不少監管漏洞,一些化工企業表面上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建立了相關制度及污水處理設施,但是為了減少污水處理費用,一些不法企業私自挖掘暗管偷排污水的現象仍然存在。通常情況下企業私自挖設的這些暗管的排污口離工廠較遠,位置較為隱蔽,能躲避過環保部門的檢查,同時由于周邊居民缺乏主動舉報的積極性,最終出現污水直接排放的現象,給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危害。
化工廠產生的污水大多數呈現出弱酸及弱堿的特性,只有極少數化工廠產生的污水是中性特征。基于污水的酸堿特征,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酸堿中和原理進行相應的處理,這樣不僅能夠降低污水處理資源,還提升了污水處理效率。然而大多數化工廠忽視了污水的這一特性,沒有重視對酸堿中和原理的運用,由于不同的生產環節產生的污水成分不同,污水處理時大多是分開處理,有些污水需要經過多道處理程序,直至處理合格再行排放,此過程增加了對資源的消耗量,導致資源浪費現象較為嚴重。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與各生產部門對污水處理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真正意識到污水處理的重要意義,同時由于化工廠內部各個生產部門污水處理工作大多獨立進行,缺乏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使得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隨著科技及工業的發展進步,目前化工廠生產的化工產品種類越來越多,這樣多類型的化工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成分也愈發復雜多樣。由于污水中各種成分的不斷增多,使得污水處理成本也大幅度上漲,每噸污水處理成本已高至原來的幾倍甚至幾十倍。這種情況給化工廠帶來較大的經濟壓力,影響了化工廠的長遠發展。
由于生產所產生的污水種類多、成分復雜,在對污水進行處理時,如果仍然沿用傳統技術,則難以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雖然污水處理技術在逐步改進,其處理工藝也在不斷發展,但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腳步遠遠滯后于污水處理要求,很多污水經處理后仍未達到國家相關標準。另外,在對污水進行檢查時,所采用的檢測技術、檢測方式不夠先進,導致污水中的一些有害成份未被精準的檢測出,進一步影響了污水處理效果。
針對目前部分化工企業存在的暗管排放問題,需要相關環保部門加大對污水排放問題的排查及巡查力度,同時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不斷豐富和充實巡查手段和方式。比如在當地廣泛開展污水治理宣傳活動,通過各種傳播媒介向社會民眾普及環保知識,發動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到污水治理及監督過程中來,設立有獎舉報電話,提高民眾對污水治理的積極性。同時加強與當地水文管理機構的溝通及合作,了解當地河流湖泊等水文流域排水口的具體情況,并且根據河流排水口問題及水質情況及時追蹤至排污源頭,一旦查到違法違規排放污水的化工企業,要立即做出嚴肅處理,起到對其他化工企業的震懾作用。同時責令違規企業限期整改,并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驗收,直至合格。
污水處理的資源浪費現象不僅增加了污水治理成本,還嚴重影響了污水處理效率,所以針對這一問題,各個化工廠要結合自身生產實際和污水處理情況建立一個“以廢治廢”的平臺,讓各化工廠可以在此平臺上進行污水治理的交流和學習?;S內部也要構建相應的平臺,各個生產部門可將污水處理問題、污水治理細節上傳至平臺,在此平臺上進行交流,實現對本廠污水的綜合治理,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
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污水處理力度的監察,對不同化工廠的污水成分進行全面分析,了解各類化工產品產出的污水成分。根據污水成分的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技術使其達到排放標準,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人類的影響。
此外還可將本區域多個化工廠產生的同類污水放在一起處理,使多個化工廠共同建立一個處理池,那些小型化工廠污水也有了污水處理地,保障了企業經濟效益。
對于污水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除化工廠自身不斷優化和改進污水處理工藝外,還需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做好污水處理工作,降低處理成本。比如針對化工企業制定的免稅政策,能夠有效減輕化工廠的污水處理壓力;整頓污水處理耗材市場、嚴厲打擊虛假抬高污水處理耗材價格的行為,遏制污水處理成本的盲目上漲;加大監管力度,對不按規定執行國家污水處理標準的化工企業提出警告等。企業自身應加大對污水處理人才的培養,加大資金投入,從軟件及硬件上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使他們經過培訓掌握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鼓勵他們積極研究新技術,為提升本廠污水處理質量而提供支撐。
在社會各界對環保工作愈發重視的當下,化工廠污水處理工作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許多研究機構紛紛加入了對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究當中,因此環保部門應及時了解技術研究進展情況,搭建污水處理技術研究與交流的平臺,使化工廠污水處理部門能夠了解并掌握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使其有選擇、有重點地將污水處理技術應用到本廠的污水處理過程中。對于化工廠引進的先進污水處理設備,國家應在政策上進行扶持,通過給予一定的補貼來降低化工程設備購進成本,使化工廠能夠及時淘汰老舊設備,提升污水處理的積極性。
化工行業是社會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為很多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性原料,在社會和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化工行業同樣是一種特殊的行業,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污水如果不經有效處理,將會給環境、生態和人畜健康帶來極大影響,為從源頭上消除污水危害,化工廠還應提高對清潔生產的重視,最大限度減少污水排放量,減輕污水處理負擔。在化工廠的生產實踐過程中,各個化工廠都應將清潔生產融入化工生產的每一環節,從而實現循環經濟。化工廠應將生產過程中可循環利用的資源進行回收,經過有效處理后達到再次使用的目的。例如,對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廢酸,將其收集后作為鐵的微電解介質,這樣不僅能節省生產成本,還減少了污水產出量;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副產品小分子有機物可作為污水處理耗材,這些物質能夠改善污水的生化性能,使污水經處理后達到二次利用的目的;化工廠內部的廢蒸汽可作為改善污水處理溫度及環境溫濕度的原料,保障污水溫度和環境條件滿足生化降解要求,進而不斷提高生化降解速率。
化工廠生產中產生的大量污水給環境帶來了嚴重危害,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加強對化工廠污水處理的重視,從技術層面、政策支持及制度監管等方面入手,保障化工廠污水處理效果。在處理過程中,我們應靈活運用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加大對化工企業的巡查力度,提高對清潔生產的重視等,這些都為提升化工廠污水處理效果提供了支撐,為促進化工行業步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