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男
(寧波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浙江 寧波 315012)
隨著我國水利工程事業的不斷發展,農田水利工程覆蓋面積也有所上升,相關技術人員對高效灌溉技術的應用研究也愈加成熟。依托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不但能夠滿足農業灌溉需求,還能夠避免水資源浪費問題出現,降低洪澇及干旱災害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相關技術人員應加強高效水利灌溉技術優化及完善,從多角度出發充分發揮出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積極作用。
現階段,許多新興科學技術已逐漸應用于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環節中,這使得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工作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將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相結合,已成為農田水利工程發展的主要趨勢。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的不斷發展,農村地區生態環境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水資源浪費問題時有發生,加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愈加復雜,為了提高農田水利工程運行效果,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加強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應用及推廣就顯得尤為重要。技術人員應擬定具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通過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對農田灌溉方式加以完善,高效率的完成農田灌溉工作,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避免周邊地區生態環境受到影響,使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發展相互協調。
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是一項新型科學技術,在應用過程中,技術人員應確保各項操作規范合理,定期做好相關設施維護工作。但就目前來說,由于農田灌溉水分大多直接由水源處直接獲取,在長期灌溉過程中,管道內部易出現水垢,使水管出現堵塞問題,加之灌溉設備長期處于露天條件下,極易受環境因素影響受到破壞,一旦維護管理不當,將會導致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效果受到影響。
我國土地面積遼闊,各個地區的氣候特征及地形特點差異性較為明顯,不同地區的光照條件、溫度條件及濕度條件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就會導致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效果受到影響。此外,部分地區降水較為豐富,水資源儲備量較充足,部分地區降水較為稀少,水資源儲備不足,這也會導致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現階段,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工作發展十分迅猛,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也同步配合使用,社會各界對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重視程度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因此,很多水利工程建設階段的規劃與設計相對周全,各項設施落實情況較為良好。但是,這些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后,后續管理工作極為落后,管理機制喪失,管理制度不健全,最終導致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現狀難以徹底改善。同時,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相關的各類基礎設施建造完成后,管理運營單位采用的管理方案十分簡陋,未能清醒認識到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優勢與應用要點,完全按照傳統操作思維進行管理,沒有考慮到突發事件對整體的影響。
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與農田水利工程相輔相成,且前者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因此,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應用工作面臨諸多挑戰,一旦前期規劃設計不足,其應用環節的發展空間將被大幅壓縮。現階段,我國部分地區開展的農田水利工程規模龐大,而從農業生產實際角度分析,其實際成效卻并不顯著,既沒有起到節水的效果,也未能滿足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建設需求。
結合各地區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實際,節水灌溉技術應用前的調查工作確實是造成當前問題的主要因素。其一,相關單位未能對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服務范圍與服務效果進行具體分析,未能結合地區農業生產建設需求進行規劃設計,進而導致部分地區效果過于突出,而其他地區則影響十分弱小。其二,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落實階段應考慮服務的長期性,因此,其建設與發展的資金應分階段投入,而很多地區在建設初始階段投入過多的資金,直接導致灌溉技術的收益需更長時間才可實現,這對于農田水利工程的有序發展十分不利。
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與農田水利工程的結合,應讓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工程受益者看到技術優勢以及對農業發展帶來的改變。此外,節水灌溉技術推廣工作應以科研單位為技術指導來源,基層水利與農業服務部門應負責進行組織與推動,并成為技術推廣的主體,地方政府則要在資金與政策層面予以扶持,并重視市場引導的作用與價值,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農業節水技術的全面應用,同步加強技術工作者與管理人員能力的培訓。但是,我國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發展起步較晚很多技術應用模式依舊處于探索階段,雖然已初步積累出一整套節水灌溉技術體系,但是,這些技術在適用性以及普及性層面存在很大問題,很多地區依舊采取傳統灌溉機制,水資源浪費現象較為嚴重。此外,我國節水灌溉技術推廣工作仍未全面鋪開,推廣保障工作沒有及時跟進,這讓很多節水灌溉技術沒有得到廣泛認可與應用,而這種現狀也影響到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的發展。
在農業灌溉環節中,步行式灌溉技術的應用優勢較為明顯,該種技術與噴灌技術具有一定的相同特征,但步行式灌溉技術的應用成本更低。在步行式灌溉技術應用過程中,大多通過灌溉設備對農田加以灌溉。對于同等面積的農田來說,步行灌溉技術的灌溉效率較為明顯,灌溉成本更低。
在農業生產環節中,提高輸水效率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由于在水資源輸送過程中,水資源滲漏問題時有發生。為了提高水資源輸送質量,應加強渠道防滲技術應用,將防滲技術與水利工程建設環節相結合,使水資源能夠得到高效的傳輸,避免水資源浪費問題出現,減少運輸環節成本支出。應用渠道防滲技術能夠為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的水資源保障,提高水資源輸送效率,確保水量充足。在傳統水利工程建設期間,施工人員可通過添加防滲材料的方式展開防滲作業,部分施工人員還可通過修建混凝土護坡或混凝土預制面的方式,提高水利工程防滲效果。現階段,在防滲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可通過U型渠道降低防滲渠斷面水滲透能力,提高水資源傳輸效率,為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
在節水灌溉技術應用過程中,管道輸水是一項重要的灌溉形式。在管道選擇過程中,低壓管道應用較為普遍。低壓管道能夠通過低壓的形式將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水分輸送至灌溉區域,高效率地對水資源進行利用。由于低壓管道輸水環境為低壓環境,因此該項技術的應用對管道強度要求相對較高。通常情況下,技術人員可將管道設置在地面下方,隨后安裝壓水設施,使其形成低壓環境,確保水資源能夠得到有效的運輸。由于管道位于地表下方,在低壓條件下能夠避免水資源出現蒸發問題,使水資源能夠輸送到灌溉區域,使灌溉過程更加具有針對性。通過這種方式既能夠實現灌溉目標,還能夠避免水資源浪費問題出現。
在農田生產環節中,一旦作物缺少水分,將會導致作物產量下降,因此應確保作物生長環節中的水分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如作物生長季節為多雨季節,則可利用雨水進行灌溉。為了使作物的生長需求得到滿足,噴灌技術逐漸得到了應用及推廣,該項技術能夠使水分均勻地噴灑在農田區域,使各個部分均能夠獲得灌溉,滿足作物生長的水分需求。
現階段,噴灌技術主要包括固定噴灌技術、移動噴灌技術與半固定噴灌技術。固定噴灌技術的靈活性較差,灌溉范圍局限性較強,在范圍較小的農田灌溉環節中應用效果較好。對于半固定噴灌技術來說,能夠解決固定灌溉技術靈活性較差的問題,在小范圍農田灌溉環境中應用較為廣泛。對于移動噴灌技術來說,靈活性較為明顯,能夠適用于大范圍的農田灌溉工作當中,應用優勢尤為顯著。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移動式噴灌設備是可移動的,因此應確保移動范圍科學合理,方可提高該項技術的應用效果。
滴灌技術的節水優勢較為明顯,在農田生產的環節中作用較為顯著。應用滴灌技術能夠避免灌溉失衡的問題出現,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在滴灌技術應用過程中,水分可在壓力的影響下由管道流出,緩慢的流入至土壤內,對農作物加以灌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作物的用水需求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技術人員應以農作物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對滴灌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由于滴灌技術對水資源的使用量相對較少,因此該項技術的高效性及節約性較為顯著。但需要注意的是,灌溉裝置時常會出現堵塞的問題,當水體內部無機鹽含量過高時,在物質累積條件下,灌溉效果將會受到影響。在滴灌技術應用過程中,技術人員應加強自動化設備應用,提高滴灌技術的應用效果。
現階段,我國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較為明顯,許多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效果并未達到預期目標。在農田水利工程設計期間,設計人員應充分掌握灌溉區域的具體情況,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確保設計方案內容科學合理,提升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效果。技術人員應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建設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結合灌溉地區居民的用水情況,做好規劃及管理工作。在水資源配置過程中,應以相關規范標準為基礎,做好分配工作,確保灌溉量符合灌溉要求。另外,應養成良好的節水理念,使農業發展及水資源節約相互結合,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加強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設能夠推動農田水利工程事業發展,提升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效果,滿足人們日常用水需求及農田灌溉需求。在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設期間,技術人員應根據及時灌溉技術的實際情況,提高節水灌溉技術的綜合效益。在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選址過程中,應優先選擇水資源較為緊缺,且二次灌溉難度較高的區域。優先選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經濟作物種植范圍較廣的區域。優先選擇居民生活水平較高,思想意識較為先進,能夠充分認識到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意義的區域。
為了提升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效果,首先,技術人員應因地制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節水管理技術進行應用,提高灌溉效率,滿足作物生長用水需求。其次,還可將生物技術及信息化技術相結合,對作物生長情況進行監督管控,實時掌握作物生長環境情況,及時對節水灌溉技術應用過程加以調整,提高農田灌溉效率。
在節水灌溉技術應用過程中,不但應對灌溉方式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還應做好配套工程建設工作。在配套工程建設期間,管道防滲及管道疏水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內容。渠道能夠輸送水資源,避免水資源出現滲漏的問題,在渠道防滲施工過程中,應對防滲材料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確保渠道位置能夠滿足農田灌溉要求。由于水資源在流動過程中會出現蒸發現象,應根據相關規范要求,對渠道長度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但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渠道內部水資源蒸發現象較為明顯,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水資源的蒸發速度也會有所上升,最終造成水的浪費問題出現,因此還應做好輸水管道設置工作,降低水資源蒸發速度,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針對當前農業灌溉環節存在的缺陷以及對高效灌溉技術應用深度不足的問題,相關部門應從全局角度入手,全面推動農業水價改革工作,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為目標,在不增加農民灌溉成本的前提下,設置合理的水價梯級。水價制度改革應針對地域、環境以及種植作物種類的不同進行科學調控,注重對高效灌溉技術的合理分析,從而找到更具應用價值的農業水價體系,同步輔以完善的灌溉技術宣傳工作,激發人民群眾對高效灌溉技術的使用熱情與積極性。
此外,針對當前農業灌溉工作存在的諸多漏洞,產業技術工作者與基層管理部門應注重對水肥一體化技術體系的應用與推廣,將灌溉與施肥工作融為一體,廣泛開展滴灌灌溉手段,結合地方原有的農業水利設施,建立起穩定且可靠的微灌施肥系統。水肥一體化的應用也要注重對水質、地形、作物類別以及種植面積的分析,注重作物的經濟效益,并安排專業的技術工作者對應用過程進行指導,減少意外因素對水肥一體化體系發展的破壞。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農業生產環節中,水資源是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資源種類。為了避免水資源浪費問題出現,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相關技術人員應加強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優化研究及推廣,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對節水灌溉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滿足作物生長用水需求,實現農業增產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