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安
(廣西玉林市北流市沙垌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廣西 玉林 537416)
玉米屬于糧食作業,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幾年,市場玉米需求量明顯增加,玉米在種植規模上也明顯擴大,病蟲害問題更加凸顯。玉米病蟲害防治關系著玉米質量和玉米產量,這是在進行玉米種植時應給予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需針對玉米病蟲害防治路徑進行詳細研究。
褐斑病發生在玉米莖稈、葉片中和葉鞘,一般來講,頂部葉片中的尖端會最先開始發病,葉子和葉鞘進行交界的位置形成的病斑最多,呈現出密集成行狀態,處于病斑初期時,多數黃褐色或者是紅褐色比較小的斑點,形狀會從圓形、橢圓形逐漸向現線形轉變,會成群顯現。并且植株發病嚴重情況下,葉片往往會整體或者是大面積出現比較密集的病斑。一般在高溫季節發生,在玉米長到八片到十一片葉子時特征最為明顯。
在進行農業防治時,首先,玉米果實在收獲以后,將植株中病殘體組織清除,并且對土壤進行深翻。其次,底肥保證充足,運用適時方式追肥,一般來講,玉米在長至四片到五片葉時追加苗肥與尿素,施尿素時,一般667m2為十千克到十五千克之間,發現病害時立刻進行追肥,做好氮磷鉀肥之間的搭配。再次,種植時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最后,使用腐熟有機肥料,并進行中耕除草與追肥。并且植株密植的情況下,需保證密度使用,保證土壤整體通透性,
進行藥劑防治時,首先,可以展開提早預防,玉米在四片葉到五片葉這段期間,每667m2區域都可以使用一千五百倍粉銹寧可濕性進行防治,濃度為25%,這種方式對于褐斑病能夠起到預防的效果。其次,及時防治。處于發病初期時,可以使用真菌防治藥劑噴灑,并且在噴灑液體中可以將磷酸二氫鉀、尿素、葉片寶等加入其中,保證整體防治效果,避免病害發生蔓延,為植株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使用時需結合氣候作出合理調整,處于雨季時,一周噴灑次數一般為兩次到三次,如果噴灑以后出現降雨情況,需在雨后立即補噴。
青枯病一般發病期為乳熟期,發病初期植株葉片凸起,為灰色,發生干枯現象,和霜害比較類似,根系與莖部呈現出水漬狀腐爛狀態。處于發病中期時,葉片逐漸變為黃色,在莖基位置會發生空軟化現象,導致整鼠植株出現倒伏情況。即使植株發病比較輕,也會發生粒重下降以及果穗下垂情況。發病多數是由于真菌進行復合侵染造成,病菌會在病殘體中越冬,玉米在第二年進行播種以后,病菌會向根系侵入,繁殖與蔓延在植株中,玉米在進入到灌漿期以后,整體降雨量明顯增多,進而田間濕度有所增大,處于高濕高溫條件中,細菌繁殖速度較快,會跟隨灌溉水與雨水傳播,品種在抗病性較差情況下,可能在田間中迅速蔓延。
防治過程中,首先,選用抗病效果好品種。對于玉米青枯病來講發病快,產生的危害嚴重,使用抗病品種為預防青枯病出現最為有效的方法,當前通過審定玉米抗病品種很多,各地可結合實際情況挑選適宜的品種。其次,藥劑拌種。在使用抗病品種的同時,可在玉米正式播種前,使用精甲·咯菌腈懸浮種衣劑,濃度為3.5%,結合藥種比為1:200 的比例展開拌種工作,種衣劑需均勻包裹于種子表面,這種方式能夠有效防止病菌的侵入,對病害的發生進行預防,也可以使用濃度為25%葉枯靈與濃度為25%瑞毒霉粉劑六百倍液。
粗縮病屬于常見病害,為病毒害,會對苗期發育產生影響,其中表現在玉米節發生矮化現象,葉子未能完全發育,也君子蘭葉子相似,葉子顏色為濃綠色,硬度比較大。并且葉背中會有白色條斑或者是白色凸起產生,這嚴重影響玉米抽穗,很可能會使玉米絕收。發病主要原因在于生長時濕度過大,播種時間并不是十分適宜,以及飛虱多生,也可能是由于沒有進行合理施肥和管理不夠到位造成等原因造成。
防治時,首先,重視品種選擇,盡量選用抗性比較好的品種,進行合理布局,防止單一抗源品種出現大面積種植情況。其次,調整播種時間。玉米對于病害比較敏感的生育時期需避開飛虱成蟲階段,將玉米發病率降低。玉米進行春播時需在四月中旬前,夏播需在五月底至六月上旬。再次,及時將田間雜草、路邊雜草清除。并且根據定苗將田間病株拔除,將病株燒毀或者是對其進行集中深埋,將侵染源減少。展開水肥管理時保證科學性,提高玉米抗病能力。最后,藥劑拌種。播種過程中,運用種量為2%種衣劑進行拌種,在播種以后選擇40%乙莠水膠懸劑,每畝用量在550 毫升到575 毫升之間,兌水量為50 千克,然后展開土壤封密。
癥狀主要表現在重病株10 片和以上發生葉片變褐、粘連、腐爛問題,難以展開形成牛鞭狀,部分病株形成鞭狀過程中受到其它葉片包裹難以伸展。未能對其進行及時處理情況下,葉尖會出現腐爛,并且的腐臭味道比較明顯。此病多發生于雨水比較充沛的時期,雨水在此過程中發揮著媒介作用,可以進行快速傳播,嚴重影響玉米生長,并且各類病菌也會因此傳播和繁衍。
處于發病初期時,將防治細菌和防治真菌作為主要工作,并且施葉面肥,使用的藥劑主要有:濃度為72%硫酸鏈霉素,也可以使用濃度為72%的新植霉素,或者是可殺得2000 倍液,濃度為50%多,藥液需到達病部,尤其需將頂部心葉以及新長出葉片保護好。處于中后期時,針對重病株,可以將腐爛、變褐、粘連的頂端葉片剪除,便于雄穗的抽出,剪下的病葉需帶出田間進行深埋處理,使用噴藥方式處理為宜。
處于玉米心葉期時,幼蟲會取食葉肉以及蛀食并未展開的心葉,導致“花葉”出現,抽穗以后鉆蛀莖稈,造成雌穗發育受到一定阻礙進而減產,在蛀孔處容易出現倒折。處于穗期玉米螟會蛀食嫩粒雌穗,導致籽粒出現缺損霉爛,整體品質明顯下降。
已經成熟的幼蟲會在玉米稈、玉米根茬,或者玉米是果穗當中來越冬。而越冬幼蟲在5 月上旬便開始化蛹,在5 月中下旬達到羽化盛期。其中第一次玉米螟蟲害一般在7 月中旬發生,在7 月下旬到8 月上旬這段時間達到成蟲期與卵盛期,處于8 月中旬屬于幼蟲盛期,在9 月下旬時便開始越冬。對玉米產生的危害比較嚴重,植株損害率能夠達20%到80%之間。
防治過程中,可以從這幾方面進行:首先,進行農業防治時,做好越冬秸稈處理工作,將蟲口基數盡量壓低,針對玉米穗軸、玉米秸稈、玉米苞葉運用堆漚或者是粉碎方式進行處理,將越冬幼蟲殺死。玉米處于打苞抽穗期時,幼蟲多數集中于雄穗苞上,可以運用人工隔行方式除去2/3 的雄穗,將其中幼蟲殺滅。其次,物理防治。在間隔15 畝的位置便安裝一盞誘蟲燈,處于發生期時,晚上通過開燈將其誘殺,也可以通過雌性信息素對應的誘芯對雄蟲進行誘殺,每畝安裝的誘芯為一個到兩個。再次,化學防治。在防治時,如果處于穗期,可以使用顆粒劑,處于心葉末期時,可以使用鋅硫磷顆粒劑或西維因顆粒,濃度分別為0.5%、2.5%,也可以使用殺蟲雙顆粒劑,濃度為3.6%。最后,生物防治。進行生物防治時可以通過赤眼蜂,赤眼蜂對于消滅玉米螟作用比較顯著,同時花費的成本低。玉米螟處于產卵始期、產卵盛期、產卵末期均放蜂,一般情況下,每畝放蜂量在l 萬個到3 萬個,并且設2 個到4個放蜂點。通過玉米葉將卵卡卷起,卵卡高度和地面之間距離l 米為宜。同時可以通過微生物農藥將螟桿菌、白僵菌、72l6 等殺死。具體使用時可以通過兩種方法,-種方法為灌心葉,利用每克含有孢子高于l00 億的菌粉,劑量為l千克,然后加l000千克到2000千克的水進行心葉灌注。另-種方法為制作菌土或者是顆粒劑,一般來講,菌土使用殺螟桿菌l 千克加細土l00 千克到300 千克。而顆粒劑配制20 倍左右,也就是白僵菌粉和爐渣顆粒分別為l 千克、20 千克,使用時每株為2 克左右。
地老虎也可以將其稱之為土蠶、切根蟲,屬于地下害蟲,雜食性強,對農作物幼苗影響下,2 齡幼蟲會食用玉米心葉位置,心葉會被咬成針孔狀,在3 齡后斌能將近地位置嫩莖咬折,在4 齡到6 齡這段時間為暴食期。晚上幼苗心葉被咬食,第二天中午幼苗心葉便會萎蔫。一般情況下,地老虎在日間鉆入土壤,在夜間出行,防治難度相對較大。
小地老虎在產卵時找寄主時間多數為春玉米在播種期間,并且小地老虎能夠寄住于雜草上,在春玉米進行播種之前,田間的雜草如小旋花、灰菜等雜草就是其寄生的地方,時大量的小地老虎會將卵產在雜草上。春玉米并未出苗的時,小幼蟲便會在雜草心葉中采食,玉米出苗以后便會到玉米的心葉中進行采食,在此國曾中,玉米心葉會出現較多半透明狀小點。稍大一些時,便會向地下轉移,將玉米根部咬斷,導致玉米出現缺苗斷壟的情況。黃地老虎處于幼蟲階段時會咬食玉米嫩葉,咬穿玉米心葉,在心葉舒展后,會有很多小孔留下,玉米苗枯心苗的出現就是其導致。地老虎幼蟲躲越冬時會在土中,第二年的4 月化蛹,5 月羽化,成蟲均在夜晚進行活動,具有趨光性,干旱少雨地區比較常見。
進行防治時,可以從這幾方面進行:首先,農業防治。春玉米正式進行播種之前需進行翻地,消滅雜草,將地老虎實際落卵量盡量減少,將初孵幼蟲殺死。夏玉米田需及時除草,科學早播,與幼蟲危害期錯開。其次,物理防治。主要基于地老虎具有趨光特點與趨化特征,成蟲大量出現期間,通過黑光燈或者是利用糖醋液對成蟲進行誘殺。即將成蟲時使用這種方法,誘殺比較容易,并且獲得的效果十分顯著。也可以在發酵變酸食物加入一定藥劑,這種方式也可以誘殺成蟲。最后,化學防治。使用0.5kg 辛硫磷乳劑或者是毒死碑乳油,濃度分別為50%、48%進行藥劑拌種,使用區域面積為667m2。也可以運用頁面噴藥方式。地老虎幼蟲處于3 齡之前展開施藥防治,獲得的效果比較好。可以使用晶體敵百蟲五百倍液,濃度為90%,將其噴灑于幼苗上。也可以每畝使用30 毫升到40 毫升敵殺死乳油,濃度為2.5%,然后加入75Kg 的水進行噴灑。
鐵甲蟲成蟲和幼蟲產生的危害均比較大,主要食用玉米葉肉與葉片,蟲子的食量比較大,產生的危害也較大,當玉米被啃食以后僅會將表皮薄膜留下,而薄膜在風干以后顏色為枯白,產生的危害比較嚴重,雜草叢生區域或者是山區對于鐵甲蟲過冬比較有利。
在對鐵甲蟲防治時,可以運用以下幾種措施:首先,物理防治。這種方法在運用時主要利用捕殺手段,成蟲沒有進行產卵時進行,時間為上午九點前,這主要是由于在清晨時他們在行動上相對遲緩。可以在三四月份進行捕殺,進而將鐵甲蟲成為成蟲的基數減少。五月份時,可以通過人工割葉方式將存在蟲子的葉片割除,然后將葉片聚集在一起焚燒。其次,藥劑防治。可以使用12mL 氰戊菊酯乳油加入200mL 殺蟲雙水劑,濃度分別為40%、25%,然后兌水50kg 到60kg。進行藥物配比時,需參照說明書。最后,農業防治。通過改變耕作的方式進行防治,如將寄宿雜草、枯黃老葉清除,將成蟲基數與蟲源減少。受到鐵甲蟲侵害時,及時使用農藥防治,將防治重點落實在源頭上,減少適宜鐵甲蟲居住的環境,進而使鐵甲蟲可以在數量上得以明顯減少。在此過程中強化秸稈管理十分重要,運用這種方式可以使內部蟲卵被殺滅,避免蟲卵過冬以后增加成蟲基數,優化蟲害防治整體效果。
總之,在對玉米病蟲害進行防治時,需了解防治要點,在源頭便做好控制工作,強化日常管理,保證防治工作在實施時的針對性,使玉米處于生長周期時可以獲得健康生長,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一旦出現病蟲害及時處理。促進玉米產量提升,進而獲得更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