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 信
(云南省煙草公司昆明市公司富民分公司 云南 昆明 650400)
目前,煙草的種植區域分布在祖國的南北各省區,合計24 個省及自治區。在這些種植區內,以云南省為主要生產區域,是我國最大的煙草生產省份。煙草的經濟效益也是云南省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 年全年生產煙葉產量為83.54 萬噸,在全國煙葉生產總規模215.34 萬噸中的比例高達38.79%。富民縣隸屬于云南省昆明市,對于煙草農藥殘留的管控工作落實到位,以富民縣為例,能夠推進其他地區農殘管控工作。煙草的農藥殘留有106 種,主要是有機氯類、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及生長調節劑類。農藥殘留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等多種方式進入人體。
煙草生產需要面對70 種傳染病和200 多種害蟲,在煙草病蟲防治工作上,利用藥劑防治是非常廣泛、便捷的方式。煙草農藥殘留的來源一是化學試劑對病蟲害的防治處理;二是大氣污染或者水污染等侵害;三是除草劑、抑芽劑等使用不規范;四是農藥使用不科學;五是商家對于農藥的虛假宣傳。
在關于煙草病蟲害的防治方面,主要是從煙草的生育期全過程開始,從育苗到采收,利用不同種類的農藥進行消殺。在前期的防治過程中,農藥直接噴灑于葉片或者煙株根際,農藥一小部分會被分解,但其他部分會進入煙田土壤等,煙株根系對土壤鐘農藥的吸收,轉化至煙草生長之中,給作物造成傷害。一般來講,土壤中的農藥殘留越高,可能造成的煙葉中農藥污染就越高。煙株因發病程度不同,施藥種類、次數和劑量也都不同。
除此以外,在農藥噴灑過程中,可能會污染水源與空氣,在烤煙生產時的空氣污染和生產對廢水的無處理排放,都是造成二次污染的首要原因。農藥排放的有毒煙氣、農藥的蒸發以及噴灑農藥都會增加大氣中農藥殘留,進而污染環境。空氣及土壤對于農藥的分解需要很長的時間,在幾年前擴大生產規模過程中,農民的環保意識薄弱,只注重生產后的效益,而不考慮整體環境及產品的質量。濫用的農藥污染了整體土壤,導致當地的土壤與水源等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除草劑、抑芽劑存在不規范使用情況是影響整體農藥殘留的原因之一。在煙葉整個大田生育期,為了清除煙田雜草等,會大量利用除草劑。除草劑噴灑等使用不科學會抑制煙葉生長,除了除草劑的殘留等問題,目前對于除草劑更多的影響還不明確。所以在構成農藥殘留的因素上,除草劑殘留也是主要來源。
我國煙草種植過程中,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病蟲害,云南地區的病蟲害由于環境影響,也面臨著更多的種植問題。所以,在種植期間,對于農藥的利用也是多種多樣的。因為,不同的農藥藥性防治效果和利用對象也不同。所以,在煙葉的種植及生產過程中,濫用農藥的現象非常普遍。煙農并沒有預防與治理的理念和意識,對于病蟲害的侵襲,更直接便捷的方式就是利用化學試劑,從前期的噴灑、中期的治理、后期的施用,煙農未合理的規劃與試劑濃度測量,隨意使用農藥,特別是爆發性病蟲害的侵襲,更是造成煙草農藥殘留的關鍵原因。
煙農不具備農藥的檢驗等條件,所以,商家在銷售商品時,會以低毒、低殘留為賣點進行宣傳。正規的煙草公司提供的農藥往往見效慢,不能即刻看到防治效果。而煙農為了能夠快速起效,通常去自行購買市場上的農藥產品,這些產品雖然效果更好,但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證,也容易造成農藥殘留,甚至更嚴重的影響。
按照昆明市煙草公司《關于做好STP 項目試點煙葉質量追溯工作的通知》(工作通知【2020】190 號)和《富民縣2020 年煙葉農殘快速檢測方案》要求,按照工作和經費情況,全縣共檢測煙葉農殘樣品1390 個,其中累計抽檢196 戶、860 個樣(鮮煙葉346 個樣、烤后煙葉514個樣);累計抽檢出口備貨煙葉530 個樣。目前,煙區內前作和輪作多為經濟價值較高的豆科類、蔬菜類作物,前作和輪作作物的農藥殘留是我縣烤煙農殘管控的短板,存在覆蓋范圍較廣、管控難度較大的實際問題。
富民縣在2020 年農殘管控工作中,首先制定了2020年煙葉農殘管控工作實施方案、考核方案和應急預案,成立農殘管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網格管理模式,健全了農殘管控網格化管理,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狀到煙技員、職工。
首先,建立農殘檢測示范點,加大監督與抽查力度,確保落實昆明市2021年煙葉農殘管控實施方案的指導思想。
其次,建立農藥使用登記制度,發放農藥經銷商告知書暨承諾書,規范煙農大田衛生管理和農藥施用的過程指導和監督,并與煙農簽訂農殘管控承諾書。
最后,不定期對全縣烤煙生產、收購過程進行督促檢查。以種植片區的網格為單位,加大檢查力度,采取進村入戶和明察暗訪等方式,進行督察檢查。提高檢查頻率和覆蓋范圍,形成網格化多層次的煙葉農殘管控格局。落實政策宣傳,煙站要通過入村入戶培訓、田間地頭講解向煙農講解清楚農殘管控對于煙葉生產具有的重大意義,讓煙農充分認識到農殘控制對于切身利益的影響;做好煙草禁用農藥、高危農藥、2021 年重點管控農藥的宣傳,請農資經營者不向煙葉種植戶銷售此類農藥,與煙農簽訂承諾書,煙農在煙葉生產過程中不使用此類農藥;做好統防農藥的使用說明,避免藥害;向煙農講解農殘產生的原因,避免農殘加劇的方法;科學使用農藥,嚴格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采烤前20 天嚴禁使用農藥。
在這一方面,一是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建立普查點,有針對性開展病毒病、兩黑病、赤星病、野火病、根結線蟲、煙青蟲、斜紋夜蛾和地老虎等主要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并及時傳送調查監測數據及相關信息,為病蟲害科學防治提供決策依據。二是依據定期發布的《病蟲害情報》,指導服務大面生產,對嚴重流行病害進行重點防治。在大田病蟲害發生后,上報機制和用藥機制。繼續加大與芽繭蜂為主的生物防治推廣力度,輔以燈誘、性誘、食誘、黃板等措施進行綜合防治。倡導使用波爾多液等廣譜低殘保護劑進行統防統治。三是按照農殘管控采烤前15 天不使用任何農藥的要求,開展無人機飛防工作。加大田間農殘快速檢測工作,實行煙農“黑名單”制度,對檢查檢測中查出使用違禁農藥的農戶進行教育,督促改進,對不進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農戶在實行標注,不以收購。分公司根據病蟲害情報,認真研究當地病蟲害發生規律,預判病蟲害發生風險,制訂精準植保方案,綜合運用好綠色防控措施,確保煙葉產量、質量,增加煙農收入,增強煙農對農殘控制的信心。
2020 年,富民縣通過專題培訓會、技術培訓會、實地指導等方式組織開展煙葉農殘管控宣傳,發放農殘管控宣傳材料2300 余份,聯合農業農村局對各鄉鎮農藥店進行排查清理,明確煙草公司許可使用農藥種類和用藥安全期清單。向煙農宣傳農殘控制目的意義和安全使用農藥措施;宣傳高危農藥和禁用農藥的危害;宣傳不合理施藥、濫用農藥的危害;告知煙農禁用農藥和高危農藥品名;宣傳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宣傳煙葉農殘檢測結果與縣、鄉、村、小組計劃掛鉤與煙農合同管理掛鉤的政策。要積極聯合地方市場監管局開展禁用、高危及假冒農藥的排查工作,爭取得到各農藥經銷商的支持,確保農藥殘留管控宣傳覆蓋全生產環節,讓煙農達到家喻戶曉。嚴格按合同約定的品種種植與合同管理掛鉤,如發現煙農私自使用禁用農藥,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視為違反煙葉種植收購合同約定,調減合同交售量,取消下年度種植資格,取消各項物資供應及補貼。在移栽、中耕管理、采烤培訓宣貫環節,將農殘管控風險點作為今年的主要培訓內容;加強田間衛生管理,提高清潔生產水平,及時清除煙株病殘體,將打掉的底腳葉和杈頭帶出煙地,及時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在采烤前監管安全用藥情況。加大田間農殘快速檢測工作,實行煙農“黑名單”制度,對檢查檢測中查出使用違禁農藥的農戶進行教育,督促改進,對不進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農戶在實行標注,不予收購。
富民縣統一采購統防農藥7 種,包含100 億枯草芽孢桿菌、1000 億枯草芽孢桿菌、多抗霉素三種生物藥劑。在農藥獲取渠道商,由分公司統防農藥免費供應、農藥店購買。嚴格控制農藥使用方式,并實施連片統防農藥噴灑施用。除此以外,監督縣公司、煙站、煙輔員對煙農、合作社在農藥上是否有技術指導,要求全縣各煙區嚴格落實農藥施用登記制度,嚴格要求所有農藥按要求施用。農戶自行購買煙用農藥,需提前向片區輔導員、掛片職工報告并同意購買施用后才能購買。嚴格按合同約定的品種種植與合同管理掛鉤,如發現煙農私自使用禁用農藥,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視為違反煙葉種植收購合同約定,調減合同交售量,取消下年度種植資格,取消各項物資供應及補貼。
大力推進綠色防控技術應用,建立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區,切實使用好市公司綠色防控技術研究成果,做好效果評估,完成技術推廣,為優質煙葉種植生產提供技支撐。合作社采購試紙主要針對一是大田生長期間田間鮮煙葉日常檢測,以多菌靈、甲霜靈為靶標;二是大田中后期和初烤煙葉農殘檢測,以多菌靈、二甲戊靈、三唑酮、異菌脲、高效氯氟氰菊酯、甲霜靈、吡蟲啉、啶蟲脒為靶標;三是出口備貨煙葉農殘檢測以多菌靈、二甲戊靈為靶標。優化以“輪作調茬,田間衛生,生態調控,翻耕曬垡”為核心的農業防治技術;通過蚜繭蜂生物防治100%推廣、生物農藥的使用,確保實現化學農藥減量、病蟲害損失可控和煙葉農殘達標等綠色防控三個基本目標,保證煙葉生產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持續協調。并在監察科牽頭下,抽調相關人員組成督察組,將不定期對全區烤煙生產、收購過程進行督促檢查。以種植片區的網格為單位,加大檢查力度,采取進村入戶和明察暗訪等方式,進行督察檢查。通過網格化管理,壓實措施責任,全程對生產過程中的農殘管控進行指導和服務。提高檢查頻率和覆蓋范圍,形成網格化多層次的品種管控和煙葉農殘管控格局。對于抽樣檢查中農殘超標的,嚴格按照公司文件精神進行面積扣減和績效扣減。
做好農藥管理工作,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農藥殘留,具有特殊重要意義。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關注,煙草作為一種特殊消費品,消費者對吸煙與健康日益重視,煙葉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問題也成為行業高度關注的聚焦點,是當前制約煙葉市場競爭力提升和穩定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提高煙葉質量和安全性已成為煙草行業生存與發展的必然選擇。富民縣的農藥殘留管控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面對相關問題,主要采用了制定管控方案,形成網格化管控格局;預測病蟲害問題,掌握當地主要病蟲害靶標;培訓煙農用藥知識與管控,避免二次污染;獲取農藥的渠道管控,合理規劃農藥使用;推進綠色防控技術應用,強化監督考核等五個方面的工作,為其他城市的煙草殘留管控提供了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