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偉
2021 年8 月,民進杭州市委會圓滿完成換屆,產生新一屆領導班子,順利完成政治交接。新一屆領導班子為深入貫徹“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進新時代”主題教育,以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素質參政黨為總目標,緊盯“干好一三五,爭當領頭雁”五年新目標,守正創新、主動作為,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參政黨自身建設的新特點、新規律、新方法,全面推進履職能力建設。民進杭州市委會通過深入調研、廣泛討論、統一決策,提出了《民進杭州市委會“三化建設”“四力提升”實施行動三年計劃(2022—2024 年)》,力爭三年努力,塑造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打造專業高效的履職能力,構造作風過硬的人才團隊,營造愛滿民進、團結和諧的濃厚氛圍,杭州民進的履職服務機制更加健全,參與面和覆蓋面更加廣泛,履職品牌辨識度和知名度更加顯著,收獲一批高質量履職成果,為浙江省杭州市打造彰顯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優勢“城市之窗”作出積極貢獻。
2022 年以來,杭州民進以全力推進“三化建設、四力提升”,即參政議政專業化、社會服務多元化、履職活動品牌化,提升學習力、提升創新力、提升執行力、提升凝聚力(以下簡稱“三化四力”),作為深入踐行“四新”“三好”要求,切實推進“五種能力”建設的主抓手。
其中,社會服務工作是民進踐行“立會為公”優良傳統的重要途徑,是民進具有社會口碑和歷史傳承的優勢工作,也是加強會員履職能力和自身建設的重要載體,更是展現民進形象和會員風采的重要窗口。杭州民進始終堅持系統集成,積極探索社會服務的新領域、新機制、新形式,努力探索與實現服務模式的多元化、參與力量的多元化、工作成效的多元化;堅持品牌引領,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履職活動品牌,提升民進的知名度、美譽度和辨識度。
在開展社會服務的品牌化方面,杭州民進大力推進“開明”主品牌使用,打造“開明”地方衍生品牌。一是總結凝練地方工作亮點、特色、成果,打造特色鮮明、定位精準、會員認可、群眾認識的杭州民進履職活動主品牌。二是積極推進品牌矩陣建設,鼓勵市域各縣(市)區基層組織、工作機構在主品牌引領下推進“一地一品牌”“一機構一品牌”,增強品牌建設的輻射效應,推進“1+N”品牌矩陣建設。三是鞏固提升品牌建設成果,運用新媒體等各類宣傳平臺,廣泛開展品牌宣傳,塑造杭州民進整體形象;注重品牌內涵的持續挖掘,借助品牌傳播,推廣履職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增強品牌引領的實際效果。

在“三化四力”目標指引下,民進杭州市委會于2022 年5 月底牽頭在杭州市余杭區創設“開明·銀杏葉”社會服務品牌,并舉行助學公益基金簽約儀式,為貧困學子提供助學服務。
簽約儀式上,民進余杭基層委員會與余杭區慈善總會共同簽訂“銀杏葉助學專項基金”協議書,并頒發捐贈證書,首期資金150 萬元,資助區內貧困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開明·銀杏葉”發布當日,銀杏葉杭州民進企業志愿者聯盟成立,10 支志愿者隊伍獲授旗,杭州民進社會服務志愿隊的志愿服務內容將更多元、更優質。
“開明·銀杏葉”將圍繞“135”目標運行。“1”是設立1 個專項公益基金,“3”是以3 年為1 個周期,“5”是實施“五大工程”:建立1 個名師工作站,設立2 個助學獎,開展3 次同心支教行,組織4 次會員公益活動,建設5 個微圖書館。其中,建立1 個名師工作站,將依托民進教育主界別優勢,助力余杭區教育高質量發展;設立2 個助學獎“勤學勵志獎”和“燭光奉獻獎”,獎勵家庭相對困難,學習刻苦努力,精神積極向上的優秀余杭學子和扎根農村、堅守講臺、無私奉獻的優秀鄉村教師;組織開展3 次同心支教行,每年將開展同心支教行主題活動,聯動省市區共建支部,開展多樣化支教活動;組織開展4次會員公益活動,拓展志愿力量,依托民進教育主界別和教育界會員人才優勢,聯動省市區共建支部,每年開展一輪同心支教行主題活動,走到農村教師和學生中,開展多樣化支教活動;建設5 個微圖書館,將在學校、兒童之家、文化禮堂等農村公共場所捐建微圖書館。
公益藍圖已繪就,執行力隨之上路。基金創投人、民進余杭區委會副主委金國慶說,設立基金會初衷是“高中階段的孩子,就像馬兒一樣,在尋找屬于自己的原野,他們對社會敏感而向往,對善意羞怯又隱晦,如果我們能將善意和愛心化作一片寬廣的草原,他們就能更自由地奔跑,這是其他人生階段都沒有的狀態。”繼設立“開明·銀杏葉”助學公益基金后,7 月11 日,余杭民進組織開展“喜迎二十大 同心獻熱血”活動,“開明·銀杏葉”公益聯盟7 家會員單位和員工共109 人參加了獻血活動 ,獻血量達14000毫升。基金會以每位獻血者名義向余杭區慈善總會捐款,最終活動以51 位獻血者的名義向余杭區慈善總會捐贈40800 元的善款,將用于資助余杭區困境家庭高中學子。
杭州民進將進一步統一思想、統一目標、統一行動,緊緊圍繞“干好一三五 爭當領頭雁”總目標,聚焦頭雁標準,在思想上“繃緊弦”,在行動上“拉滿弓”,在落地上“重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