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工商學院工學院 廖伯勛
計算機通信與網絡課程強調實踐和應用能力的培養,但由于高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存在多種弊端,如實驗設備的不足、實驗場所有限、實驗設備維護麻煩、實驗效率低、教師檢查實驗結果工作量大等問題,高校通常難以滿足學生對實驗室的需求。為解決以上問題,提出基于Packet Tracer的計算機通信與網絡課程仿真實踐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完成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
新工科建設要求創新工程教育方式與手段,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增強師生互動,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推進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充分利用虛擬仿真等技術創新工程實踐教學方式[1]。計算機通信與網絡是一門理論性、系統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概念術語多,原理抽象,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容易感到枯燥。
Packet Tracer是思科公司專門為網絡學習者開發的一款可用于學習網絡原理、搭建網絡拓撲、配置網絡設備、排除網絡故障的網絡模擬器軟件[2]。Packet Tracer有一個活動向導(Activity Wizard)的工具,該工具允許教師創建可自動評分的實驗項目,既可用于平時實驗考核,也可用于期末課程考試。教師通過Activity Wizard,搭建實驗的初始網絡(Initial Network)和答案網絡(Answer Network)[3]。學生在初始網絡中,按照老師發布的任務說明書(Instructions)進行實驗操作,完成實驗設備之間的連線以及實驗設備的配置。Activity自動對學生的操作進行實時評估,顯示實驗完成進度,給出錯誤提示,自動評分。本文基于Packet Tracer的Activity Wizard工具,提出一套適用于不同學習階段的實踐教學方法。使用Activity Wizard進行實踐教學活動的步驟如下:(1)教師制作實踐活動的任務說明書(Instructions);(2)教師制作初始網絡,學生稍后答題時在初始網絡中進行實操;(3)教師制作答案網絡,學生操作后的初始網絡將與答案網絡進行比對;(4)教師設置考核點和每個考核點的得分[4];(5)教師將該活動的文檔(擴展名為.pka)發給學生;(6)學生實操答題,完成后提交給教師;(7)教師查看自動評分的結果。
在教學的前期階段,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的術語比較陌生,對網絡的原理普遍感到過于抽象,容易枯燥,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在這一階段,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設計簡單的并且大部分學生都容易完成的實驗。基礎階段的實驗內容,以TCP/IP協議棧中的第一層物理層和第二層數據鏈路層為主。
如圖1所示的實驗,可以訓練學生如何使用合適的線纜連接各種各樣的網絡設備。在這個實驗中,最容易的是選擇要連接的端口(實驗說明已明確給出),稍難的是如何選擇合適的線纜(需要對直通線和交叉線的使用有正確的認知)以及增加一臺設備作為調試終端并使用RS232串口線連接交換機(實驗說明未詳細給出),較難的是路由器之間需要下電更換模塊,然后重新上電啟動(實驗說明中未提及)。

圖1 基礎階段實驗項目的初始網絡和答案網絡Fig.1 The initial network and answer network of the experimental project in the basic stage
在如圖2所示中,學生可以查看實驗當前的完成進度,學生每做一次正確的操作,完成進度均有一定的增加。這種正向激勵,可以讓學生處于興奮的狀態中,激勵學生不斷克服困難,向100%的完成度不斷前進。當Completion達到100%時,學生將獲得很大的成就感。

圖2 完成一個正確的實驗操作后的Completion前后對比Fig.2 Completion before and after completion of a correct experimental operation
倘若學生遇到某些關卡實在做不出來,可以點擊實驗說明的小窗口下面的Activity Result按鈕,切換到Assessment Items標簽頁,查看詳細的完成情況。綠色√標記的是已正確完成的操作,紅色×標記的是未做或者未正確的操作。比較難的操作的Feedback欄還顯示了老師給出的提示,如路由器連接Serial接口的類型有“請確認端口模塊是否正確”的提示,如圖3所示。

圖3 Assessment Items窗口Fig.3 Assessment Items window
Activity可以自動對學生的操作進行評分,老師只須將擴展名為.pka的實驗文件發給學生,學生完成實驗后將文件交給老師,老師就能直接查看學生的實驗得分。不會出現漏打分,錯打分的情況,大大減輕了老師的工作量。如圖4所示為Activity自動評分的結果。

圖 4 自動評分結果 Fig.4 Automatic scoring results
這一階段的時間教學應體現一定的高階性,具備一定挑戰度。經過了前期的學習,學生對基本概念、術語、原理已有比較清晰認知,已基本能運用網絡協議理論去指導實踐了。這一階段的實踐教學內容對應TCP/IP協議棧中的第三層網絡層、第四層運輸層以及第五層應用層,涉及的具體實踐內容包括VLAN、IP地址、ARP、靜態路由、RIP、OSPF、DNS、DHCP等。以靜態路由的配置實驗為例。
(1)掌握PC接口IP地址信息的配置。
(2)掌握路由器接口IP地址信息的配置。
(3)掌握靜態路由的配置。
(1)為各PC配置合適的IP地址信息,為后期測試做準備。
(2)為路由器接口配置合適的IP地址信息,以實現直連網段互通。
(3)為各路由器配置正確的靜態路由,以實現全網互通。
靜態路由配置實驗拓撲結構如圖5所示。

圖5 靜態路由配置實驗拓撲Fig.5 Static route configuration experimental topology
在本階段將考核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例如表1所示配置PC的IP地址時,實驗說明只給出了PC所屬的網段,并未直接給出具體的IP地址。以配置PC1的IP地址信息為例,學生需要根據分配給PC1的網絡地址塊172.16.11.0/25,首先計算出子網掩碼為255.255.255.128,將網絡地址172.16.11.0與掩碼255.255.255.128做與運算,得出網絡地址為172.16.11.0;根據25bit網絡位計算出主機位為7bit,最小可指派IP為172.16.11.1,最大可指派IP地址為172.16.11.126,在這個范圍內任意取一個地址指派給PC1,取另一個地址指派給R1的F0/0接口。為了實現跨越網絡的通信,PC1還必須設置網關(實驗指導書未明確說明)為R1的F0/0接口的IP地址。因為以上計算出來的IP地址并非唯一答案,所以要求老師在設計活動向導的時候,必須使用正則表達式對答案的范圍進行限定,在某一范圍內的值均正確。這樣設計出來的實驗項目,具有很大的靈活度。

表1 設備所屬網段規劃Tab.1 Planning of the network segment to which the device belongs
學生雖然通過計算得到正確的值,但不一定能一次就正確地完成實驗。Packet Tracer模擬器的活動向導提供了調試功能,學生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通過相關的命令對實驗配置進行測試。例如,可以使用ping命令測試連通性,通過show ip route查看路由表,通過show ip interface brief查看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信息。
這一階段應體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老師可通過Packet Tracer模擬器的活動向導功能,設計綜合性的實驗測試題,來考核學生的綜合實操能力。考核的內容應涵蓋TCP/IP協議棧中五個層次的內容。與上一階段不同的是,在考試的Activity中,必須設置鎖定“View Assessment Items”,禁止學生查看得分情況,同時鎖定“Reset Activity”,以免學生誤觸該按鈕導致Activity被重置。為了防止學生拷貝其他同學的Activity,可在Instructions中插入代碼“”(test1是事先定義的隨機變量),以隨機生成“試卷編號”。
新工科建設對計算機通信與網絡課程的實踐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多年的教學和研究,提出基于Packet Tracer的Activity Wizard工具進行實踐教學項目設計的方法,滿足基礎、進階和考試等不同階段的不同教學需求。Packet Tracer的Activity Wizard也有不足的地方,它一般只能制作驗證型和綜合型的實踐項目,在設計性實驗方面存在短板。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如何更好地開發設計型的實驗項目。
引用
[1]唐燈平,凌興宏,魏慧.新工科背景下的計算機網絡類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9(1):72-75.
[2]姚友軍.制作Packet Tracer行動向導實例指導實驗實現自動評價[J].現代信息科技,2020,4(22):177-184.
[3]陳濱.基于思科模擬器構建網絡實驗課程考核系統的探索[J].信息與電腦,2019(14):55-57.
[4]宋白玉,曹燕.淺談Cisco Packet Tracer的Activity Wizard功能在網絡類課程實訓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35):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