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龍,賈天琦,滕 巖
近年,我國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DR)患者逐漸增多。PDR患者常見臨床表現為玻璃體積血、視網膜增殖及牽扯性視網膜脫落,導致患者視力下降,甚至失明[1-2]。臨床常采用玻璃體切割術、激光光凝術、玻璃體內注藥等方法治療,其中激光光凝術具有較好的療效,且兼具對周圍組織影響小、經濟實惠等優點,但單獨使用激光光凝術治療PDR,部分患者效果欠佳,甚至引發或加重黃斑水腫,使其術后視力恢復較差[3-4]。康柏西普能夠通過特異性結合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抑制血管新生[5]。目前,有關玻璃體注射康柏西普與激光光凝術聯合治療PDR的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探討玻璃體注射康柏西普與激光光凝術聯合治療PDR的效果及對視力功能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PDR 106例(106只患眼)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PDR診斷標準[6];單眼患病;最佳矯正視力(BCVA)<0.1;患者知情并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其他疾病相關眼病者;有眼部手術史者;斜視或弱視者;對所用藥物過敏者;精神異常或溝通障礙者;嚴重器官功能障礙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按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3例(53只患眼)。2組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PDR一般資料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激光光凝術,采用激光治療儀(Carl Zeiss Meditec AG),參數設置:黃斑區格柵狀光凝:距離500~600 μm,激光能量50~100 MW,光斑大小100 μm,曝光時間0.1~0.2 s,曝光強度為出現1級光斑;其他部位光凝:距離500~600 μm,激光能量200~500 MW,光斑大小200~500 μm,曝光時間0.2~0.3 s,曝光強度為出現3級光斑。每次500~800個光凝點,7 d 1次,4次完成治療。觀察組于激光光凝術前72 h玻璃體注射康柏西普(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30012)0.05 ml。具體操作:常規眼部消毒,眼球表面麻醉,以距角膜緣4 mm處為入針點刺入玻璃體腔,緩慢注射康柏西普,推注完成后退出針頭,用棉簽輕壓穿刺處1~2 min。72 h后進行激光光凝術治療,操作同對照組。
1.3觀察指標
1.3.1患眼病變情況: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1個月后檢測患者患眼病變情況。視野灰度值:正常瞳孔下靜態視野檢查;出血斑面積采用TRC-50DX(IA)型眼底熒光造影(FFA)檢測,出血斑面積計算:將獲得的眼底出血圖像進行分割,提取主要出血部分,通過matlab二值圖像計算函數得出圖像中出血部分像素的數量,作為出血斑面積;血管瘤體積采用CT(MOPTIM眼CT儀)增強掃描法。
1.3.2臨床效果:記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1個月后臨床效果。視網膜靜脈循環時間采用LOGIQ9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視野缺損采用720i型視野分析儀檢測;眼壓采用TX-20非接觸眼壓計測定;視神經纖維層厚度(RNFL)采用3D OCT-2000系列三維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OCT)檢測[7]。
1.3.3視力功能:檢查患者治療前和治療1個月后BCVA、黃斑中心凹厚度(CMT)、視網膜新生血管(RNV)滲漏面積。BCVA采用ETDRS視力表測定;CMT采用OCT檢查;RNV采用FFA檢查。
1.3.4并發癥:記錄2組治療期間并發癥(視網膜脫離、眼高壓、視網膜出血)發生情況。

2.1患眼病變情況 2組視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積及血管瘤體積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小于對照組(P<0.05,P<0.01)。見表2。

表2 2組PDR治療前后患眼病變情況比較
2.2臨床療效 2組眼壓、視網膜靜脈循環時間、視野缺損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P<0.01);2組RNFL厚度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P<0.01)。見表3。

表3 2組PDR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比較
2.3視力功能 治療1個月后,2組BCVA、CMT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P<0.01);治療1個月后,2組RNV滲漏面積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P<0.01)。見表4。

表4 2組PDR治療前后視力功能比較
2.4并發癥發生情況 治療期間,觀察組發生并發癥5例(9.43%),其中眼壓高3例,視網膜脫落和視網膜出血各1例;對照組發生并發癥13例(24.53%),其中眼壓高和視網膜脫落各5例,視網膜出血3例。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較高,隨著病程延長患者視網膜微血管細胞膜通透性增加,血-視網膜屏障損傷,玻璃體病變,進一步發展為視網膜脫落、永久性失明等[8]。PDR是由慢性糖尿病導致眼底病變,具有致盲性[9]。激光光凝術是臨床常用治療方法之一,該法能夠抑制RNV生成,改善視網膜缺血,保障黃斑中心凹供氧,進而達到治療PDR的效果。其作用機制為利用激光輻射,使視網膜上皮細胞內蛋白質變性,引發視網膜輕度萎縮,同時抑制新生血管生成,阻止病變過程[10]。但激光光凝術易對缺血性視網膜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縮小患者視野,降低暗適應能力及視網膜電圖波幅,影響其治療效果[11]。VEGF是眼部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因子,其水平升高,不僅可導致PDR患者內皮血管增生和新生血管生成,還能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患者發生黃斑水腫,降低患者視力水平[12]。康柏西普是一種VEGF抑制劑,能夠抑制毛細血管異常新生,同時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PDR[13]。
本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患眼病變情況及臨床療效均優于對照組,表明玻璃體注射康柏西普聯合激光光凝術對PDR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能夠改善PDR患者患眼病變情況,與劉彥等[14]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視網膜組織和血紅蛋白吸收激光能量,并將其轉化為熱能,組織蛋白變性、凝固,使組織耗氧量和代謝速率降低。此外,組織蛋白凝固能夠減少視網膜內部血管滲漏,緩解視網膜缺氧,抑制血管因子合成及缺氧性炎癥反應,減輕毛細血管損傷。康柏西普可抑制VEGF釋放,減輕視網膜病變進程,術前進行玻璃體注射,可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患者視野缺損[15]。玻璃體注射康柏西普聯合激光光凝術治療PDR可通過不同機制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VEGF與視網膜滲漏密切相關,黃斑水腫是影響BCVA的重要因素[16]。已有研究報道,康柏西普注射輔助激光光凝術治療能夠提高PDR患者視力功能,減少術后并發癥[17]。本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BCVA、CMT水平較高,RNV滲漏面積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表明玻璃體注射康柏西普與激光光凝術聯合治療可以改善PDR患者視力功能,減少術后并發癥,與劉矯連等[18]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是因為激光光凝使組織溫度升高而凝固,降低視網膜內部血管滲漏。玻璃體注射康柏西普可有效抑制VEGF表達,抑制RNV生成,減輕視網膜功能損傷,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PDR患者黃斑水腫和玻璃體積血,改善患者視力水平。
綜上所述,玻璃體注射康柏西普聯合激光光凝術治療能夠緩解PDR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視力功能恢復,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