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壽縣農業農村局(415900) 鄧家旋 林宏偉 韓鵬 黃維輝
漢壽縣位于洞庭湖濱,境內疊港重湖,水產品及苗種調入調出頻繁,為福壽螺繁衍和擴散提供了有利條件。縣域福壽螺發生面積達1萬公頃,占水田面積的20%。2022年,漢壽縣從組織保障、技術支撐、資金保障三方面發力防控福壽螺,福壽螺發生區有效防控率在95%以上,使水稻增產10%,成效十分顯著。
1.強化組織保障漢壽縣農業農村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福壽螺防控領導小組;各鄉鎮(街道)也成立了工作班子,切實加強對福壽螺防控的組織領導。按照“部門指導監督、屬地開展實施”的原則,漢壽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制定工作方案、監測發生動態、指導防治工作;各鄉鎮(街道)負責防治措施的落實,力爭通過3~5年的專項治理,全面控制福壽螺在縣域的擴散蔓延趨勢,不出現嚴重損害農作物和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發動群眾對福壽螺引入進行監督,一旦發現引入者,按照《湖南省外來物種管理條例》相關規定立案查處,責令其采取有力措施,進行滅殺。
2.強化技術支撐①開展監測預警。漢壽縣在聶家橋鄉、朱家鋪鎮、洲口鎮等5個鄉鎮設立了監測點,持續做好福壽螺監測工作,及時發布監測預警報告,為科學防控提供技術支撐。②宣傳防控技術。漢壽縣農業農村局對全縣鄉鎮(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人員、種植戶和水產養殖大戶進行了系統的福壽螺防治技術培訓,向全縣農民印發了《關于福壽螺防控致農民朋友的一封信》,并向各鄉鎮(街道)印發了綜合防控技術方案。此外,利用村村通廣播、微信、短信等媒介,對外來入侵物種的危害、入侵途徑、防治技術進行宣傳,使外來物種防控知識、技術家喻戶曉,進一步提升公眾生態安全意識。③創建示范樣板。在毛家灘鄉馬澗村、滄港鎮北美村建設外來入侵物種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綜合技術應用示范區,有效防控示范面積達100公頃。在巖汪湖鎮武竺山村,采取農田進出水口設網防傳播、鏟除周邊雜草減少福壽螺越冬量、機械翻耕碎螺、人工摘卵、稻田養鴨滅幼螺、人工撿拾成螺作甲魚飼料、高峰季節化學滅螺等綜合配套措施,集中示范福壽螺綜合防控技術面積達667公頃。④科學部署防控。在大面積防控部署上,著重抓好5項工作。一是清理溝渠,減少福壽螺越冬場所。秋冬季節結合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清理和硬化田間溝渠,減少福壽螺棲息場所。二是全面推廣旋耕碎螺。盡可能使用拖拉機旋耕作業,利用耙刀旋轉打擊螺體,降低田間螺體數量。三是創建藥殺示范。每個鄉鎮(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辦好一個13公頃以上藥殺示范片。福壽螺發生高峰季節,在福壽螺發生集中區域開展統一組織、統一施藥、統一禁止排灌的滅殺行動,培植有效防控樣板,輻射帶動本區域的防控工作。四是人工撿拾成螺。各鄉鎮(街道)發動群眾,撿拾田間和溝渠成螺,交售給漢壽明珠種養專業合作社或養殖大戶黃迪波,用作甲魚飼料,既減輕了福壽螺危害,又有一定經濟收益。五是生物防控示范。大力推廣稻-漁等生態種養技術模式,利用稻田水產生物減少幼螺,全縣推廣福壽螺生物防控技術達16667公頃。
3.強化資金保障漢壽縣采取“三個一點”保障福壽螺防控經費,即爭取各級財政支持一點,縣農業農村局整合一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組織、種養大戶自籌一點的方式,保障福壽螺防控的資金投入。如漢壽明珠種養專業合作社近幾年每年投資20余萬元用于收購福壽螺,加工后作甲魚飼料;漢壽縣農業農村局2022年整合外來物種防控、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治等涉農項目資金近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