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會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 急診科,云南 昆明 650102)
冠心病心絞痛是當前臨床中一種較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多由心肌缺血、缺氧所致,且患病后通常會有前胸部或心前區疼痛表現,易進展為心力衰竭、猝死等,故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近年,伴隨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不良生活習慣(熬夜、情緒過激、過度勞累等)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冠心病心絞痛患病人數呈現逐年且快速增多趨勢[1]。需要指出的是,此類患者通常會反復多次發病,臨床多采用藥物來治療此病。當前,怎樣借助優質的護理干預手段來促進患者生存質量的改善,減少發作次數,已經成為較為迫切的問題。本文圍繞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以優質護理干預,就其效果與價值進行評定,現報告如下:
隨機選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間在本院就診的8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為對象,將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傳統護理(A組)與優質護理(B組)2組,每組40例。A組:50~75歲,平均為(66.34±2.18)歲,男22例,女18例;B組:年齡50~77(66.39±2.24)歲,男、女比值為24:16;2組以上數據經逐一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均與此病診斷標準相符[2],且經心電圖、心肌顯像等檢查明確為此病;(2)具有胸痛癥狀;(3)意識、認知、言語功能皆正常。
排除標準:(1)合并惡性腫瘤、臟器功能障礙;(2)精神疾病;(3)處于昏迷狀態。
A組給予傳統護理,如保持病房內的整潔干凈,定時通風換氣,飲食指導,監督用藥、定時測生命體征(血壓、心率等)等。
B組以在A組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1)對錯誤認知進行糾正:用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強化其對疾病的正確認知,另將疾病治療康復的有益信息介紹于患者,對其錯誤認知進行糾正;指導家屬正確的護理措施,并引導其對患者進行開導,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防止情緒過激而造成冠狀動脈痙攣,從而誘發心絞痛。(2)科學鍛煉:鼓勵患者病情穩定后可參與一些有氧運動,室內可進行短距離(500~1000 m)的步行訓練,時間控制在30 min,并依據自身耐受酌情增減。在室外可選擇騎車、步行等,控制運動量,以患者沒有疲乏感為佳,練習強度以10~30 min/次為宜,頻率控制在3~5次/周。在鍛煉期間,依據患者病情進行運動方式、運動強度等的調整,防止過量運動,有利于體質及抗病力的增強。(3)發作前兆指導:將心絞痛發作的一些前兆講解于患者,如臂、頸酸痛,氣短、無力,有燒灼感、緊縮感,或出現不明原因的面色蒼白、出冷汗、惡心嘔吐及心悸等,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停止所有活動,口含硝酸甘油,并向醫護人員即刻報告。(4)避免誘因:叮囑患者養成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不可過度勞累,避免飽餐、寒冷、情緒過激等刺激。在飲食上應做到少食多餐,禁食高糖、高脂類食物,且禁煙酒,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增加營養;另外,保證睡眠充足,做好保暖。(5)用藥指導:將正確用藥方法(劑量、時間等)講解于患者,同時講解用藥禁忌、副作用及所需注意事項等;如青光眼者,禁用硝酸甘油;在使用血管擴張藥物時,可能會有頭暈、面色潮紅等癥狀出現。教會患者及家屬觀察不良情況的發生,預防不良事件的發生。(6)院外回訪:定期進行電話隨訪(每2周進行1次),隨訪時詢問用藥、生活起居情況,對錯誤認知繼續糾正,叮囑其定期復查。
就2組心絞痛發生情況(護理3個月時進行評定)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滿意度采用自制《住院病人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來評定,內容有護理技術、理論知識、護士言語態度等,總分100分,得分≥80分即為滿意,見圖1。

圖1 自制住院病人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

較之A組,B組心絞痛發生率更低(P<0.05),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見表1。

表1 對比2組的心絞痛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n(%)]
冠心病心絞痛是冠狀動脈出現粥樣硬化性狹窄,導致血管不同程度阻塞,相應區域心肌處于缺氧、缺血狀態,如機體內的血脂代謝功能同時發生異常,將導致病變血管狹窄進一步加重,心肌短暫性缺血情況持續加重,最終誘發冠心病心絞痛[3]。近年,受人口老齡化、不良生活習慣、工作壓力增大等因素影響,冠心病心絞痛患病率呈現逐年且快速升高趨勢,對人類生命健康造成了較大威脅[4]。做好此病的有效治療工作意義重大;通過給予合適的護理輔助,有助于心絞痛的預防及病情的恢復。
優質護理是一種基于常規護理發展而來的新型護理模式,是對傳統護理內容的一種優化,故護理內容更符合患者情況及病情需要[5]。有報道[6]指出,優質護理能夠依據臨床經驗對潛在風險進行提前預知,并據此制定更加合理的護理措施,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本文在優質護理工作中,分別從對患者的錯誤認知進行糾正;開展科學鍛煉;發作前兆指導;用藥指導及院外回訪等方面來實施有效干預,幫助患者以更好心態采用正確手段應對疾病,并幫助患者強化此方面認知,掌握預防心絞痛的各種措施。有研究[7]指出,通過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開展優質護理干預,有助于減少患者心絞痛的發生,穩定病情,提高生存質量。另有學者[8]以冠心病心絞痛為對象,對其開展優質護理干預,結果得知,患者心絞痛發生率明顯減少,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高。
根據本文的研究結果,與A組比較,B組有著更低的心絞痛發生率及更高的護理滿意度。此結果與上述結論相一致。提示優質護理能夠有助于減少心絞痛的發生,并能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究其原因,考慮在優質護理當中,注重對患者錯誤認知的糾正,而且還指導其科學鍛煉,重視發作前兆干預,反復向患者講解發病誘因及預防、處理方法,并給予用藥指導。在優質護理服務中,院外回訪工作的重視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及時跟蹤患者情況,并給予相應指導,預防不良狀況的發生,有助于緩解患者焦慮、緊張情緒,利于心絞痛發生率的降低。患者能夠獲得更加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且心絞痛發生率得到降低,疾病痛苦得到減輕,故能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將優質護理應用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不僅能減少其心絞痛的發生,而且還有助于護理滿意度的提高,值得臨床深入推廣。由于本文納入數據有限,后續仍可擴大研究范圍或觀察人群,進一步多角度闡述優質護理的更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