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美,陳怡帆,戴安琪,王佳茜,王春媛,李欣悅,曾婷婷,徐馳宇,黃 娟,奚 鑫,鄒 密,范 堯,俞麗麗,周明芳,雷 迅
更年期女性由于性激素水平的波動或下降,常會出現潮熱出汗、失眠、情緒波動、抑郁疑心等生理及心理癥狀,稱為絕經綜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MPS)。國內外絕經相關管理指南[1-3]及專家共識[4]提到,絕經激素治療(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非激素治療和健康生活方式是更年期女性的三大治療和管理措施。但多數更年期病人對這一特殊生理時期存在著錯誤認知[5],不愿意或不盡早接受藥物干預以及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導致錯過最佳治療和預防老年疾病的關鍵時期。針對更年期病人采取的“一日門診”多學科綜合管理[6-7],既往研究主要探索了參與者參與前后生理癥狀、臨床指標等方面的效果[8],而針對病人參加“一日門診”多學科綜合管理后的真實身心體驗研究少見相關報道。本研究擬對參加更年期“一日門診”持續性綜合管理的病人采取深度訪談,了解病人參與后的真實體驗,以期進一步為更年期女性的臨床管理提供實證依據。
1.1 研究對象 采取目的抽樣法,于2021年1月—2021年5月對參加更年期“一日門診”持續性綜合管理的22例病人進行訪談。更年期“一日門診”持續性綜合管理包括:線下更年期“一日門診”健康教育、線上7周團體式“健康生活方式”持續性干預和線下半日回訪座談會;協同個性化醫療方案實施(所有病人均采用單用MHT或MHT聯合應用中成藥等非激素治療)[9]。以信息飽和原則確定樣本量。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知情同意、自愿參加;②無語言、文字理解障礙;③具有絕經綜合征[庫珀曼(Kupperman)量表評分≥6分]。排除標準:①患神經系統疾病者;②患惡性腫瘤者;③合并嚴重心、腦、肝、腎功能障礙者;④患急性期感染性疾病者;⑤嚴重骨質疏松者;⑥接受心理治療者;⑦因疾病不能運動者;⑧有聽力障礙者。病人年齡40~56(48.50±4.96)歲,中位數年齡49歲;1例月經正常,13例紊亂,8例絕經,其中絕經年齡(50.50±2.67)歲,中位數絕經年齡51歲。按訪談的先后順序將其編碼為P1~P22,一般資料詳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
1.2 研究方法
1.2.1 確定訪談提綱 研究小組提前閱讀并參考大量國內外相關的文獻,并根據研究目的制定初步訪談提綱;通過課題組多位專家(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1人,訪談經驗豐富的教授2人)多輪會議討論對訪談提綱進行修訂;然后選取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病人4人進行預訪談;最終確定訪談提綱。訪談提綱包括:①您參加“一日門診”健康宣教綜合管理后生理及心理是否有變化?具體哪些變化?②您參加后生活方式是否有調整?具體有何改善?③您參加后對更年期相關認知是否有變化?您現在對更年期的認知和態度如何?④在參與健康宣教綜合管理后您認為還有哪些深刻的體會呢?
1.2.2 資料收集 本研究采用現象學研究方法,以面對面深度訪談來收集資料。現象學研究方法是基于“認識論”的哲學基礎,側重于關注、描述被訪談者的體驗本身,而非基于其生存環境對其所感知的體驗進行解釋;具有“本質寓于現象之中”的哲學思想,奠定了質性研究的哲學基礎[10]。在更年期“一日門診”持續性綜合管理結束后病人返回醫院實施訪談。在征得病人同意后采取錄音或錄視頻的形式進行記錄。訪談地點選擇在一間安靜且不受打擾的地方,通常為用于病情溝通和患教的簡潔會議室,訪談時間為20~30 min。同時在整個訪談過程中時刻觀察并認真記錄訪談對象的神情、動作和語氣等反應。
1.2.3 資料分析 訪談結束后24 h內及時將錄音或錄視頻資料整理成文本,并再次核聽1次,請另1名課題組成員進行檢查和核對,以保證內容的準確性。根據Colaizzi內容分析法[11]進行整理:①詳細閱讀訪談記錄;②選取有重要價值的表述;③對反復出現的觀點進行編碼;④對編碼的觀點進行匯總;⑤逐漸提取各級主題并進行命名;⑥返回受訪者處確認。研究者具備一定的訪談技巧,持中立態度,同時對于質性研究經驗豐富的教授全程指導資料的整理和分析。
1.2.4 倫理問題 本研究已通過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編號:2021 年科倫審第(12)號,同時獲得訪談對象的知情同意后實施。
本著自愿性的原則,本研究共對22例病人進行了面對面訪談。錄音資料整理成文本后,經反復閱讀、比較、歸納,最終共提煉出4個一級主題。
2.1 更年期癥狀改善積極體驗 在接受更年期“一日門診”系統化學習和圍絕經期專病門診醫生給予MHT或MHT聯合中成藥等用藥治療后,所有病人的生理癥狀都有良好的改善,包括潮熱盜汗、陰道干澀、失眠、胸悶、骨關節痛等。P10:“我40歲例假亂了,潮熱一天2次或3次,月經兩三個月來1次,MHT治療后潮熱盜汗和失眠有效緩解。” P12:“我陰道干澀很嚴重,嚴重時走路都痛,后來醫生叫我參加一日門診,最開始我很遲疑不相信,后來我上過課后并啟用MHT治療后陰道干澀、胃痛、乳腺脹痛都緩解了。”P17:“通過一日門診學習加治療(雌激素補充、點陣激光治療等),現在陰道干澀有效緩解,霉菌性陰道炎徹底治好,夫妻同房恢復正常。”MHT能有效改善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導致的全身各器官各系統的絕經相關癥狀,存在MHT適應證但無禁忌證的更年期女性在醫生的嚴密監測下應積極早期啟用MHT。
2.2 更年期心理積極體驗
2.2.1 消除了更年期認知的誤區 10例病人表示,在參加了更年期“一日門診”宣教課程后自己對于更年期有了全面、科學的認知,打消了“吃激素會長胖”“絕經是自然規律,不需人為干預”等更年期常見誤區。P9:“當時還不知道是更年期,吃了很多中藥都沒有好轉,我非常擔心吃激素變胖,醫生安排我上了一日門診,上了課之后才發現是一個誤區。”P16:“愛學習的我參加了“一日門診”,收獲滿滿,各科資深醫生的講解打消了‘吃激素藥要發胖’的錯誤認知,我接受激素治療并加強鍛煉。”P18:“我一直以為更年期過去那一陣就好了,但是沒有好,一年比一年嚴重,必須要用藥的時候還是要用藥。”
2.2.2 增強了應對更年期的信心 本研究中多例病人表示參加了“一日門診”綜合管理,對于“更年期來了”的擔憂、焦慮有了明顯改觀,不再畏懼更年期,提高了平穩度過更年期的信心。P6:“一日門診回訪既解疑釋惑,又互相開解指導,氛圍溫馨,讓我們更有信心調整好自己的身體了。”P9:“當遇到更年期真的不用擔心,不用害怕,相信科學,相信醫護人員。”P19:“作為女性都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更年期是我們沒辦法回避的一個話題,也是一個實在的身體的一個感受過程。”P20:“我心態有改變了,我接受了更年期的事實,能夠正確去面對更年期癥狀。”
2.2.3 積極調節不良心理 在接受了更年期“一日門診”綜合管理干預后,分別有16例病人的煩躁、易怒、抑郁等不良情緒逐漸改善,有了全新的精神面貌。P7:“感謝你們的監督和幫助,最大的感觸就是,最近心情愉快。” P9:“我在2016年出現了經期紊亂,發胖,情緒低落,睡眠不好,特別容易生氣,在參加了一日門診管理和用藥半個月后,我的狀態就有了非常明顯的改變,首先我的心情變得很愉快,然后我的精神也特別好。”P11:“經過治療和這段時間的學習、培訓、鍛煉,我覺得現在身體狀況非常好,特別是精神狀況非常好,之前我覺得還有些焦慮、抑郁,而我現在覺得生活很積極,態度很樂觀。”
2.3 強化自我健康管理意識和行為
2.3.1 增強了預防老年慢性病的意識 多例病人表示在參與持續性綜合管理后,增強了“上醫治未病”的預防觀念,提高了預防老年慢性病意識。P4:“參加一日門診學習后有一個深刻的體會就是如果我能早一點接觸到圍絕經期知識,我將減少絕經相關癥狀的發生,我也會讓更多的姐妹了解相關知識,預防遠期疾病,遠離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骨質疏松。”P19:“在學習的過程中所掌握到的這些知識點,以及通過這些知識點慢慢去體會自己身體的變化,可能也會相對更順利地度過,同時也為余生還有幾十年打好基礎。”
2.3.2 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17例病人在經過更年期“一日門診”綜合管理后更加注重健康生活方式,養成了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等良好生活習慣。P1:“參加一日門診之后更有意識地注意生活各方面,鍛煉更加堅持,飲食更加注意,有意識地增加了白肉,偶爾會有輕斷食。”P3:“通過2個月按照醫生和助手的提示鍛煉飲食,現在1周有3 d會鍛煉,相比以前注重飲食,現在能做好情緒管理。”P5:“很希望能有更高質量的生活,但又不知道怎么做,也缺乏一個團隊的影響,也很懶散,沒有形成健康生活習慣,參加了一日門診,有這樣一個群體,促使我形成了健康生活方式。”
2.4 提高更年期就醫的準確性 多例病人表示,自己在“一日門診”健康宣教和圍絕經期專病門診MHT醫療方案治療后,避免今后在多個科室反復無效就診,盡早對癥用藥干預以防耽誤最佳治療時機。P9:“我在2016年出現了,當時我不清楚是更年期癥狀,去某醫院就診了2年,喝了很多中藥,自身的改變不是很大。”P15:“吃了不少老中醫開的中藥,喝藥到想吐也還是沒有解決問題,恐慌、焦慮無法排解;一次機緣巧合讓我接觸到更年期‘一日門診’,對更年期相關知識有了全面的了解。”P18:“6年去了內分泌科、心內科、耳鼻喉科、骨科、乳腺科,我不知道更年期要來婦科看,缺乏這方面知識。”
3.1 更年期知識匱乏是導致更年期女性不愿或無效就醫的潛在因素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圍絕經婦女約有1.3億人,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2.8億,全球將增長到12億人,約90%以上的婦女將出現絕經相關癥狀[5]。隨著女性壽命的延長,絕經明顯降低其今后的生活質量。而多數女性仍持有過去陳舊、錯誤的觀點,思想沒有得到轉變,認為絕經是自然規律,絕經相關癥狀“熬一熬”就能過去,不需要醫療措施的干預[5]。
這一時期的女性常會出現血管舒縮(潮熱、出汗等)、神經系統(煩躁、抑郁等)、自主神經(失眠、心慌等)、泌尿生殖道(尿頻漏尿、陰道干澀)等絕經相關癥狀[12]。多數病人由于對更年期這一特殊階段認知不足,常會在多個科室輪番無效就診而無法及時對癥治療絕經綜合征。多數更年期女性由于專業更年期知識匱乏,甚至是一些非婦產科醫護人員也仍未更新理念,導致無法在圍絕經期盡早啟用MHT和生活方式干預嚴重影響女性當前和長遠老年期的生活質量。因此,采用以“一日門診”持續管理協同個性化MHT醫療方案的實施有助于提高女性對更年期的科學認知、消除誤區、提高應對信心、源頭解決問題。
3.2 “一日門診”持續性綜合管理是改善更年期女性生活質量、提高其科學認知的必要手段 如何提高更年期女性當前和長遠生活質量是當今社會備受關注的主題。在絕經管理指南[1-3]的引領下,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開創了更年期“一日門診”多學科健康宣教綜合管理醫療服務[6-8]。本研究在既往更年期“一日門診”宣教管理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和提升,心理干預采取特色化、多元化的音樂治療方案,同時融合線上7周的持續性強化追蹤管理和半日回訪座談會[9]。在本研究中經過“一日門診”健康宣教持續性管理協同MHT干預后,病人絕經相關生理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煩躁、易怒、抑郁等不良心理也逐漸消失,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同時通過高頻率、多角度、全覆蓋的持續性健康宣教,幫助病人增強預防老年慢性病意識和養成健康生活;再結合線下及線上更年期科普宣教的持續性強化追蹤管理,病人摒棄了以往陳舊觀念,消除了更年期認知誤區、提高了應對更年期及預防老年期疾病的信心。
絕經激素治療是緩解絕經相關癥狀最有效的方法,同時也是老年期骨質疏松[13]、老年癡呆[14]的一級預防措施。健康生活方式是緩解更年期癥狀、預防心腦血管[15-17]等老年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良飲食和缺乏體力活動是導致圍絕經期及絕經后期女性代謝綜合征和骨量減少的因素[18-19]。因此,以健康宣教為主的多學科綜合干預可有效幫助病人樹立科學認知、改變健康行為[20-21],從源頭上改善目前龐大的更年期女性群體的生活質量,預防老齡化社會將帶來的一系列醫療負擔和考驗。
3.3 局限性 本研究未在正式開展訪談前尋找經驗豐富的同行對研究者本人做懸置訪談形成研究者預設來幫助擱置預設和自身偏見,可能對研究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有一定影響。
為了改善目前龐大更年期女性群體的生活質量和預防老年慢性病的發生,應當采取以“一日門診”為主的多學科綜合管理,協同個性化MHT醫療方案的實施。從源頭上更新女性群體的陳舊觀念,正確認識絕經激素治療干預的重要性,提升自我健康管理意識,改變無效就醫和不良健康行為,提高更年期女性群體的生活質量,預防其絕經相關中遠期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