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秋蓮,周武云,龍 麗
不孕不育癥指夫妻雙方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持續超過1年仍未懷孕,我國發病率為7%~10%[1]。不孕不育癥發病原因較為復雜,目前認為可能與遺傳因素、精神因素、不良嗜好、內分泌功能障礙、陰道炎癥、輸卵管因素等有關[2]。其中女性生殖道感染也是誘發不孕不育癥的重要因素,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見的病原體。沙眼衣原體是衣原體目衣原體科衣原體屬中的代表菌種,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與早產、異位妊娠等關系密切。解脲支原體是6種脲原體屬中的一種,與自然流產、女性生殖道炎癥等關系密切。本研究旨在分析沙眼衣原體及解脲支原體感染與女性不孕不育癥的關系,以期為臨床女性不孕不育的治療與預防提供理論依據。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女性不孕不育癥人作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于我院進行體檢的有正常生育史的120例女性健康病人作為對照組。兩組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意配合研究。研究組:年齡24~44(34.29±5.86)歲;體重46~72(53.69±5.79) kg。對照組:年齡25~43(33.96±5.73)歲;體重47~70 (53.98±5.34) kg。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組納入標準:①符合不孕不育癥診斷標準,參考《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3]中有關內容擬定;②臨床資料完整、齊全。研究組排除標準:①先天性不孕不育癥病人;②合并排卵障礙、內分泌失調病人。
1.2 檢測方法
1.2.1 標本采集 采用窺陰器顯露病人宮頸,以生理鹽水清除宮頸口分泌物,并采用無菌棉拭子伸入宮頸鱗柱狀上皮細胞處,停留約15 s后旋轉無菌棉拭子采集宮頸分泌物,將無菌棉拭子置于試管中送檢。
1.2.2 檢測步驟 儀器選擇全自動醫用PCR分析系統。在送檢的試管中加入生理鹽水1 mL,震蕩混合均勻,吸取震蕩混合液轉為1.5 mL離心管中,12 000 r/min離心5 min,小心棄去上清,取沉淀液。將沉淀液加50 μL DNA提取液混合均勻,100 ℃恒溫隔水浴10 min,12 000 r/min離心5 min。DNA提取、樣本處理均按照說明書操作。
1.2.3 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檢測結果判讀 陽性結果為樣本循環域值≤27拷貝/毫升;陰性結果為樣本循環域值≥30拷貝/毫升。27拷貝/毫升<樣本循環域值<30拷貝/毫升為實驗灰區,需重復實驗,重復實驗后樣本循環域值<30拷貝/毫升為陰性,反之則為陽性。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分別進行檢測,若結果均為陽性,則判定為病人沙眼衣原體和解脲支原體合并感染。

2.1 兩組病人解脲支原體感染率、沙眼衣原體感染率、沙眼衣原體和解脲支原體合并感染率比較 研究組病人解脲支原體陽性率、沙眼衣原體陽性率、沙眼衣原體和解脲支原體合并感染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解脲支原體感染率、沙眼衣原體感染率、沙眼衣原體和解脲支原體合并感染率比較 單位:例(%)
2.2 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感染情況與不孕不育癥的相關性 以是否存在不孕不育癥為因變量,以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合并沙眼衣原體感染情況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變量賦值見表2。結果顯示,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合并沙眼衣原體感染情況與不孕不育癥有關(P<0.05),見表3。

表2 變量賦值情況

表3 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感染情況與不孕不育癥的相關性
不孕、不育兩種疾病統稱為不孕不育癥。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交往活動的頻繁,人們性意識逐漸改變,不潔性行為誘發的生殖系統疾病逐漸增多,女性不孕不育發病率也逐漸升高,與生殖系統有關的不孕不育約占50%[4]。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是女性生殖道較常見的致病菌,傳播方式主要為不潔性行為、親密接觸[5]。相關報道顯示,當病人感染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后衣原體可侵入細胞,抑制機體細胞代謝,進而誘發不孕不育[6]。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病人解脲支原體感染率、沙眼衣原體感染率、沙眼衣原體和解脲支原體合并感染率較高(P<0.05),說明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是誘發女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以是否存在不孕不育癥為因變量,以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感染情況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合并沙眼衣原體感染情況與不孕不育癥有密切的關系,即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感染率越高,患不孕不育癥概率越高,具體分析原因如下。沙眼衣原體屬革蘭陰性病原體,是一種含有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在細胞內寄生,能夠以二次分裂方式進行繁殖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7]。沙眼衣原體可寄生于機體黏膜上皮細胞中,機體遭受感染后能夠生成特異性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但通常免疫力不強,且持續較短,可造成病人出現免疫病理損傷、隱性感染、反復感染[8-9]。沙眼衣原體可分為兩種形態:原體,具有高度傳染性且在細胞外呈孢子樣;始體,體積較大,形狀不規則,主要在細胞內進行復制,代謝不活躍。沙眼衣原體主要存在于陰道分泌物、精液中,可通過親密接觸傳播。當女性病人遭受沙眼衣原體感染后,沙眼衣原體可侵入子宮頸、輸卵管等柱狀上皮細胞,使宮頸局部出現充血、腫大,促使分泌物產生,影響精子向子宮上行,進而導致病人出現不孕不育,此外病人經感染后還可出現盆腔炎、宮頸炎等疾病[10-11]。
解脲支原體是一種最小原核生物,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是性傳播疾病的重要病原體之一[12-13]。解脲支原體可定植于生殖道黏膜上皮細胞、尿道,性接觸是感染解脲支原體的主要途徑,此外接觸污染物也可導致感染[14-15]。解脲支原體在泌尿生殖道上皮細胞定植后,可通過釋放神經毒素、促使過氧化氫生成、吸收細胞膜上的脂質與膽固醇等,造成細胞損傷。當女性病人遭受解脲支原體感染后,解脲支原體能夠侵入病人輸卵管黏膜,使黏膜上皮細胞凋亡,導致輸卵管堵塞或粘連,影響卵細胞進入子宮,進而導致不孕不育[16-17]。此外,解脲支原體感染細胞后能夠激活機體免疫應答,導致抗子宮內膜的抗體生成,影響子宮內膜功能,使受精卵難以著床,進而誘發不孕不育。女性病人經解脲支原體感染后還可出現宮頸炎、陰道炎、盆腔炎、子宮內膜炎等疾病[18]。
綜上所述,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合并沙眼衣原體與女性不孕不育呈正相關,即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合并沙眼衣原體感染率越高,患不孕不育癥概率越高,對于女性不孕不育人群解脲支原體感染、沙眼衣原體感染易成為不可忽視的因素。在對早孕婦女及孕前體檢中可以將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作為常規檢查項目,早發現、早治療可降低不孕不育癥發生率,對優生優育同樣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