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偉
中醫認為,若人體腎陽氣耗損過多,容易出現腰膝冷痛、夜尿頻多、陽痿遺精等癥。所以,大家平常一定要重視對腎的保養。那中醫如何養腎護腎呢?
養腎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從健康角度來說,腎是機體生命的源泉,正如中醫所說,“腎為先天之本”。一旦腎出現問題,會導致腦發育與生殖系統出現嚴重問題。中醫的歷史源遠流長,古人通過長期的實踐,總結了一套完整的養腎理論,指導人們如何對腎進行有效的調節與養護,避免相關疾病,為全身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中醫養腎護腎的對策
握固
對于腎陽氣耗損嚴重的人而言,平常可以采取握固的方式養腎護腎。將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一般是在無名指的根部位置;隨后將其余四指屈曲,稍微用力握牢大拇指。經常握固,有助于固守精氣神。這種方法操作簡單,可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
提踵顛足
首先是提踵,要求五趾抓地,雙腿并攏,提肛收腹,肩向下沉;隨后立項豎脊,百會上領,腳跟提起。在向下顛足的過程中,身體要保持放松,輕輕咬牙,足跟下落,輕震地面。通過提踵,能夠促使腰背腿部對膀胱經腎經進行牽拉;在輕震地面的同時,可對五臟六腑進行相應的按摩。
腳后跟健走
在健走時,最好是大步向前,保持腳后跟先著地,膝蓋不能彎曲。在往前邁腿時,將腳尖伸直,動作就類似是踢球。前腳落地時,后腳的腳尖要保持踮起狀態。腎經穴位位于腳后跟位置,通常這種方式健走能夠對這些穴位進行按摩,尤其是對改善骨質疏松癥有幫助。
摩腎腧
保持并腿狀態坐在床沿,雙手手掌相對不停搓揉,直到手心發熱;將掌心按至后背腰部位置,對腎俞穴上下進行按摩,直到能夠感覺到發熱為止。早晚各進行一次,每次至少按摩200遍,可以起到補腎納氣的作用。
三元式站樁
站姿,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位于身體的兩側。雙手向前在腹部的前面進行合抱,合抱的位置要和肚臍眼保持在同樣的高度,兩臂保持成一個圓形。在完成動作的同時,兩膝保持微屈,將身體的重心下沉。隨后,兩個膝蓋的關節逐步向兩側打開。在打開的過程中,襠部開張適度呈圓形,背略彎成為弓形。在操作上,胸要含、背要拔,腰背部要略微向后拱,以便將命門穴打開。這種站樁方式可促使腎元保持充沛,強健筋骨。
熱水泡腳
泡腳最佳的時間一般是每天的17:00~21:00點,因為這是人體腎經氣血最衰的時間段。通過熱水泡腳,可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讓肝、腎得到較好的滋養。在泡腳時,木盆是最佳選擇。水溫不能太熱,一般40 ℃左右為宜。泡腳時間不能過長,以15~30 min為佳。
深呼吸
中醫認為,肺主呼氣,腎主納氣。練習深呼吸時,要盡可能選擇清新的環境,并要使用鼻子呼吸,確保緩慢、深長、柔和和均勻,每組深呼吸的頻次是6次。每當完成一組呼吸,待調整氣息后可以再次進行。
背撞墻
按照《黃帝內經》的記載,腎病患者在深呼吸時,可以選擇寅時,身體面向南方,保持身體后仰狀態,讓自己能足夠放松,隨后用后背撞擊墻壁。在撞擊的過程中,要把握力度,通過撞擊的反作用力來讓身體恢復直立狀態。每次身體撞擊的頻次在30下左右,每天可進行2~3次。通過撞墻練習,可強身健腎,疏通經絡。
腳心按摩法
當患者出現頭暈、耳鳴或是咳血等癥狀時,可運用腳心按摩法來養腎。即按揉腳底直通腎經的涌泉穴,讓身體內的濁氣得到有效釋放,起到益精補腎的效果,緩解相關病癥。
強腎健身操
中醫根據腎病患者的實際情況,編制了一套強腎健身操。患者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練習,能起到補腎與固精的效果,疏通體內堵塞的脈絡,進而提高整體健康水平。
艾灸治療
也是養腎護腎的重要方式。通過對患者身上的三陰穴、中極穴與至陰穴等穴位進行艾灸按摩,起到補腎溫陽的效果,不僅能提高腎功能,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腎病復發率。
中藥治療
對于不同腎病病癥的患者,中醫應根據其身體情況和臨床癥狀,辨證用藥,在養腎護腎的同時,避免出現更加嚴重的腎損傷問題。如給腎虛患者服用六味地黃丸等滋陰補腎功效的中藥,給腎陽虛的患者服用溫腎壯陽的右歸丸等,并根據服用效果,及時調整用藥劑量,有效提升養腎效果。
日常養腎護腎的幾個秘訣
在日常養腎護腎的過程中,還有幾個小秘訣要掌握。
確保大便暢通
若是大便不暢,會導致宿便積蓄,使得濁氣上行,會讓人感覺到心煩氣躁、胸悶氣短。在這種情況下,人自然會感覺到腰酸背痛,甚至有惡心、嘔吐的情況發生。因此,確保大便暢通有助于養腎。
飲水要充足
中醫理論認為,飲水養腎。人體若缺乏水分,可能會誘發濁毒,增加腎臟負擔。所以,平時要養成定時、足量飲水的習慣。
有尿意要及時排
膀胱儲存一定量的尿液后,會對神經產生刺激,促使人有排尿反應。此時,一定要及時排尿,否則有可能會導致滯留的尿液產生濁氣,對腎產生危害。
吞津養腎
津液實際上是包含了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如在平常的生活中只要口中有津液就將其吐出,時間一長,可能會讓人感到腰酸背軟。這也充分證實了吞咽津液對滋養腎精有較好的作用。建議吃飯時細嚼慢咽,有助于津液的分泌,然后隨食物一同咽下。
注意飲食
中醫認為,黑色食物能滋補腎元,如黑芝麻、黑木耳、黑米等。所以,腎虛患者在日常飲食上可以適當食用上述黑色食物。還可以多食用銀耳、枸杞、山藥等食物,在增強患者體質的同時,兼顧養腎效果的提升。此外,還可讓患者食用一些滋補的中醫食療湯,如肉蓯蓉寄生羊肉湯、黃豆芽燉豆腐、杜仲黨參乳鴿湯,發揮滋補湯藥補腎填精、溫陽益氣、壯陽等食療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腰膝酸軟、身體羸弱等腎病問題,早日回歸正常的生活中。
總之,腎陽氣虛者可通過科學地引入一些中醫小妙招,以及注重生活中的細節來滋補腎精,以改善腎虛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