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僑

重癥胰腺炎的發病原因是患者胰腺管出現阻塞,胰腺管內部壓力在短時間內出現升高以及胰腺血液淋巴循環出現障礙等,導致胰腺消化酶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的一種臨床急性炎癥,還會伴隨臟器功能障礙,甚至出現壞死膿腫等局部并發癥。患者的早期臨床表現不典型,但病情發展非常迅速,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在針對重癥胰腺炎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也要給予有效的護理。本文主要針對重癥胰腺炎的護理展開以下闡述。
關注患者病情發展
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實際病情具有更為深入的了解,以便采取積極合理的護理措施。確保監護儀器時刻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以及血氧飽和度等;間隔半個小時要觀察一次患者,并將觀察到的信息進行記錄;每天堅持測量患者體溫6次左右,通過準確的體溫變化,判斷患者是否發生感染等;檢測患者的電解質以及血糖等,注意患者是否存在腹痛、腹脹等以及嚴重程度;觀察患者引流液顏色、性質等,做好相應記錄。針對患者實施全程的跟蹤以及病情觀察,可為醫生進行診斷以及后續治療提供科學依據,及時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進而促進患者康復。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在患病早期,液體滲出和炎性介質獲得釋放,很多體液滲出流入到腹腔、胸腔內部,致使丟失很多蛋白質以及多種肽類活性物質被釋放,末梢血管出現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心肌抑制因子整體作用會抑制心臟收縮,致使患者出現心衰、胃腸麻痹等,最終出現心源性休克。所以,為患者及時補充有效循環血量是早期治療的關鍵。應迅速、及時建立兩路或者是兩路以上靜脈通路,為患者輸入晶體液、血漿以及白蛋白等,針對患者實施早期休克處理,使其48 h內得到糾正。
做好患者身體機能方面護理
腸胃功能的恢復對重癥胰腺炎患者而言十分關鍵。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每天的飲食做好監督,按病情決定禁食、禁水時間。根據醫囑給予患者中藥大黃煎水,在其中添加芒硝、谷參腸胺,在患者胃管內部注入,維持夾管時間在0.5~1 h,每天兩次。針對患者實施腸胃功能恢復的護理后,還要關注到患者大便排出量以及性質,腹部癥狀具體改善情況等。針對重癥胰腺炎患者身體多個臟器功能衰竭實施全面觀察與護理。如護理人員需要掌握有關護理知識,密切關注患者是否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針對頑固性低氧血癥患者,應該及時給予吸氧支持,患者如沒有獲得明顯改善,需要給予呼吸機。要關注患者尿液量以及顏色,判斷其是否存在急性腎功能衰竭情況。患病期間,在大量炎性壞死組織作用下,患者身體呈現出顯著的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SISR),主要表現是體溫上升、白細胞計數變高、呼吸變快等。此時,護理人員應該為患者實施間隔3~4 h的體溫測量,針對超過39℃的患者實施降溫處理,幫助其緩解癥狀。
做好患者術后的護理
重癥胰腺炎患者術后需要接受良好的護理,引流管的護理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患者在術后通常要在腹部放置腹腔灌洗引流管以及空腸造瘺管等,護理人員要十分熟練地掌握好有關知識,對導管進行標記,做到正確連接并固定好。對不同的管道需要分別觀察,標記好引流管的具體位置;觀察引流液顏色,并做好信息記錄。護理人員在幫助患者翻身時,要關注到管道的護理,避免出現管道脫落的情況。護理人員還要對管道周邊實施清潔護理,避免引流管部位產生感染。此外,還要做好重癥胰腺炎患者的床旁血濾相應護理工作。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要做到無菌操作。針對容易出現躁動情緒的患者,要給予適當病床約束,并告知患者以及家屬有關注意事項,使得患者遵從醫生安排,不會做出不規范動作和行為,避免導致導管出現折疊以及堵塞,從而影響到康復。在治療當中,護理人員還應該關注到患者病情實際變化,掌握血液凈化技術的基本操作流程與規范,出現任何異常要馬上告知主治醫生,有效保證患者順利康復。
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
重癥胰腺炎患者因為長期住院,會產生很多負面情緒,這時護理人員需要給予心理方面的支持。在手術之后,患者回到病房需要嚴格監測其各項生命指標;待患者清醒之后,要詢問其是否存在不適,如有則告知醫生進行干預;還要和患者及家屬進行積極溝通,闡述術后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以便獲得對方積極的配合。由于需要長期進行藥物治療,身體的各個器官以及系統會出現衰弱現象,導致一些患者會失去對治療的信心,甚至懷疑藥物沒有效果,同時還不愿意與人交流,心情低落,長期處在焦慮和抑郁狀態中。此時,要及時以和藹的態度、溫柔的語言與患者展開交流。在手術之后,患者如因傷口疼痛而心情煩躁,醫護人員要及時對其進行科學引導,告知良好的心態對于疾病康復的重要性。臨床中,患者得知自己患有重癥胰腺炎后,心理狀態會出現很大變化,而不良情緒的出現會使得身體各項機能受到嚴重影響。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心理干預,及時幫助患者排解內心的焦慮和抑郁,改變患者對于疾病的錯誤認知,避免其因為消極情緒而阻礙病情的恢復。
總而言之,重癥胰腺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接受有效的護理,這對患者預后具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