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輝
腎臟功能受損的特征通常表現為機體代謝產物無法排出體外而大量潴留體內,導致身體內環境的水、電解質、酸堿度等出現紊亂,嚴重失去平衡,并累及身體其他系統。原發性腎功能不全多數和慢性腎炎、腎盂腎炎有關,繼發性腎功能不全多數源于糖尿病、紅斑狼瘡等并發癥。此外,心力衰竭和休克等也非常容易引起腎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是一種呈階梯性進展且不可逆轉的疾病,治療的最終目的是延緩腎衰竭的速度,延長患者壽命。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腎功能不全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癥狀
腎功能不全根據臨床表現癥狀共分為四期,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臨床表現。
第一期:腎功能不全代償期
腎功能剛剛出現問題時,由于具有強大的代償能力,依然能夠保證人體正常所需,這就使得臨床表現癥狀不明顯。此時的腎功能化驗也是處于正常范疇或略顯偏高。
第二期: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
腎小球濾過率開始下降,血清肌酐無法正常排出體外而存留于血清中。當血清肌酐值超過133 umol/L時,意味著腎臟已經發生了衰竭,但不可作為腎衰竭的診斷指標。患者會出現貧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疲憊無力、輕度消瘦等癥狀。由于癥狀輕微,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難以引起患者的重視,往往在并發身體出現感染和出血等情況時,才會引起高度關注,但此時病情的發展程度將非常快。
第三期:腎功能衰竭期
腎小球已經逐漸硬化,腎小管、腎血管等開始纖維化。由于腎臟功能嚴重受到損害,貧血癥狀變得極為明顯,夜尿次數也會增多,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數值明顯增高,體內酸堿度急劇下降,導致身體出現酸中毒現象。此時,應加大治療力度,嚴防病情持續發展而增加治療難度。
第四期:腎功能不全的終末期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尿毒癥,此時腎臟中正常腎小球不足5%。當血尿素氮達到21.4 mmol/L時,可作為確診尿毒癥的有效指標之一。患者臨床表現癥狀非常劇烈,會出現嚴重的惡心嘔吐、少尿、身體大面積水腫、急進型高血壓、重度貧血、皮膚瘙癢脫皮、口中或身體會有氨味。患者不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生命也面臨著威脅。
此外,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造血系統、呼吸系統等也都會受到腎功能不全的影響,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累及癥狀。
慢性腎功能不全——西醫治療
前期藥物治療
輕度或中度酸中毒患者主要以口服碳酸氫鈉糾正酸中毒為主;重度酸中毒患者如果通過口服給藥的方式難以糾正酸中毒,可采用靜脈輸入碳酸氫鈉,如果患者伴有心功能不全,靜脈輸注速度一定要緩慢,防止給心臟過多的負擔而加重心功能衰竭。伴有水腫或高血壓的患者應嚴格控制鈉和鉀的攝入量,防止大量的水、鈉潴留和高鉀血癥,同時根據患者病情適當給予利尿劑。合并高血壓的患者要控制血壓,因為血壓過高會加快腎衰竭的速度,尤其是尿毒癥透析的患者更要嚴格控制血壓。貧血的患者可適當給予補鐵,若貧血嚴重,可注射人類重組紅細胞生成素、達依泊丁等,促進紅細胞的生成。多數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身體抵抗力會隨著病情進展而下降,所以預防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腎衰竭的關系,選擇藥物時盡量選擇毒性小、副作用小的,避免加重腎臟負擔。
腎功能不全終末期——透析治療
透析分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前,應在體內建立靜脈內瘺,內瘺的形成到應用需要歷經16周左右,每周需要做三次血液透析,每次在4~6 h。腹膜透析是在腹腔植入一根輸入透析液的硅膠管,每次輸入1.5~2 L,每6 h進行一次交換。腹膜透析引起的并發癥較少,對身體其他系統的影響較少,且費用比較低,性價比好于血液透析。
腎移植
腎移植是治療腎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但需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防止排異反應。腎移植缺點是配型成功率不高,可移植的概率也就很低。
慢性腎功能不全——中醫綜合治療
中醫保留灌腸
中醫保留灌腸的原理類似于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也被稱為中醫結腸透析,主要作用是促進體內代謝物的排出,如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水、尿酸等。將配置好的中藥液經肛門和直腸灌入患者的結腸,灌入后盡可能在體內多保留一定時間,這樣可使藥物充分發揮藥效。
中藥藥浴
中藥藥浴在治療水腫和皮膚瘙癢方面尤為顯著。溫熱的水可以打開皮膚的毛孔,藥物通過毛孔滲透到身體內,經過蒸發作用將體內淤積的毒素排出體外。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不會造成腎臟的負擔,還能緩解惡心嘔吐、精神不振、疲憊乏力等癥狀。
中藥敷貼和艾灸治療
中藥敷貼是將中藥研磨成粉末再制成膏狀貼在相應的穴位上,類似貼膏藥的治療方法。艾灸是用艾葉做成艾條,用點燃的一端靠近患者的穴位,起到溫經通絡、驅寒避濕、活血化瘀等作用。
慢性腎功能不全——中成藥治療
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中成藥有百令膠囊、海昆腎喜膠囊、黃葵膠囊、腎衰寧膠囊等。百令膠囊有補肺腎、益精氣的作用;海昆腎喜膠囊主要是促進腎功能的修復;黃葵膠囊有消除水腫、清熱祛濕的作用;腎衰寧膠囊有活血化瘀、調和脾胃的作用。
慢性腎功能不全——中醫藥治療
單藥治療
(1)大黃。大黃是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最簡單、有效、經濟實惠的藥物。主要作用機理是對氨的代謝進行干預,防止腎臟處于高代謝狀態,控制系膜細胞的異常增殖,有效延緩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發展。大黃藥劑型較為廣泛,有膠囊、注射液、粉末等劑型,給藥途徑也較為靈活,可口服、注射、灌腸。
(2)冬蟲夏草。與前文中有提到的百令膠囊作用尤為相似,能增強T細胞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減少感染的機會;調整患者血鈣、血磷的水平;改善貧血的癥狀。
(3)黃芪。黃芪的有效成分為黃芪皂苷和黃芪多糖,起到保護腎臟、降低血壓的作用;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減少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調節身體各種免疫功能,減輕免疫復合物對腎臟的損害。
(4)丹參。丹參對腎功能起到多重保護作用,通過抑制凝血、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從而改善身體微循環,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血流量。
辨證復方治療
隨著中醫的不斷發展,中藥復方在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現今已被廣泛應用。例如,邢春清的補脾腎化瘀泄濁湯在臨床中的治療有效率多達86.60%;張燦蘭自創的扶正泄濁湯,以15 d為1個療程,服用兩個療程后治療有效率高達90.00%;白水清的保腎泄濁湯在1個療程的治療后,明顯緩解了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癥狀;尤其是黃生的內服降氮湯配合中藥灌腸治療,總體有效率達到93.00%,并證實了胃泌素與血清肌酐呈正比,說明可通過胃泌素來評估患者腎功能受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