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沙
摘要:目的 分析小柴胡湯配方顆粒加減治療急診發熱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急診發熱患者90例,隨機分組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小柴胡湯配方顆粒加減,比較兩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治療前后患者機體外周細胞免疫功能、炎癥介質、總有效率以及不良反應。結果 觀察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短于對照組,治療后患者機體外周細胞免疫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炎癥介質水平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過程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結論 小柴胡湯配方顆粒加減治療急診發熱,可提高臨床療效,抑制炎性反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促進患者較快康復,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關鍵詞:小柴胡湯配方顆粒加減治療;急診發熱;效果
發熱是一種由致熱源引起的人體溫度調定點上移所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增高。急診內科通過臨床表現、查體及其他輔助檢查來確定。但部分患者病史較復雜,體檢未見明顯異常,部分患者僅表現為發熱。收集病史是了解發熱原因的重要依據,包括年齡、發病季節、發熱規律、流行病學資料。發熱要與各種感染性疾病相關,還可見于惡性腫瘤、風濕性關節炎、藥物熱、系統性紅斑狼瘡等。37.1℃~38℃是低熱,38.1℃~39℃屬于中度熱,高于39.1℃~39℃是高熱。低熱主要應對措施是物理降溫,中高熱主要通過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如果不能將體溫降到合適的水平,會對患者神經系統造成傷害,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發熱包括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感染性發熱主要是因為感染了病毒、細菌、寄生蟲等;非感染性發熱一般由腫瘤、風濕免疫病、腦血管病等引起[1]。隨著中醫理論的不斷完善與發展,臨床上證明了小柴胡湯配方顆粒對急診發熱有明顯的療效。本研究以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急診發熱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探討小柴胡湯配方顆粒加減的臨床治療效果,為臨床診療相關病例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急診發熱患者9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6~78歲,平均(42.55±2.21)歲。觀察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7~79歲,平均(42.52±2.5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給予患者靜脈滴注0.5 g病毒唑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2次/d,治療過程中需根據患者實際狀況給予對癥治療、補液治療等。治療10 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小柴胡湯配方顆粒加減治療。小柴胡湯配方顆粒配方組成:柴胡15 g、人參10 g,半夏7 g,甘草5 g、黃芩15 g,大棗10 g、生姜5 g。根據患者情況加減,咳嗽者去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和干姜;口渴者加天花粉;心煩者加瓜萎;高熱者加生石膏;便秘者加萊菔子;咽癢者加連翹、桔紅和蟬衣;流濁涕者加蒼耳子和野菊花。每天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治療10 d。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治療前后患者機體外周細胞免疫功能、炎癥介質、總有效率以及不良反應。療效標準:顯效,發熱等癥狀體征消失;有效,發熱等癥狀體征等改善50%以上;無效,發熱等改善的程度低于50%[2]。總有效=顯效+有效。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軟件處理數據中,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進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比較
觀察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為(3.21±1.21)d,短于對照組的(5.25±1.18)d,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細胞免疫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CD3+、CD4+、CD4+/CD8+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CD3+、CD4+、CD4+/CD8+均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 兩組炎癥介質比較
治療后,兩組腫瘤壞死因子-α、超敏-C反應蛋白、白介素-6、血清降鈣素原水平均明顯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4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5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治療過程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的發生。
3討論
急診發熱患者就診時間呈“雙峰”分布,最多出現在正午和夜間,這與患者的工作和延誤就醫有一定關系,了解其特征,有助于急救患者的分流和消毒隔離。發熱分為感染性發熱、非感染性發熱。一般情況下,多數的病例是由于感染引起的發熱,與文獻資料相符合[3~4];少數患者是非感染性發熱。在發熱患者的疾病譜中,以急性呼吸道感染為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初期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晚期可能會出現細菌感染。肺內感染以細菌性肺炎為主,極少出現病毒性肺炎[5],大部分患者有間歇性或持續的發熱,白細胞增多,肺部有斑點樣陰影。老年人的基本疾病有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等。衣原體、支原體肺炎是中青年主要的發病原因。感染性發熱與細菌感染有一定的聯系。白細胞、中性粒細胞、PCT等指標與細菌感染關系密切,能反映病情的輕重,對判斷預后有重要意義。非感染型發熱以自身免疫性疾病最為普遍[6],臨床上常見的是高熱、關節痛、皮疹、外周血白細胞升高、CRP升高、 ESR增快等,還可能伴有淋巴結、肝脾腫大、漿膜腔積液。使用抗生素的療效較差,但使用糖皮質激素的療效較好,另外還有腫瘤性疾病也可引起發熱,主要有實體腫瘤、血液病等。所以,在檢查實體腫瘤時,不能忽略血液疾病。診斷以手術、病理診斷、骨髓穿刺、腫大淋巴結組織檢查為基礎[7]。
問診患者過往病歷有助于明確診斷,但發熱是一種復雜的疾病,涉及多種疾病,特別是病因不明的發熱,需進行鑒別。目前尚無一套完整的診斷程序,所以要對患者進行臨床診斷,必須詳盡問詢病史,結合體檢、放射學等資料判斷病情。診斷時優先考慮常見病、多發病,且先考慮器質性疾病,再考慮功能性疾病;先考慮傳染性,再考慮非傳染性疾病,醫生要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對其進行準確分類,防止交叉感染。
發熱是一種自身保護反應,是一種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急性病癥。持續高熱會影響患者的身體活動,從而造成體內平衡失調,出現酸中毒、休克等癥狀,嚴重時可造成多臟器功能受損,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應重視對患者的早期診治,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多年來,西醫治療一直是治療的首選方法,但是因為頻繁應用,會造成許多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性,從而延長了藥物起效的時間,不但不能讓患者盡快退熱,而且副作用也比較大,對患者的預后也有一定的影響[8~10]。
中醫認為,發熱是邪氣入侵,五臟不正,六淫邪氣入侵人體,導致臟腑功能紊亂,從而外感發熱。所以,治療的原則就是扶正祛邪。而在這篇文章中,小柴胡湯配方顆粒中,柴胡、黃芩、生姜、半夏等,柴胡味甘、味苦、辛,歸肝經、膽經,具有疏肝利膽、疏氣解郁、散火的作用;黃芩是一種藥用植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半夏具有祛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癤腫的功效;生姜具有止咳、止嘔、發散等作用;人參具有養血生津、扶正祛邪的功效,甘草可以調和諸藥,驅除體內邪氣,幫助病情好轉[11~12]。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短于對照組,治療后患者機體外周細胞免疫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炎癥介質水平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過程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可見,常規聯合小柴胡湯配方顆粒加減對于急診發熱的治療效果確切。
綜上所述,小柴胡湯配方顆粒加減治療急診發熱,可提高臨床療效,抑制炎性反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促進患者較快康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石向云,武雯.小柴胡湯聯合奧司他韋顆粒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J].飲食保健,2020(39):73-74.
[2] 盧銘,寇立臣,劉皓,等.重癥恙蟲病合并登革熱及EB病毒感染引起MODS1例[J].西南國防醫藥,2020,30(2):184.
[3] 張靜.1例寒濕郁肺證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的中醫特色護理經驗[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18(5):180-182.
[4] 許舜清.經方小柴胡湯與竹葉石膏湯聯合加減治療感冒后頑固性發熱的效果對比[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4):127-128.
[5] 才仔全,楊永良,董芳芳.小柴胡湯配方顆粒加減治療急診發熱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14):164,166.
[6] 王剛,王志勇,王慧.小柴胡湯配方顆粒加減治療急診發熱的臨床療效觀察[J].健康管理,2020(22):126.
[7] 朱國偉.小柴胡湯加減治療發熱性疾病的效果及對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21):144-145.
[8] 王海艦,張云馨,馬桂琴.馬桂琴教授運用小柴胡湯方證治療顱腦術后發熱的體會[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16(1):50-54.
[9] 張羽,曾憲玉,殷進.小柴胡湯加減治療皮膚病發熱驗案3則[J].山西中醫,2021,37(4):39-40.
[10] 李騰龍,孫邦梅.小柴胡湯加減結合刺絡拔罐治療急性蕁麻疹伴發熱臨床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23(2):79-81.
[11] 張敏,趙凱維,張玉輝,等.桂枝湯合六味小柴胡湯治療小兒感冒誤治后發熱咳嗽[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18(10):77-78.
[12] 王旭紅,李耀輝,張軍城,等.基于網絡藥理學的柴胡在小柴胡湯中治療發熱的作用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21,27(16):1262-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