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利梅 馮伊



摘要:目的 探討遵義市老年人群中25-羥基維生素D含量的分布特征。方法 回顧性收集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在2018年1月~2021年8月接診的7681例老年患者資料,研究遵義市老年人群25-羥維生素D水平和性別、年齡、季節以及標本來源的關系。結果 老年人群血清25-羥維生素D含量平均水平為(27.29~71.95)nmol/L。老年人群25-羥維生素D缺乏、不足、充足率分別為56.65%、31.10%、12.25%。男性25-羥維生素D水平均值為(54.39±24.26)nmol/L,女性25-羥維生素D水平均值為(46.86±20.46)nmol/L,男性25-羥維生素D水平高于女性(P<0.05)。門診組25-羥維生素D水平均值高于病房組,25-羥維生素D水平缺乏率低于病房組,25-羥維生素D水平不足率低于病房組,25-羥維生素D水平充足率高于病房組(P<0.05)。結論 遵義市老年人中25-羥基維生素D水平普遍不足,男性25-羥基維生素D水平比女性高,男性25-羥基維生素D缺乏率則比女性低;病房組25-羥維生素D水平相對較低。
關鍵詞:老年人;維生素D;健康
25-羥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源于類固醇。25-羥維生素D3本身沒有生物活性,而在肝臟,25-羥維生素D在C-25被羥基化成活化的25-羥維生素D3[1]。25-羥維生素D(VDR)在身體各個器官中都有分布,參與免疫調節、炎癥等病理生理過程[2~3]。天然含有25-羥維生素D的食物較少(包括乳制品和魚油),因此,人們需要及時合理補充25-羥維生素D。
隨著25-羥維生素D受體在人體內各種細胞、組織中被發現,使其在骨外的功能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它不僅在傳統的鈣、磷、骨代謝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免疫、內分泌、神經系統、生殖系統等方面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研究發現,25-羥維生素D與糖尿病、肥胖、腫瘤、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密切相關,因而被稱為25-羥維生素D內分泌系統[4~5]。密切關注人體中25-羥維生素D含量水平已成為全球性問題。
遵義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陽光較少,影響人體對陽光的吸收。加之老年人群對自身營養狀況關注不夠,未及時通過食物補充25-羥維生素D;老年人群身體素質不同,運動情況不同,接受陽光照射時間不同,25-羥維生素D水平隨之不同;在所有人群中,老年人群易罹患疾病。因此,應密切關注老年人的25-羥維生素D水平,為老年人正確補充25-羥維生素D提供數據支撐,從而制定有效的措施,預防25-羥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導致的疾病。
1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收集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在2018年1月~2021年8月接診的7681例老年患者資料,排除惡性腫瘤、嚴重感染、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按年齡段分組:60~69歲3601例、70~79歲2831例、≥80歲1249例;按性別分組:男2818例、女4863例;按時間分組: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組,各有1645例、2567例、1805例、1664例;按標本來源分組:門診、病房、體檢中心,各有632例、6580例、463例,另有6例未知標本來源。
1.2 方法與步驟
1.2.1 方法
使用羅氏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cobas6000e601和配套的羅氏診斷試劑對維生素 D進行定量測定。按照內分泌學會指南[6]:25-羥基維生素D缺乏是指血清25-羥基維生素D含量小于50 nmol/L;不足是指血清25-羥基維生素D含量為50~75 nmol/L;充足是指血清25-羥基維生素D含量在75 nmol/L以上。
1.2.2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本地區25-羥維生素D的整體分布特征
本地區老年人群25-羥維生素D含量平均水平在27.29~71.95 nmol/L(見圖1)。男性25-羥維生素D水平均值為(54.39±24.26)nmol/L,女性25-羥維生素D水平均值為(46.86±20.46)nmol/L。老年人群維生素D缺乏、不足、充足率分別為56.65%、31.10%、12.25%。
2.2 性別和25-羥維生素D的關系
在不同性別25-羥維生素D水平均值的比較中,男性高于女性(t=13.83,P<0.05)。
男性25-羥維生素D水平缺乏、不足、充足率分別占47.90%、34.50%、17.60%,女性維生素D水平缺乏、不足、充足率分別占 61.70%、29.10%、9.20%。女性25-羥維生素D水平缺乏率高于男性,差異有顯著性(χ2=71.78,P<0.001)。見表1。
2.3 不同標本來源間25-羥維生素D水平的分布狀況
門診組25-羥維生素D水平均值高于病房組,25-羥維生素D水平缺乏率低于病房組,25-羥維生素D水平不足率低于病房組,25-羥維生素D水平充足率高于病房組(P<0.05);門診組和體檢中心組各指標相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2~4。
3討論
25-羥維生素D在促進鈣、磷吸收、骨質鈣化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能促進骨骼的發育,調控細胞的生長與分化。25-羥維生素D過量可引起25-羥維生素D中毒,原因是高鈣血癥和由此引起的腎臟損傷及軟組織鈣化。長期攝入25-羥維生素D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然而,缺乏25-羥基維生素D則會導致鈣吸收和骨礦化。合理補充25-羥維生素D對于人們健康必不可少。研究表明,在寧夏銀川地區,中老年人群普遍缺乏25-羥維生素D;在山東省人群中,25-羥維生素D水平存在性別、年齡和季節的差異,也存在普遍缺乏25-羥維生素D的現象[7]。
根據本課題的調查研究,在遵義地區,老年人群男性25-羥維生素D水平(54.39±24.26)nmol/L高于女性(46.86±20.46)nmol/L,與山東地區人群25-羥維生素D水平調查分析一致,即男性25-羥維生素D水平高于女性[6]。女性25-羥維生素D缺乏率(61.70%)高于男性(47.90%),普遍存在25-羥維生素D含量不足,這可能與女性絕經之后的激素含量水平變化,從而影響活性25-羥維生素D的合成有關。本地區老年人群25-羥維生素D缺乏與不足率都極高,可能與老年人意識不夠,未及時通過飲食補充以及接受陽光照射不足有關。25-羥維生素D是由皮膚和飲食合成的,因此受飲食、季節、地域等因素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病房組25-羥維生素D水平低于門診、體檢中心組;在不同組別缺乏率的比較中,病房的缺乏率也明顯高于門診、體檢中心;在不同組別充足率的比較中,病房的充足率也明顯低于門診、體檢中心。可能由于住院患者的疾病嚴重情況與門診和體檢患者的差異而導致。
綜上所述,遵義市老年人25-羥維生素D缺乏率為56.65%,呈普遍缺乏現象。女性中25-羥基維生素D缺乏率比男性高;80歲組與60~69歲、70~79歲組相比,25-羥維生素D缺乏率顯著增高;在門診和體檢中心,25-羥維生素D的缺乏率明顯低于病房。因此,應按性別、年齡、季節采取適當的方式。對有不同基礎疾病的患者進行25-羥維生素D的檢測,并根據情況及時補充25-羥維生素D。
參考文獻
[1] 鄒卓群,馮瑩,錢波.老年人25-羥基維生素D水平及其與血脂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21,30(2):113-116.
[2] 趙丹,胡楠楠,郭紅.維生素D預防老年人跌倒的系統評價再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14):1841-1847.
[3] 丁麗萍,宋黎剛,李一鑫,等.呼倫貝爾地區中老年人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與代謝綜合征的關系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21,28(22):143-146.
[4] 周婉,葉山東.維生素D與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研究進展[J].中國糖尿病雜志,2021,29(1):67-69.
[5] 姜姍姍,孫曙光.維生素D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創新,2020,17(7):167-172.
[6] 席向紅,郭小龍,王志偉,等.銀川地區中老年人25-羥維生素D檢測結果分析[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7,1(32):144-146.
[7] 陳瑞丹,劉義慶,劉芳.山東地區人群25-羥維生素D水平調查[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9,21(6):58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