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向微(北大荒集團黑龍江查哈陽農場有限公司)
北大荒集團黑龍江查哈陽農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查哈陽農場有限公司)水稻種植歷史悠久,面積較大,具備產業化發展條件。
農場有限公司水系比較發達,場內有黃蒿溝、白馬河等河谷,地下水豐富,地下含水層與嫩江河床連接,能夠及時補給。查哈陽灌區是東北四大自流灌區之一,主水源為諾敏河,發源于大興安嶺腹地,沿途466公里兩岸沒有工業污染,水流清澈,有機質豐富。農場有限公司所處區域屬于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半干旱農業氣候區,光照強、熱量充足、病蟲害相對較輕,水、氣、熱等資源均能滿足一年一熟水稻的生長發育需求。
農場有限公司從1939年開始種植水稻,種稻歷史非常悠久,種植水平高。農場有限公司擁有耕地95.66萬畝,其中水稻面積62萬畝,是墾區西部最大的水稻場。1994年在查哈陽農場有限公司召開的“中國北方農墾稻作會議”的專家們一致認為,查哈陽創造了一個奇跡、三個典范:北緯48度線上超國際水平的奇跡,高寒稻作機械化高產的典范,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的典范,稻作實現“兩高一優”的典范。2019年水稻總產39.6萬噸,占糧食總產的75.8%,平均畝產639公斤,最高畝產730公斤。各類大中型水田配套農機具3000余臺套,機械總動力16.3萬千瓦,早在2000年,農場有限公司就實現了水稻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全套航化設施作業。
農場有限公司水稻主要是圓粒,以11片葉為主。品種以龍粳31為主,占種植品種的65%;搭配品種有龍粳46、龍粳21、綏粳18和綏粳27等,其中:龍粳46占20%、龍粳21占10%、綏粳18和綏粳27等其他品種占5%。查哈陽農場有限公司圓粒珍珠米與其他地區的東北圓粒珍珠米相比,有熬粥不開花,粒型完整,顏色微綠,口感筋道的特點,是“潮汕砂鍋粥”和壽司的主要原料。綏粳18、綏粳27等中長粒大米香氣飽滿,食味值高,是家庭蒸煮米飯的上乘食材。
農場有限公司現有7家大米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達到68.5萬噸,年實現加工銷售大米20萬噸左右,其余10多萬噸水稻賣原糧。大米主要銷售潮汕地區,部分銷售四川、陜西、內蒙古等地,以分散加工銷售為主,沒有形成統一營銷體系,更沒有產業鏈延伸。
查哈陽農場有限公司水稻產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主要有:一是灌區供水渠系防滲砌襯欠賬多,滲漏嚴重,水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重要水利設施及構造物年久失修,運行有隱患。二是水稻品種老化,沒有替換品種,患病蟲害的風險增大。三是種植技術和農機更新步伐慢,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字化應用欠缺,農業生產精準度和科技化不足。四是沒有形成“統”的功能,議價能力弱,利潤低,統一闖市場意識差,精深加工鏈條沒有形成。
1.推動水稻“三三制”發展戰略實施。科學劃分水稻種子、功能米、綠色有機水稻種植區域,積極推進水稻產業發展模式和方式的調整與轉變。努力打造墾區西部水稻種業和綠色有機米、功能米專業場,成為北大荒集團農業領域航母的主力護衛艦。
2.建設水稻標準化種植體系。從減化肥、減除草劑、減化學農藥,增加土壤耕層厚度、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水稻品質入手,重點做好品種繁育、品牌篩選、育苗方法、插秧技術、配方施肥、農產品加工等方面工作,實現100%標準化覆蓋率。
3.統籌大農場、小農場生產模式。積極落實《北大荒農墾集團推廣“雙控一服務”模式創新農業經營管理體制實施方案》,建立農業生產“六統一”管理體系,實現聯戶家庭農場規模經營,“大農場”統籌“小農場”雙層經營體制。
以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為主線,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探索構建集種子研發、成果轉化、示范推廣、休閑和生態旅游觀光等功能于一體的綠色發展模式。利用灌區輻射功能,向地方輸出綠色水稻產業生產標準、生產技術及優良稻種,實現“查哈陽”品牌對周邊地區的全覆蓋,把查哈陽農場有限公司建成“甘東”地區百萬畝綠色大米的集散地,帶動周邊五個鄉鎮45萬畝綠色有機水稻產業集聚發展。
1.加強灌溉水源輻射,合理調劑水資源,做好干渠來水和回歸水利用,讓周邊水稻種植與查哈陽水稻同飲一江水,為保證稻米品質提供保障。
2.加強種植收獲技術輻射,統一種植技術,規范農藝農技措施;統一收獲標準和模式,使周邊水稻生產能力和產量能夠服務農場有限公司水稻產業化發展的需要。
3.推動種子輻射,加大品種研發和推廣力度,努力讓周邊45萬畝水田都種上農場有限公司提供的優質稻種,為農場有限公司做大市場提供充足的糧源。
1.抓好米業公司營銷工作。在穩固擴大公司“訂單農業”“原糧貿易”“大米銷售”三大經營板塊的基礎上,全力打造第四經營板塊“倉儲運營”,同時與天津天隆科技公司合作,無償使用其“隆平稻花香”高端米品牌,專用于銷售天津天隆科技公司和與農場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大米品種,走高端米路線,力爭用2~3年時間將米業公司打造成管理正規、發展持續并實現年利潤突破1000萬元的規模企業。
2.叫響“查哈陽大米”品牌實現糧頭食尾。做大查哈陽米業公司,逐步整合場域內7家大米加工企業,統一品牌對接市場,在鞏固原有市場的基礎上,向深圳、廣州拓展,進軍珠三角市場,使“查哈陽大米”成為具有話語權的東北粥米和壽司米領軍品牌。
3.打造“三庫一中心”戰略節點。圍繞G301、G111、拉哈鐵路線等主要交通動脈,依托商貿物流拉哈分公司(原農場物資轉運站)鐵路專線,積極爭取國家和集團對糧食倉儲項目支持,在2023年前建成60萬噸稻米倉儲物流集散中心,提供綠色有機稻米組織、轉運、調節和管理服務,拉動周邊50萬噸水稻流通。借助北大荒集團全國布局的倉儲供應庫、消費分銷庫、中心物流庫,重點孵化“查哈陽”小長粒及綠色有機大米國家地理標志品牌中高端產品,構建標準化生產、精深加工、現代物流和社會化服務一體化經營模式。全面提高糧食掌控能力,形成墾區獨特的新型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