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紅
(淮陰師范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1)
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新形態,它的產生與發展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樣需要面對各種困難與挑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需要不斷增強理論自覺與自信,只有如此才能不斷增強其應對困難與挑戰的信心與能力。而這就需要深入分析其產生的理論根源和實踐依據,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增強其自身的理論自覺與自信。人類命運共同體以自由人聯合體思想為依據,以當代資本主義發展所造成的全球性發展困境為立足點,提出了基于人類走向合作與共贏的命運共同體思想,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新格局。明晰人類命運共同體產生的理論邏輯與實踐依據,對于深度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以及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代表達而言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現實是事物存在與發展的根本,它規定事物的現狀也指向事物發展的未來。這在唯物辯證法的現實與可能這一組范疇中得以集中體現。“現實與可能是反映事物過去、現在和將來關系的一對范疇。現實是指相互聯系的實際存在的事物的綜合??赡苁侵赴谑挛镏小㈩A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盵1]唯物辯證法認為可能根源于現實,而現實蘊含著事物發展的未來。正如黑格爾所說,現實性就是展開過程中的必然性。唯物辯證法所揭示的從現實中把握未來的發展邏輯正是自由人聯合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立的哲學基礎。無論是自由人聯合體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它們所面對的最大現實就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現代性邏輯,批判現代資本主義是其邏輯同構以及實踐延展的根本依據。
自由人聯合體思想根源于資本主義發展及其所引發的現代性困境。這具體表現為:一是隨著現代大工業生產的發展,人類的生產能力空前提高,社會物質財富空前積累。資本主義社會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身的矛盾凸顯。二是現代資本主義發展催生了人的主體性意識,使得自由、平等、民主等現代意識成為了深植于現代人內心深處的心靈自覺。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本主義在其產生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里創造的生產力,超過了過去一切時代的總和。與此相對應的是,建立在傳統生產方式基礎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為機器大生產關系所取代,即自然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為理性支配下的人與人的關系所替代。而伴隨著生產方式變革的是人們價值觀念的變革,資本主義的建立是以擺脫封建專制和宗教統治的束縛,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實現生產自由為前提的,因此,確立以理性為主的現代思想意識,推動科學、民主、自由、平等等現代社會關系的建立,是資本邏輯發展的必然。這就意味著,工業資本依據于理性邏輯而引發的人的生存危機成為了必然。這種由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引發的人的生存危機就是所謂的現代性危機。因此,克服現代性危機,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就為了現代性發展的內在價值訴求。
自由人聯合體思想正是對這一時代性價值訴求的積極回應。當然,馬克思的這一回應是以尊重現代性發展的客觀規律為基礎的。“為了避免可能產生的誤解,要說明一下。我決不用玫瑰色描繪資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過這里涉及的人,只是經濟范疇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階級關系和利益的承擔者。我的觀點是把經濟的社會形態的發展理解為一種自然史的過程?!盵2]正是基于對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尊重,馬克思從批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內在矛盾著手開始建構其自由人聯合體思想。社會化大生產與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是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公有制,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克服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這對人的存在而言就意味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身矛盾的解決。通過克服異己性力量來彰顯人自身的存在,正是馬克思意義上的人的自由的實現。當然,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現實性批判除了指向生產方式這一根本性批判之外,也包括對資本主義的哲學、宗教、政治等上層建筑的批判。這共同構成了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現實性批判。也正是在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性批判中,馬克思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必然性?!肮伯a主義是對私有財產即人的異化的積極揚棄,…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它是人與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斗爭的真正解決。”[3]因此,自由人聯合體植根于資本主義矛盾發展的必然性邏輯,實現了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性建構,深刻體現了唯物辯證法所揭示的在現實中預示未來的發展原則。“真正的現實并不是通過知覺可以直接給予我們的東西,它是實存中的本質,是展開過程中的必然性?!盵4]
人類命運共同體建立的現實性原則則集中表現為它以當今資本主義發展及其所引發的時代性問題為基礎,實現了對資本主義時代性矛盾的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由于階級矛盾與“文明時代”發展的同步性,這就決定了資本主義發展是一個充滿矛盾與悖論的過程,它是一個自由與奴役、解放與枷鎖、前進與倒退并存的過程。這正如恩格斯所說,“由于文明時代的基礎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剝削,所以它的全部發展都是在經常的矛盾中進行的?!盵5]當前,資本主義發展的進步性主要表現為,以現代科技為基礎的生產力發展大大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物質進步,而且隨著資本擴張性和滲透性的不斷增強,人類活動的聯系性也不斷加強,資本一體化生產已經使得人類的生產與生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狀態。正是基于此,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強調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命運共同體理念具有了源自現代生產方式的深層依據。與此同時,隨著壟斷資本的無限擴張以及資本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類發展所遭遇的矛盾與阻力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霸權主義、強權政治、金融危機、社會發展失衡等問題正不斷破壞二戰以來相對和平與安寧的發展格局,與此同時,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變得日益尖銳,環境問題愈演愈烈。在這樣一個危機四伏的時代,人類應該何去何從?
一方面是資本主義發展引發的矛盾紛爭,另一方面是人類對美好未來的渴求,如何解決這一矛盾?面對現實困境,人類命運共同體順應時代的需要,通過理論建構和實踐探究,有效地回應了時代的價值訴求。在生產力發展還不是十分充分以及社會主義發展依然處于初級階段的當下社會,人類命運共同體從當下人類發展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性利益格局出發,提出以“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整體性發展戰略。這一嶄新的發展戰略打破資本主義發展所引發的矛盾紛爭格局,既實現了對資本主義發展的超越性批判,也體現了對自由人聯合體思想的現實性把握?!啊祟惷\共同體’便是中國立足于當下國際形勢所提出的新型發展戰略,這是介于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和人類共同體意識之間的一種理念?!盵6]唯物史觀認為,消滅私有制和階級壓迫,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人類命運共同體與自由人聯合體以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現實性邏輯為基礎的,在批判資本主義的基礎上推動了人類社會向更高文明形態的發展,實現了對現當代資本主義發展困境的有力回應,體現了鮮明的現實批判性。
共同體是人類生活的基本狀態,人都是在共同體中生活的,只不過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人類所處的共同體形態是不同的。人需要建立什么樣的共同體,能夠建立什么樣的共同體,最終決定于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馬克思按照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將人的存在方式分為三種,即人的依賴關系,物的依賴關系以及自由人聯合體。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指出,人類的經濟活動是相互依賴的,隨著人類經濟活動的不斷發展,人類對客觀的社會關系的依賴性也在不斷增強,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的這種依賴關系最初表現為自然發生的人的依賴關系。這是以生產力水平低下為前提的,因為物的關系不發達,社會權力占有是通過人支配人的方式表現的。第二階段則是物的依賴關系。在此背景下,人是以物的形式占有社會權力的,雖然擺脫了傳統的人對人的束縛關系,但隨著物的交換的充分展開,人為物役也成為了必然。而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實現則是第三階段,這是擺脫了物的奴役之后的人的自由存在狀態,它所達成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身的全面和解狀態。
目前,人類社會的發展處于物的依賴關系階段,建立在物的依賴關系基礎上的人類共同體是資產階級的虛假共同體。資產階級的虛假共同體以表面上的自由、平等、民主掩蓋實質上的不自由、不平等的資產階級專政。它的所謂的“自由”“平等”“民主”是從根本上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虛假口號,帶有鮮明的資產階級的階級屬性,無法真正解決階級之間的利益對抗與矛盾沖突。這就意味著當前人類社會發展的現實困境在資產階級的虛假共同體格局中無法得以有效解決。“慣于運用理智的人特別喜歡把理念與現實分離開,他們把理智的抽象作用所產生的夢想當成真實可靠,以命令式的‘應當’自夸,并且尤其喜歡在政治領域中去規定‘應當’。這個世界好像是在靜候他們的睿智,以便向他們學習什么是應當的,但又是這個世界所未曾達到的?!盵7]以物的依賴關系為表征的資產階級的“虛假共同體”在當今時代集中表現為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全球化格局中所形成的各種利益集團,它們打著“自由、平等、民主、人權”等口號干涉別國內政和主權,破壞人類整體性發展格局。列寧曾深刻指出,征服是階級社會,尤其是資本主義文明進步和財富積累的基本方式,因此伴隨著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是民族矛盾與紛爭,而絕不可能是和平和共贏,這是由資本的逐利本性所決定的。帝國主義正是現代戰爭的根源。
馬克思在批判資本主義虛假共同體的基礎上提出了建立自由人聯合體的思想,而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自由人聯合體理念在當前世界形勢下的實踐表達。由于資本主義本身不可能解決其所引發的全球性沖突和紛爭,人類命運共同體從當下社會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了符合當下社會發展形勢的命運共同體思想。在資本主義發展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政治對抗、環境問題、資源困境等問題上,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減少分歧,在相互包容的相處模式中來解決人類的生存困境,共創美好未來。針對西方國家主導的以政治、軍事結盟為核心的利益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結伴而不結盟,以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相互尊重、共同進步為目標來推進人類社會的共同發展。事實證明,以政治、軍事結盟為核心的國際組織,不僅不能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全,相反,它們正是矛盾與紛爭的制造者。正如列寧所說,帝國主義是現代戰爭的根源。它們所建立的正是馬克思意義上的以物的依賴關系為基礎的“虛假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打破了這一以建立政治、軍事霸權為核心“虛假共同體”,推動了以合作共贏、共同進步為核心的新型文明發展形態的建立。
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在不斷批判現代資本主義“虛假共同體”的基礎上而逐步走向自由人聯合體的階段性實踐過程,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則在當下共同體發展思想中的實際運用。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提出是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發展為基礎的,是以中國社會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為背景的,深刻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當今時代發展困境的深刻洞察與責任擔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成果的生動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了唯物史觀的基本要求,能夠在紛繁復雜的歷史偶然性中準確理解和把握住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以巨大的理論勇氣與實踐擔當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爸袊厣鐣髁x各方面的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和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盵8]它所指向的是一種嶄新的文明發展形態的建立。
大體而言,無論是自由人聯合體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實質上都體現了馬克思批判理論“破與立”相統一的發展性邏輯。自由人聯合體是從資本主義社會異化人的現實出發而提出的社會重建理論,人類命運共同體則是從當下資本主義發展所引發的國際紛爭與分裂的現實狀況出發而提出的一種新的人類文明發展格局,它們都是以批判資產階級的虛假共同體為出發點而提出的社會重建理論。當然,這兩者也是有差別的,自由人聯合體是馬克思批判性理論建構的最高目標,而人類命運共同體則是自由人聯合體的階段性實現,它們分別表達了馬克思共同體建構理論的目標與路徑向度。
哲學家們只是在解釋世界,而問題的關鍵在于改變世界。改變世界需要依據人類的理論自覺和實踐勇氣。自由人聯合體以變革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基礎,通過揚棄異化勞動來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矛盾解決。而這一異化勞動的揚棄最終是要通過無產階級的理論自覺和革命實踐來實現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延續了自由人聯合體思想的實踐性特質,從當前資本主義發展所造成的分裂格局出發,以求同存異、共同發展為核心理念,提出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是集政治、安全、經濟、文化、生態文明于一體的嶄新社會發展圖景,為解決現實世界的矛盾紛爭,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深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理論自覺和偉大的實踐精神。
第一,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進持久和平的實現。和平是世界發展的基礎,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和平與發展成為了世界的主流。各國擴大合作,共同發展,世界迎來了戰后復蘇與發展的黃金階段??释推脚c發展是人類的生存本性,但隨著資本主義全球化擴張進程的不斷推進,破壞和平的因素始終存在,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愈演愈烈,恐怖主義、地區沖突、局部戰爭等不斷上演,這些問題共同構成了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局面的障礙,尤其是目前的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更是將人類社會推向了戰亂的邊緣。世界局勢動蕩不安更使得人類意識到和平對于當今世界發展的重要性,持久和平也因此成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大愿望。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倡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伙伴體系,在充滿不安定因素的當下國際環境中致力于各國的繁榮與發展,為爭取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格局,始終致力于推動合作共贏、公平正義的新型國際秩序的建立,為此中國積極支持亞太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發揮作用,在實踐中努力推進和平與發展的世界共同體格局的形成。
第二,倡導普遍安全觀,推動普遍安全世界的實現。建立一個遠離恐懼的安全世界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的前提,這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建立的基礎。目前,隨著世界形勢的復雜化,有別于傳統的政治、軍事類安全的非傳統的安全因素已經對各國的生存與發展構成嚴峻挑戰,如金融危機、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種族沖突、非法移民、宗教矛盾和生態環境惡化等,這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自冷戰結束后,以經濟、科技、文化等為內容的非傳統安全觀也逐漸被世界各國所接受,逐步成為了國際社會制定安全政策和進行安全合作的重要依據。不同于傳統的民族、國家安全觀,普遍安全觀屬于大安全觀,在內容上實現了對傳統安全觀的超越,它所指向的是全人類的安全。中國在倡導實現綜合安全的基礎上,積極推進世界普遍安全的實現,認為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因素相互交織的當今世界,需要世界各國團結起來,共同攜手解決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積極謀劃應對各類潛在的安全威脅,共筑安全城墻是人類社會實現普遍安全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盵9]當然,普遍安全的實現是以全球安全觀的建立為基礎的,只有實現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續安全的全球安全觀,普遍安全的實現才得以可能。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立則為全球安全觀的實現提供了根本保障。
第三,推進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建設共同繁榮的世界。《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指出,盡管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嚴重影響當今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但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始終是各國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望。加強貿易合作,建立健全和維護好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建立開放型世界經濟,最大限度解決世界經濟發展的失衡問題,尤其是南北之間以及地區之間發展失衡問題,實現發展成果共享始終是人類經濟發展的理想追求。當前人類社會正面臨巨大的歷史變革,風險和挑戰并存,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單邊主義、貿易保護等不安定因素嚴重破壞世界經濟的發展,但發展是第一要務,也是世界各國首先需要強調的問題。人類命運共同體致力于推動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強調世界各國在維護好自身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良好經濟發展秩序的建立,為打破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形成的貿易壁壘,推動世界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第四,尊重文明多樣性,推動建立包容開放的世界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強調指出,“人類文明多樣性賦予這個世界姹紫嫣紅的色彩,多樣帶來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產生進步,只有在多樣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鑒、和諧共處,這個世界才能豐富多彩,欣欣向榮”。[10]尊重和強調文化多樣性是保障世界繁榮與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有效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彰顯世界活力的根本路徑。文化上的包容與開放是世界文明進步的必然要求,而當今世界伴隨著經濟壟斷與強權政治的是文化上的霸權主義。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對抗使得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變得困難重重,成為了威脅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不利于推進和平與發展的和諧世界格局的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發展格局,助力實現世界的文化昌盛。
第五,維護生態平衡,堅持環境友好,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講話指出,保障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安全是人類存在與發展的基礎。當前,隨著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全球的生態系統嚴重退化,生物多樣性不斷喪失,這就意味著人類生存和發展遭遇重大安全風險。面對這樣的生存挑戰,人類作為一個整體,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人類只有團結一致,共同面對這一挑戰,發揮和衷共濟、和合共生的精神才能克服這一困難。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關于拯救生態危機的“中國建議”: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協調人與自然關系;以綠色轉型為驅動,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以人民福祉為中心,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以國際法為基礎,維護公平合理的國際治理體系。[11]這就為推動國際社會“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一共識的達成提供了動力,也為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邁上新臺階,使得“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成為可能。
人類命運共同體對自由人聯合體理念的實踐表達還集中體現在周邊共同體、“一帶一路”、金磚合作、中非命運共同體等具體的共同體建設實踐中。人類命運共同體延續自由人聯合體在現實中展望未來的實踐性邏輯,從當下的現實出發,分時段、分層次地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立。周邊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建立的起點和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讓周邊國家得益于我國發展,使我國也從周邊國家共同發展中獲得裨益和助力?!盵12]金磚國家的建立進一步推動了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金磚國家超越了傳統政治和軍事結盟套路,推動結伴而不結盟的新型國際合作和國際關系的建立,攜手合作構建命運共同體,為推進新時代的和平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則進一步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走向深入,是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的重要實踐平臺。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說道,“我們愿同世界各國人民攜起手來,積極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創造人類美好未來而不懈努力?!盵13]中非合作則為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關于中非合作對于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的意義,學界給予了高度評價,“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與中非關系發展有重大聯系,中國對非洲外交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典范”。[14]中非合作是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實踐的重要舞臺。“中非十大合作計劃”推動了“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也為推進人類文明新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由于復雜的國際發展形勢,當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推進面臨著諸多困難與考驗。深化周邊共同體、“一帶一路”、金磚合作等共同體建構實踐都面臨著一些具體的問題,如頂層設計性不足、協調性、約束力與執行力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此外,經濟紛爭、地緣沖突等因素也始終存在。但世界歷史的形成不可逆轉,“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盵15]而世界歷史的形成正是自由人聯合體得以形成的前提與基礎,因為共產主義的實現“是以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和與此相聯系的世界交往為前提的”[16]。人類命運共同體把握住了世界歷史的發展趨勢,以實現人類社會的合作共贏為目標,推進自由人聯合體思想的當下發展。
大體而言,人類命運共同體對自由人聯合體思想的實踐表達是通過推動“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的建立以及周邊共同體、“一帶一路”、金磚合作、中非合作等具體的共同體建設實踐來達成的,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理論自覺和實踐創新精神。盡管當前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面臨嚴峻挑戰,但明晰歷史前進方向,推動自由人聯合體思想的實踐性發展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立場,這也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力量源泉。
總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基于當前國際社會矛盾紛爭的現實格局而提出的一種新的世界發展戰略,旨在推動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的世界發展格局的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根植于自由人聯合體思想,深刻體現了自由人聯合體思想“破與立”相統一的現代性批判特征,為推動世界的繁榮發展以及人類解放做出了開創性貢獻。當今時代資本主義文明依然處于強勢地位,“弱肉強食”的資本主義發展邏輯仍然占據人類的頭腦,這就使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推行面臨嚴峻挑戰。但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與世界歷史的形成勢不可擋,人類命運共同體把握住了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性邏輯,積極推動自由人聯合體思想的當下實踐,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共產黨人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來思考人類未來的結果,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理論自信與歷史自覺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