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龍,宋瑩瑩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佛山 528137)
隨著我國一流高職院校建設計劃的實施,職業院校要在新的科技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職能作用必須以提高專業質量建設水平為抓手,通過質量體系建設以推進高職院校專業質量改進。從一定意義上說取決于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競爭力和支撐所在地域產業發展的影響力,隨著佛山以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創新轉型和融合發展,我校物流管理專業在全省高職院校同類專業爭創一流并保持領先優勢受到挑戰。物流管理專業只有構建適應佛山乃至廣東省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專業質量內部保障體系,持續厚植制造業質量文化,才能達成物流管理專業具有領先優勢、與國際接軌、同領域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專業目標。
我校建設物流管理專業是以所在區域制造業發展為基礎條件,融入中國制造2025戰略在廣東實施的難得機遇,總結凝練出了特色發展制造業物流方向,使之成為廣東省高職院校重點專業,繼而成為學校作為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單位的骨干專業。因此,這里提出從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角度出發,運用質量管理理念研究高職院校建設專業的質量保障運行體系,從質量生成過程規律分析物流專業如何建設以讓學生作為人才產品滿足佛山制造業企業的能力,這就需要重構質量管理基礎、界定質量流程、研制質量文件、規范質量內審、推動持續改進,管控影響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質量的關鍵環節,從而形成保障建設物流管理專業質量的生態環境。
從國外看,早在20世紀30年代,拉爾夫·泰勒在美國進步教育協會實施“三十校實驗”,他們認為在專業建設主導思想上提出不能只關注評估價值判斷,更重要地需要強化對評估價值的管理活動,著重對專業目標、建設手段、評估效果開展有效管理。20世紀80年代末,西方發達國家高等教育逐步探索構建一套以“共同構建、全面參與、多元價值”為核心的專業建設質量保障體系,美國出現高等教育專業質量保障體系的最早模式,他們把由非政府組織專業建設認證并進行排名和開展博士點評價作為核心過程活動,以保障高等院校專業質量認證,這對西方多個發達國家產生深遠影響,這些國家的工程教育學會一致簽署《悉尼協議》,形成了西方三年制高等教育培養的工程技術教育的認證規范文件,把專業認證質量保障、工程教育與工程師國際互認的機制及操作方式作為在這個文件的中心內容,創新提出專業學習成果導向的專業標準,設計了專業質量改進的自評、專家評審、咨詢和服務等路徑。筆者認為《悉尼協議》最富成果的思想就是其中蘊含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保證思想,這對我們探索高職院校具體專業建設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構建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在專業上存在很大局限性,與我國職業教育模式存在不相符的地方。
從國內看,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高等院校對專業建設質量保障開展了有益探索,以1990年國家教委出臺《普通高等學校教育評估暫行規定》和開啟高校本科教學工作實施水平評估為標志,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高熱點進入全面實踐研究。2003—2014年高等職業教育進入評估時代,李志宏、李明惠、陳斌、洪貞銀、黃秋明等專家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對高職院校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進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隨著國家和省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建設計劃實施,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對專業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進行深入實踐探索;2015年至今職業院校進入實施教學質量保障的診斷與改進階段,出現了許多職業院校專業質量內部保障建設的研究成果。但是,這些成果大多數集中在高等院校宏觀研究層面,主要有兩個代表性觀點:一是認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教育評估體系、教育質量管理體系就是高等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質量保障體系;二是把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引入高等職業教育中來,以此開展專業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所以,在具體專業建設質量保障方面沒有深入研究成果,尤其對工程技術類專業與商管文科類專業跨界交叉性很強的物流管理專業沒有對質量保障體系構建進行研究。目前,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是沒有形成比較科學完備的質量保障系統,從專業建設質量層面上不能真實地反映專業建設水平。
學校研究探索構建一個全面、科學、合理、高效的物流管理專業質量建設保障體系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有利于樹立科學的物流管理專業優勢特色質量觀,增強專業質量保障體系內涵的理解,樹立全面質量管理的理念,示范帶動相關專業質量提升;二是有利于標準化建設物流管理專業,有效實施專業建設過程中的制度約束、過程監督、資源協同、產出評估及結果反饋等系列質量管理;三是有利于強化專業內部質量監控,明確專業定位,設立專業目標,聚集專業資源,形成融入佛山制造業特色的物流管理專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基地。
從理論上看,在這里構建物流管理專業質量保障體系的價值在提出專業質量內部保障體系是一個生態周期系統,引導厘清質量計劃、運行組織、領導制度、信息反饋的職能定位,設計專業建設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把人才培養規格、專業教學內容、專業支撐條件融合起來,構建外部輸入、資源供給、質量生成、外部輸出的質量建設動態供應鏈,形成人才培養過程和質量生成過程統一的專業建設質量保障過程;在實踐上,重新審視我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發展過程,以動態化、標準化、程序化、規范化、理實一體化推動專業建設向高質量特色轉型升級,為本區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提供實踐指導,創新地設計全面建設單個具體專業的質量保障體系框架思路,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理論起到了豐富和充實作用。從專業建設實踐上看,創造性地以所在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為例開展質量分析和研判,對接當前專業診斷與改進工作需要,提出物流管理專業質量文化建設、質量標準建設、質量評估制度建設和質量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實踐路線,為推動廣東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形成發展動能提供實際指引。學校深入研究國內外專業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經驗,分析物流管理專業質量保障發展趨勢,轉變被動、粗放、靜態、分散、獨立的質量保障模式,建設按需、精準、動態、聚合、協同的質量支持體系,確定以物流管理專業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為目標。
在梳理國內外職業教育專業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理論與實踐基礎上,學校充分對物流管理專業質量進行研判,融入專業診斷與改進要素要求,對接佛山產業發展需求,全面開展對各階段、各環節質量統籌、質量協調、質量管理的職能配置,研制對物流管理專業的設置質量標準、過程監督標準、運行控制標準、資源合成標準,協同推動保障專業特色和人才質量的生態管理系統的形成,實現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定位明確、職責清晰、要素協調、成果互惠,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實踐。
一是引進融入國內外專業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經驗。梳理國內外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研究的特色成果,區分不同重點和運用條件。國外最具代表性的是《悉尼協議》提出的專業認證標準,對我國職業院校專業質量保障建設提供實踐參考;國內高等職業院校多數研究成果集中體現為將專業建設內部質量保障認同為教學質量保障,在形式上對專業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有一定研究,在專業建設質量管理實踐上,我們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還在初級發展時期,實踐研究的發展趨勢是遞進性、整體性和科學性。
二是升華打造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質量文化。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質量文化在專業建設的過程中發揮著傳承作用,它不僅是物流專業建設質量生成過程,而且是調節專業建設質量的升級動力。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質量文化要找準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各環節的著力點,從高職教育目標出發理清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基本要求,把質量價值觀念、質量意識、質量規范文化、質量行為模式及其精神體現等方面的內容融入頂層設計專業質量保障的內在體系。
三是研制建設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質量標準。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質量治理重點在于對質量生成過程監控,成敗在于質量產出審核評估,著力研制實施物流管理專業質量績效目標管理,構建專業設計、專業建設、專業監控、結果檢測、持續改進的專業成長主線的質量生態過程,建立以專業設計、資源輸入、過程控制、成果產出為主要內容的質量指標評價體系,制定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專業設計流程、專業定位流程、專業目標達成流程、專業建設方案執行流程、專業建設過程監控流程和專業建設成果評估流程的質量標準,形成物流管理專業質量職責、專業生成流程和專業活動作業等文件,使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符合個體發展和社會需求。
四是設立構建物流管理專業質量評估機制。構建“五縱五橫一平臺”工作流程,確立以專業質量監控為錨點,建立發揮多主體參與評估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質量,確定決策指揮、質量生成、資源建設、支持服務、監督控制等五個縱向運行路徑,建立實時監控的質量信息技術管理平臺,貫穿學院、專業、課程、教師、學生五個橫向運行層次,分別從專業自評、課程自評、校內評估、校外評估等角度;制訂評估專業規劃、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學生情況、教學管理、教學資源、教學效果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基于專業質量標準的專業評估制度體系,搭建“目標—過程—結果—反饋—支持”于一體的專業建設質量保障體系運行機制。
五是建造運作專業質量內部保障系統管理平臺。按照“五縱五橫一平臺”骨架,充分利用學校數據中心,對接教務處、人事處、學生處等職能部門數據,以專業質量監控作為核心,以教學質量為重點,建立包括校本數據中心、教學質量常態監控、專業診改的專業質量內部保障系統管理平臺,發揮全校師生參與的作用,全面落實學校職能部門的專業建設質量職責,引入校內外專家或機構介入,實施全過程對專業活動進行監督、評估及督導,實現移動端、PC端集成使用,把人才培養過程和質量生成過程嵌入到學生、教師、督導、專家等多元監控管理過程,界定和細分物流管理專業的質量建設的不同過程,重構質量生成的資源支撐供應鏈、人才培養實施教學鏈、服務支持價值鏈,實現保障專業質量持續改進。
六是健全錨定專業目標鏈診改的責任體系。堅持以服務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就業為主線,立足“自定目標、自立標準、自主實施、自我診改”的專業質量職能定位,全面貫徹“需求導向、自我保證,多元診斷、重在改進”專業制作方針,打造標準鏈,按照決策指揮、質量生成、資源建設、支持服務、監督控制“五縱”系統,從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五橫”層面,強化供給鏈,保障過程鏈,人才培養質量和創新發展能力不斷提升。專業質量緊扣校院系三級管理職能轉換,把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目標實化到完善權責明確的內部質量保證責任制中來,錨住建立內部質量保證診斷與改進的目標鏈,制訂執行每年二級學院工作考核目標體系,形成三級統籌、多方協調、相互聯接的內部質量保證的診改責任體系。一方面,發揮黨委領導、校長負責的質量保證體系建設運行的指揮決策機構作用,充實學校質量保證委員會、二級單位質量保證工作組和專業(課程)質量保證小組的職能,賦予診改職責,厘清責任。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質量保證體系診改目標主導作用,堅持以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心,實施診改職責指標量化,分類管理,細化考核,確定教學、教改、科研、專業建設、社會服務、班級導師等不同崗位績效的貢獻度計量指標,建立以業績貢獻為基礎、以目標考核為重點的績效工資制度,形成了目標蘊含責任、責任保障目標的互促互保工作格局,校級、二級單位、專業(課程)三級相互協調的診改責任體系更加健全,強化了專業質量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