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友誼大街小學 姜 紅
小學階段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初始階段,在此階段由于學生年齡較小,所以學習的自覺性和習慣性會相對較差。在此背景下,如果教師繼續(xù)沿用“填鴨式”教學方式,雖然能夠達到知識灌輸?shù)哪康?,但是會使學生學習興趣淡薄,知識認識淺顯,長此以往,勢必會對學生語文深入學習乃至全面發(fā)展產(chǎn)生不利影響。因此,在當前背景下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育性”“趣味性”及兩者的融合策略展開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教育性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屬性,切實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可以使學生的理解力、語言表達力、思考力得以成倍提高。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學中包含有許多語句優(yōu)美、內涵深厚的教學內容,通過對這些教學內容加以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以及文字品鑒能力,進而可以使學生對文學作品加深理解、加強感悟,有效提升自身文字表達及溝通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人文塑造功能被日益重視起來,而小學語文包含有內涵豐富、教化能力強的文學作品,借助這些文化作品,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而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
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理解能力有限,自控能力缺乏,學習動力主要由學習興趣激發(fā)。在此背景下,如果小學語文教學一直處于晦澀難懂的知識灌輸狀態(tài),不僅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而且會對學生知識吸收、理解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及時更換教學思路,轉變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更多趣味性內容,通過情境教學、游戲教學、實踐教學等趣味性教學方式,調動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主動專注的參與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對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加深認識、加強理解、深入領會其思想內涵,而這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整體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雖然應試教育早已廢除,但是其影響卻并完全散去,當前還有不少小學語文教師仍然以考試為重,以成績?yōu)橹?。在這種錯誤觀念的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更加注重教學的教育性,而對教學的趣味性相對忽略,認為只要將教材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即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卻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興趣和接受能力,而這勢必會對學生整體學習效果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為了提升學生整體學習效果,教師必須徹底摒棄以考試為重,以成績?yōu)橹氐腻e誤教學觀念,積極對自身教學觀念加以轉變。具體而言,主要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是遵循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已不再僅僅局限于知識技能掌握,而是朝情感態(tài)度、過程方法等更加多元化發(fā)展。鑒于此,教師必須以教學改革為指引,對教學目標加以科學、全面的制定,在制定過程中要將教育性和趣味性有效加以融合;二是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秉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依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將趣味性與教育性有機融為一體,既充分體現(xiàn)教學的教育性,又充分體現(xiàn)教學的趣味性,以此來更好地滿足學生需求,進而切實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教材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依據(jù),其編寫效果會對小學語文教學產(chǎn)生直接影響。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都是教研組依據(jù)學生特點,結合學生需求精心編纂的,其本身就具有教育性和趣味性融合特性,因此要想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和教育性融合,教師必須對教材內容深入挖掘,并通過恰當?shù)姆绞綄⑵渲刑N含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展現(xiàn)出來,以此來切實提高教學成效。例如,在對《曹沖稱象》一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先不讓學生進行正文閱讀,而是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曹沖,自己會運用怎樣的方式對大象進行稱量。通過這種方式,即可在教學之初就吸引學生興趣,使學生針對這一問題積極展開探討。經(jīng)過探討,學生提出可以運用地磅、大型電子秤等方式對大象的體重進行稱量。在聽到學生的回答后,教師要第一時間對學生進行表揚,但是還要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現(xiàn)代有很多便捷的稱重工具對大象進行測量,但是古代沒有這些便捷工具時又可以怎樣測量呢?”加上這一限定條件后,所有學生均想不出正確的測量方法。此時教師可以再引導學生對教材進行閱讀,看一看當時曹沖是怎樣對大象進行稱量的。通過這種方式,即可實現(xiàn)教學趣味性與教育性的融合,有效調動學生教材閱讀興趣,促使學生對教材內容加深理解,而這對于學生綜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是極為有利的。
提出探究性教學問題,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促使學生對教學內容加深了解,而這對于教學趣味性和教育性的融合是極為有利的。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jù)具體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學習基礎、興趣喜好,積極提出探究性教學問題,以此來使學生將所有精力、注意力放到教學當中,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進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成效。例如,在對《春雨的顏色》一文教學時,為了使學生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探究性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觀察過春雨嗎,春雨是什么顏色的?”對于這一簡單的問題,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春雨沒有顏色,春雨是透明的”。這時教師可以繼續(xù)向學生提問,“既然春雨沒有顏色,那為什么教材中會說春雨是彩色的呢?”借助這一問題,即可有效引發(fā)學生深思,增強學生教材探究欲望。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帶著這一問題,對文章內容加以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找出春雨是彩色的原因。通過這種方式,即可有效增強學生閱讀的目的性,提高學生學習的活躍度,進而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對教材內容及主旨表達加深理解,完成既定教學目標,而這對于學生思維鍛煉及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有利的。
隨著多媒體設備的日益普及,情境教學得到了廣泛應用。借助情境教學,既能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又能增強教學的教育性,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增進了解,加深認識,而這對于教學趣味性和教育性的融合是極為有利的。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緊隨時代潮流,對情境教學加強應用,借助圖片或影像的形式,對教學內容加以形象性、趣味性展現(xiàn),帶給學生更加直觀的視覺沖擊,進而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更好的記憶、理解。例如,在對《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教學時,由于學生年齡較小,所以思維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教材大都是文字性表述,導致學生很難想象出小興安嶺的具體景色,而這勢必會對學生理解文章主旨內容產(chǎn)生不利影響。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通過圖片或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小興安嶺的美麗風光,使學生對小興安嶺產(chǎn)生直接認識,而這對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是極為有利的,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主旨的把握。在觀看完小興安嶺的圖片、影像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畫面進行描述,在描述時最好加入本篇課文運用到的句式及形容性詞匯,以此來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進而為學生寫作能力提升奠定基礎。
小學語文是一門與生活聯(lián)系極為密切的學科,不僅來源于生活,而且應用于生活,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加強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運用生活中的事物吸引學生注意,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了解,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教學內容的價值,進而使學生能夠自己加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提升課堂學習效果。除此之外,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也能在一定程度增加教學內容的親近感,消除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陌生情緒,而這對于學生理解教材內容是極為有利的,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例如,在對《難忘的一天》一文教學時,為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教育性,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上課之前通過寫作文的形式將自己覺得最難忘的一天記錄下來。在寫作中有許多同學提到自己最難忘的一天是第一次上學,由于自己性格內向,不善于和他人交際,所以害怕自己交不到朋友,但是沒想到同學、教師都很友好,自己在第一天就交到了很多好朋友;還有的同學提到自己最難忘的一天是爺爺康復的那一天,由于自己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住,所以感情非常深厚,但是兩年前爺爺發(fā)生了車禍,此后一直坐在輪椅上。但是上周回家看到爺爺終于從輪椅上站起來了,雖然走路依舊歪歪扭扭,但是自己依舊很開心等等。通過這種方式,既能使學生對本篇文章的話題加深了解,又能對學生寫作能力加以有效鍛煉,而這對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不足是阻礙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教育性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想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教育性與趣味性融合,教師要積極借助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活躍學習氛圍,提升學習興趣,增進知識理解,而這對于小學語文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是極為有利的。例如,在對《一夜的工作》一文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如果作者在給周總理送信時,周總理立即將信件閱讀完畢,那么之后的情節(jié)還會不會出現(xiàn)?在此情形下作者如果依舊想要表現(xiàn)當前的主旨情感,可以借助怎樣的故事情節(jié)展現(xiàn)。在教師的這些問題引導下,學生會以小組為單位積極展開探討,主動發(fā)表自身想法觀念,而這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啟發(fā)是極為有利的。在學生小組內部探討完畢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將本小組的討論結果分享出來。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可以發(fā)散學生思路,增強學生對文章的主旨的理解。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所以普遍比較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在此種情況下,教師要想增強教學效果,促進教學趣味性和教育性融合,可以積極采用游戲化教學,通過一系列生動趣味的小游戲,吸引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生精力,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在游戲玩樂中掌握相關知識,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例如,在對《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學時,為了增進學生對文章主旨及情感的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游戲,選擇合適的學生扮演小女孩、奶奶、商店里的客人、路上的行人等。為了增加角色扮演的可看性,可以在不更改人物設定、主旨表達的基礎上,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適當改編,以此來鍛煉學生故事創(chuàng)作能力。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將文章內容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進而使學生對文章內容產(chǎn)生直觀的認識,而這對于學生理解文章主旨情感是極為有利的。除此之外,借助角色扮演游戲,也能充分滿足學生表現(xiàn)欲望,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進而整體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更好的完成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語文教材是提升小學教育工作整體水平的重要載體。當前,我國很多小學教材在教育性與趣味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質量,將教材的教育性與趣味性進行有機融合,是促進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工作。同時,小學語文教學是提升小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的重要途徑,而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教學能夠使小學生在充分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時,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此外,作為語文教學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學日益受到重視。而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必須同時兼顧教學的趣味性和教育性,通過積極轉變觀念、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探究性教學問題、營造生動的教學情境、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開展小學合作式學習等舉措,促進教學的教育性與趣味性融合,進而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語文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