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葉鑫,江 晶,孫 浩,王娟芬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江蘇 南京 210088)
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現代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藝術專業學生作為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如何做好高校藝術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亟待解決的難題。從理論層面來看,探索新形勢下高校藝術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有利于提升藝術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表示,當代大學生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藝術復興作為民族復興的一部分,藝術專業學生則是承擔民族藝術復興大任的工作者。藝術專業學生必須明確自身所肩負的使命,規劃未來發展目標,不斷充實自我生活。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導藝術專業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正確途徑,這也是引導藝術專業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課堂。高校作為培養承擔民族藝術復興的全面發展藝術人才的主陣地,現代高校必須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開展給予一定的重視。另外,藝術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各類藝術作品能夠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陶冶人們的情操。人們從藝術作品中感受到希望和美好,高校藝術專業學生肩負著我國藝術事業的發展,藝術專業學生在大學學習階段需要正確認識到這一點,為祖國創造更多優秀的藝術打下堅實的基礎,做有擔當的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接班人,這也是現代高校藝術專業學生思政教育開展的必要原因之一。[1]
1.教育課程內容脫離現實
思想政治教育包含著教育者想要傳遞給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能夠正確引導學生思想觀念,約束學生的行為規范,然而現代高校藝術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安排似乎并不完善。當前,針對藝術類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說服力度并不強,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較為滯后,甚至于脫離現實。現代高校發展速度迅速,各項教育方案內容相對來說較為固化。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能及時反映社會變革所引發的迭代更新,導致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內容脫離于實際。部分大學藝術專業學生社會化程度較高,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滯后,一些脫離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難以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現代高校藝術專業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不高,許多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屬于填鴨式教學,學生的課后作業甚至是在網絡上復制粘貼一些內容進行填充,并不愿意對相關理論做研究。
2.教育形式單一
高校藝術專業學生普遍存在文化課成績較低的情況,其本身對思想政治課程的興趣并不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以傳統課堂教學為主,課程教育形式單一,對藝術專業學生的吸引力不足,這些都對藝術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產生一定的影響。藝術專業學生本身優勢在于善于創作,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主要還是將成績考核定義為理論知識考核,這也導致大部分學生普遍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不容易產生共鳴。從現代教育模式來看,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還不夠豐富。[2]
3.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脫節
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高校必須不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加強教書與育人的結合,高校內的任何一門學科教師都有著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義務,授課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生較大影響。當前,藝術專業授課教師在思政教育方面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方面,部分教師在思政育人方面不但無所作為,而且還在課堂中流露出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開設的反感;另一方面,部分藝術專業課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更為關注學生技能的熟練程度和專業知識掌握的程度,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脫節。除此之外,還有極個別教師被社會層面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念所影響,其負面思想在專業課程授課過程中也有所體現,這樣不僅會對藝術專業學生三觀產生不良影響,還會給思想政治教育的推進產生阻力。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能夠發現,不少高校對藝術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視程度不高,對藝術專業學生培養目標層次不夠明確且過于理想,傳統單一的教育方式對于藝術專業學生而言,忽視學生心理、智力以及情感方面的差異,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針對性等問題。本文基于這些問題,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對策。
1.結合實際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現代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要求其教育內容必須與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日常生活、身心需求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所編制結構以及教育次序等,都應當符合教育對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次序。藝術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必須結合實施情況作出相應調整。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藝術類專業課程對于人才培養而言,是一項相輔相成的教學工作,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藝術專業學生抵御現代社會不良思想的侵蝕,促進高校藝術專業教學的開展。現代高校教師可以借助藝術類專業課程不斷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形式,提升高校藝術專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授課質量以及教學成效。教師加強二者教育的結合,能夠為現代高校培育優秀專業藝術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專業教師在授課時,必須及時發現學生思想以及道德觀念等多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藝術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從藝術專業課程中挖掘育人元素,借助多元化藝術形式為學生講解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借助藝術作品背后所蘊含的政治背景以及思想內涵加深學生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當與專業任課教師建立密切的聯系,通過與專業任課教師的溝通,了解藝術專業學生的個性特征,充分吸收藝術專業任課教師與藝術專業學生的親近性,確保其順利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現代高校藝術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首先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結合藝術專業學生實際生活以及需求等多方面開展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例如,現代高校藝術專業學生本身對專業學習、創作以及表演興趣較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抓住藝術專業學生這一項特征,結合實際生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現代高校藝術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行的重要環節,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針對藝術專業學生課程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力求將藝術與思想政治結合在一起,以藝術促進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高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專業以及課程內容進行分組,安排學習小組展示學習內容提供一個展示環節,不對展示內容和方式進行要求,只要求展示內容能夠與該項課程相關即可。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能夠展現其極大的積極性和創新性,部分學生會結合時事熱點體現藝術課程內容,還有部分藝術專業學生會以藝術表演形式,將其想法體現在表演中,學生結合社會實際情況,以藝術表現形式表現個人看法,能夠表現其強大的感染力。[3]
2.綜合多種教學形式形成思政教育合力
現代教育領域在對藝術專業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為講究以潛移默化的形勢開展教學,而并非以空談說教的方式開展教學。對此,現代高校藝術專業教師必須不斷加強教學形式創新,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高校必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相互滲透和相互轉化。第一,借助網絡教學平臺中的資源進行備課。教師通過網絡教學資源庫內有益的教學內容和課件,從其中選擇學生較為感興趣的話題,使單一的教學形式轉變為立體化的多媒體教學,這樣能夠增強思政課程的生動性;第二,拓展思政課程顯性教育空間。高校可以借助網絡這一新載體,不斷拓展思政教育主渠道,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拓新陣地。通過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通過制造正面輿論,打好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教師可以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借助學習通、學習強國等軟件進行學習,促使學生參與到思想政治教學互動中。
從總體情況來說,藝術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教師必須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藝術專業教學具體實踐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必須深入推進可持續發展理念,結合多種教學方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確保現代高校藝術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開展。[4]
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在面對藝術專業學生時,教師必須對教學開展形式做足一定工作,選擇一些更為貼合藝術專業課程的教學形式,讓思想政治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到藝術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為音樂專業學生授課時,可以借助名人事跡的詩詞歌賦;在為美術專業學生授課時,教師則可以將一些相關作品作為切入點。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更易讓學生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共鳴。例如,教師在為音樂專業學生講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時,可以為學生介紹毛澤東的生平事跡以及詩詞等,在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朗讀毛澤東著名的《沁園春·雪》,帶領學生一起唱這首歌,師生共同沉浸于音樂課堂中,充分考慮學生專業特點,從音樂美學角度引導學生理解這首詩詞的含義,從而有效提升藝術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雖然專業課程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有著不同,教師善于找到合適的教學方式,能夠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高校藝術專業思想政治教師僅僅只是將這些例子與課程內容進行關聯,借助有效的教學形式增強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能力。教師需要注意的一點則是,藝術專業學生對作品形式非常敏感,如果選擇一些藝術水平較低的作品,則難以發揮藝術專業學生學習興趣和共鳴,甚至會讓學生對專業教學本身產生一定反感,在潛移默化之中不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和家國情懷。
3.加強藝術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聯系
現代高校的根本任務在于立德樹人和文化教育,為新時代培育全面發展的人才。高校專業教師在課程開展過程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專業課堂教學也是開展教學的主要渠道。為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導向作用,現代高校必須打破孤軍作戰的局面,各地開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新途徑,將馬克思主義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孤軍作戰的局面內。各地高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將馬克思主義貫穿于藝術專業課程教學全過程中,積極打造極具人文氣息的藝術專業課堂,充分發揮云功能,改變高校藝術專業教育長久以來的教育現象,進而實現育人效果的最大化。高校藝術專業課程在于培養具備藝術技能的學生,提升學生藝術思維等。學生通過專業課程學習掌握藝術知識和技能,部分學生由于專業課程過于深奧而無法深入學習,導致自身專業課程學習水平無法得到提升。教師將藝術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之后,能夠加深學生對藝術專業內容的理解,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學生也能夠認識到專業課程學習的重要性。[5]
對此,現代高校藝術專業教師必須明確自身教書以及育人職責,加強二者教育之間的有機結合,在現代高校專業教學中,高校教師應當堅持利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加強對藝術專業課程教學的指導,努力將藝術專業課程教學活動與時事熱點緊密聯系起來,確保自身思想政治素養和綜合素質提升的同時,為學生起到一定榜樣作用。因此,藝術專業課程教師在授課時,需要適時將馬克思主義觀點融入進藝術專業課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美學觀和藝術觀念,確保學生能夠在從藝道路過程中堅持自身正確的方向。藝術專業學生本身具備十分強烈的藝術情節,對專業課程教師認可度非常高,由此可見藝術專業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度則不言而喻。因此,現代高校必須加強對藝術專業教師的思想以及行為的培養,這些特質缺一不可。只有這樣,藝術專業教師才能夠在藝術專業課程中發揮自身思想觀念,確保藝術專業課程能夠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結合,進而達成藝術專業學生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的雙重目標,將學生培育成全方面發展的人才,促使其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
綜上,現代高校藝術專業教師在專業課程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從實踐意義角度來看具有一定的時代性,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并改進藝術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這事關現代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還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