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鐸,吉 華,李登昌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高職院校建設實驗室的目的是為社會和企業培養更多實用型技術人才。在與合作企業簽訂培養協議的過程中,學校并沒有針對人才的培養方向和技能要求等方面做過多溝通,導致學校不了解企業所需人才,學生畢業后無法滿足企業需求[1],企業為了保證自身發展需要重新對畢業生進行技能培訓,增加了人才培養成本,若畢業生在短時間內無法適應企業的崗位需要,還會導致企業用工的快速流失。
隨著所學課程內容的不斷豐富,為了滿足學生的實驗需求,學校會根據不同學科建立相應的實驗室,但未考慮到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性,新建成的實驗室仍會購入重復性的設備和儀器,實驗室內功能區分不明顯,造成了資源浪費。
高職院校所設置的實驗項目一般會涉及多學科的理論知識,但高校的實驗技術人才短缺,學生遇到需要運用跨學科知識的實驗時教師無法給出準確的指導方向,影響了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高職院校的實驗室相對獨立,教學時較難進行跨學科資源融合,不利于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拓展。
高職院校的實驗室一般在特定時間內才可以使用,其他時間實驗室都處于關閉的狀態。學生在進行大型實驗時,只能斷續使用實驗室,導致實驗缺乏連貫性,不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學校因資金、場地等方面的限制,導致所建實驗室規模較小,部分大型實驗課程內容被縮減,學生無法通過實驗教學獲取相應的知識,教學效果不佳。部分教師的實驗操作水平有限,未熟練掌握實驗設備的使用方法,導致許多實驗器材被閑置,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不佳。
在產教融合視域下高職院校的實驗室建設應當結合合作企業的發展需求購置相應的實驗器材,培養適應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在建設實驗室時,需要采購硬件、軟件等設施,硬件設施的選擇需要考慮當前學校的經濟情況和今后的發展方向,以此為基準合理規劃實驗室規模和購置實驗室硬件設施。軟件設施的建設需要考慮合作企業的管理運行模式以及當前學校的專業資源,通過邀請企業人員來實驗室進行教學指導等方式,讓學生提前了解未來的工作內容和形式[3]。在實驗室建設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學校的發展方向,在保留學校專業特色的基礎上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能夠較好地適應企業的需求和工作形式,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在高職院校的實驗室建設過程中,可以通過建立模塊化功能區將每一個功能模塊作為單獨的實驗區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課程內容進行多元化組合,從而減少實驗器材的浪費,提高實驗室利用效率。針對不同學科開展實驗室建設,可以樓層為單位設置每層樓實驗室的屬性和用途,將實驗樓層劃分為多個模塊功能區域,并對不同區域進行編號,教師開展實驗教學時可以根據不同實驗內容選擇相應的實驗器材[4]。當實驗室需要購置新的實驗器材時,可以將購入的器材類型與模塊功能區域進行匹配,從而減少實驗器材的資金投入,同時避免實驗器材閑置和浪費。
大部分實驗項目依靠單一學科的專業知識無法完成,需要多學科知識內容的輔助。產教融合視域下的高職院校實驗室建設,學校要考慮如何通過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開展跨學科資源的整合,需要從實驗室劃分以及實驗教師培養兩方面進行。實驗室劃分是指在建設過程中,單獨設立綜合實驗室,再對功能板塊進行劃分、編號,這樣學生在遇到綜合知識較強、較為繁雜的實驗項目時可以根據學科知識編號獲取相應的知識內容,從而完成實驗項目。實驗教師培養需要學校定期組織研討會,針對課程教學中專業性和綜合性較強的科目進行探討,總結出最合適的實驗流程與教學方案。加強跨學科資源整合不但能夠提高高職院校實驗教師的綜合教學水平,還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綜合知識,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
開放性實驗室是學生可以根據實驗題目自行制訂實驗方案并通過獨立或合作的方式完成實驗過程的實驗室。高職院校在建設實驗室的過程中,需要留出一定的區域讓學生能夠進行開放性實驗,從而培養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建設開放性實驗室時,學校需要制訂實驗室的使用流程,并要求學生在使用前提供完整的實驗方案,教師審查合格后才能獲得實驗室的使用權利。學生在進行開放性實驗過程中,需要教師的監督和指導,避免因為操作問題造成安全事故。學校可以制訂獎勵機制,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開放性實驗中來,學生應將實驗過程和結果總結成實驗報告上交教師,教師進行評分,并將其作為學生日常學習情況的評價因素。對于一些耗時較長的實驗或是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完成的實驗項目,學校需要定期檢查實驗進度,避免造成實驗室資源的浪費。通過建立開放性實驗室能夠讓每位學生都享受到實驗室的使用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實驗室建設過程中,部分學校由于受到資金及綜合實力等因素的影響,所建設的實驗室規模較小、功能也不能涵蓋所有學科。產教融合視域下高職院校可以借助互聯網構建網上實驗平臺,使學生能夠通過網絡平臺完成實驗課程[5]。通過構建網上實驗平臺能夠使學生在實驗期間不會受到場所和器材等方面的影響,節省了學校的資金投入,也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以及專業技能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高職院校的發展宗旨是為社會和企業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因此應加強實驗室建設,在規劃建設實驗室時增加更多功能板塊,通過跨學科資源的整合擴大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建設開放性實驗室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產教融合視域下,高職院校必須要拓寬實驗室的建設思路,從而培養更多具備綜合技能和素養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