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洋洋,趙天宇,高 榮
(1.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市鄒莊鎮畜牧獸醫站 221333;2.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沙溝畜牧獸醫站 225700;3.江蘇徐州臨沂樂牧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277731)
在我國,居民日常生活飲食的餐桌上離不開豬肉食品,因此,人們必須重視生豬養殖過程中各種常見問題的產生以及出現,還有生豬疫病防控問題也十分嚴重。要確保我國豬肉市場的安全,保障我國廣大居民的生命健康,就需要在生豬的養殖過程中對其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解決,只有更好地保障生豬養殖,才能夠真正促進我國生豬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1.1.1 糞便污染
生豬糞便會對環境造成較為嚴重的污染,由于生豬養殖戶的養殖規模龐大,導致生豬產生的糞便數量較多,而且這些糞尿堆積嚴重,處理起來存在困難,許多養殖戶無法對其進行處理,就會將這些糞尿混合物隨意放置在某空地中,對當地空氣、水源、土壤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污染;且有些養殖戶長年累月進行堆放,不僅造成水源和空氣表面輕度污染,甚至造成深層地下水的污染和周圍的空氣污染,不僅對當地居民生活造成了困擾,也對養殖人員的飲水和生活造成了影響。尤其是水源污染,一旦深層水受到糞便污染,治理起來極其困難,甚至會出現無法恢復的情況,造成的影響極其惡劣[1]。
1.1.2 養殖場廢水污染
同糞便污染一樣,養殖場廢水也將對周圍地區的生產和生活用水造成污染,生豬養殖者需進行生豬和養殖場地的清洗,使用的水量較大,使得水源排放到河流對其微生物造成了污染;且周圍居民從河流中使用水源,對居民日常用水也造成了污染,嚴重影響周圍居民的身心健康。
1.1.3 惡臭污染
生豬養殖過程中,隨著生豬不斷進行喂養和排泄,會產生難聞的氣味,一旦養殖場規模過大,這些氣味難以掩蓋,周圍的居民會受到一定影響,其也會對空氣中的大氣造成了相應的污染。
1.1.4 藥物殘留
在生豬養殖過程中,部分生豬會感染相關病毒,這時候養殖人員需使用一些藥物進行治療,有些養殖人員為了防止其感染更多疾病,會使用一些抗生素類的藥物,這些藥物不能隨著生豬的排泄代謝到體外,會殘留在生豬的體內。在進行生豬屠宰和售賣中,這些藥物還殘留在生豬體內,對食用的居民身體健康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1.2.1 假劣獸藥現象叢生
在惡性低價競爭下,一些獸藥售賣者認為售賣獸藥利潤越來越低,導致出現了“售賣假藥”的僥幸心理;又因為國家對于獸藥管理不規范,使得越來越多獸藥售賣者選擇為了利潤而打法律的擦邊球。
1.2.2 獸藥的說明書不規范導致藥物的濫用
在獸藥執法人員日常監管中發現,一些藥物說明書的藥物成分介紹以及使用方法不規范,甚至一些適應狀況和并發癥都沒有明確說明,用法用量存在含糊其辭,導致使用者在進行獸藥使用時,出現用量不準確,導致藥物的濫用和無效。
1.2.3 獸藥中成分不對應
在說明書不規范的情況之下,還有一種“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存在,那就是藥物成分與包裝上的成分不對應,這就導致盡管用藥,但出現治療不完善的情況或者病情的加重,尤其是獸藥制劑中添加人用藥和違禁成分的行為,暫時尚未出臺能夠作為處罰依據的檢測標準,這就給獸藥監督和執法造成了困難。
1.2.4 獸藥使用環節的監管
對于獸藥使用環節的監管,也是獸藥執法實踐環節一個重要方面,隨著國家對畜牧業發展的大力支持,畜牧業規模化范圍也變得比較寬泛,因此,規模養殖場使用獸藥也越來越多,使用量也越來越大,這就導致養殖戶與獸藥者之間存在著“關系”,給執法人員的執法監督環節造成了困難。
養殖場在場址選擇過程中.普遍存在場址選擇不當、布局不合理、環境控制不當等問題。有些中小規模養殖戶將養殖場選擇在靠近居民區的位置,生活區、生產區域之間沒有進行有效分離。缺乏隔離消毒通道,忽視通風設施、保溫設施的設立,忽視了對養殖場糞污資源的高效利用和高效處理,沒有配置相應的污染物處置設施。養殖場建造完畢之后,生豬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受到多種污染物的影響,機體抵抗力較差,處于亞健康狀態,容易加重多種傳染病的發生,不但不能提高養殖效果,反而會增加養殖成本[2]。
當前許多養殖戶在進行生豬養殖時,并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計劃,尤其是在生豬分群上,正常情況應該公母分群,并且新老生豬的養殖也應該進行隔離。但實際情況是,養殖生豬非常混亂,各種各樣生豬進行混養,給疫病傳播帶來了便利的條件。
免疫接種工作是防范多種傳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所以在發展生豬養殖戶產業過程中,要求養殖戶轉變傳統認知,要充分認識到疫苗免疫接種對保證生豬健康生長發育的重要作用。當地動物防疫部門,除每年春秋兩季做好重特大傳染性疾病免疫接種外,還應深入養殖場,深入養殖戶群體中,進行有效的免疫防疫宣傳帶動,逐漸轉變養殖戶的傳統養殖理念,在疫苗免疫接種過程中保證養殖戶都能積極配合。
在生豬養殖場內,需要針對衛生消毒機制進行有效的構建,并且需不斷完善,針對消毒藥物的更換,也要做到及時有效進行。毫無疑問生豬進行免疫接種,是預防生豬疫病的最有效辦法之一,所以在每年春秋季節,養殖戶應該主動進行生豬免疫工作,全面配合獸醫工作的開展,做好自家生豬免疫。同時,對于不同階段的生豬,免疫情況也存在不同,一定要依據生豬實際情況開展免疫,并最終保證免疫的結果。且在養殖過程中,需注意豬群的合理密度養殖,不能為了盲目追求經濟利益,讓豬群存在感染疫病的風險,這樣不僅不利于疫病防控,也會對豬群的品質產生影響。因此,養殖戶應該重視相關問題[3]。
要想保障生豬養殖安全,首先就必須確保豬舍建設,在初期進行設計時,就應該把豬舍的距離與村民居住的房屋分隔開,同時還要做好豬舍布局,減少各種生豬混養情況;并且在豬舍周圍建立豬糞處理池,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因為糞便帶來的細菌以及病毒感染。針對生豬養殖場的選址,應該符合相關防疫要求,例如避開學校、醫院、居民區以及工業區等場所,且也要對廢水排放場所,進行有效遠離。
綜上所述,在我國生豬養殖中存在著環境污染嚴重,如:糞便污染、養殖場污染、土壤水源污染、大氣污染,生豬養殖過程中的藥物濫用,如:假劣獸藥現象叢生、獸藥說明書不規范導致藥物濫用、獸藥中成分不對應、以及獸藥的監管不力,養殖場建造不合理,生豬飼養管理不規范等方面的問題。這就要求養殖者在進行生豬養殖過程中,要注重解決這些問題,這樣才能夠在進行生豬養殖過程中,更好地提升經濟效益以及促進生豬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