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新,唐桂娥,劉 彬
(河北省遷西縣農業農村局 064300)
在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經調查統計中小養殖場是養殖場中最大的養殖群體,有很多場的養殖數量早已超過規模標準,他們大多都是從散養戶發展而來,科學管理、疫病防控技術含量不高,管理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并且在發展過程中對中小養殖場戶的指導、監管投入人力和物力不足等諸多因素,造成了這些中小養殖場戶的疫病防控整體水平偏低,從而也就造成了這一最大養殖群體實際成了動物疫病發生和傳播風險最高的群體,也成了影響畜牧業健康發展最關鍵的一環,因此畜牧業要健康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從根本上解決中小養殖場戶的動物疫病防控問題。
1.1 就目前養殖情況來看,遷西縣有200多個養殖場,辦理畜牧養殖相關手續的僅有幾十個,大多還手續不齊全。約占總數的5%;養殖數量達到規模但沒有辦理相關手續的達到100多個,約占50%;其余是養殖數量較少的小養殖場80多個,約占45%。由于信息網絡化、交通網絡化的迅速發展,極大刺激了農業的發展,2020年受全國非洲豬瘟疫情等綜合因素影響,生豬價格居高不下,生豬養殖熱情空前高漲,生豬養殖場戶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養殖戶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對相應政策、技術的接受程度也不同,造成他們在養殖場管理上也是水平不一致參差不齊。
1.2 養殖數量達到規模的100多個養殖場中配備獸醫技術人員的僅幾個,其余絕大多數是養殖者都是憑經驗搞家庭式管理。
1.3 全縣95%的養殖場缺東少西,有的養殖場場區大門口最簡單的消毒池沒有建,沒有按要求放消毒液,沒有定期更換消毒液等。大多數也不能做到全進全出,進行全面消毒。
1.4 受疫情影響,現在很多養殖場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都是自行深埋處理。并未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2.1 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科學養殖水平偏低、管理都是家庭式管理,各項制度落實不到位等等,一旦有感染發生,很容易在短時間內污染全場。這與非洲豬瘟病毒的嚴重威脅(截至目前非洲豬瘟病毒在我國國內已經定植,目前還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并且非洲豬瘟對生豬養殖威脅非常大)形成鮮明的對比。
2.2 養殖戶安全意識較差,引進畜禽比較隨意,想從哪兒買直接找經紀人,或者找附近的養殖戶一聯系就買了,檢疫申報意識差,安全意識差。
2.3 養殖戶的出欄檢疫申報意識不強,尤其是中小養殖場戶缺乏生物安全隔離屏障,自身防護意識很差,造成疫病發生傳播風險很高。
2.4 監管人力不足,財力不足,嚴重制約了監督工作的開展。
2.5 無害化處理過程消毒沒有形成閉環,畜禽發病地點、外運病死畜禽的人員、工具及運輸車輛,還有深埋點周圍環境都需要全面多次消毒。
2.6 這么多的不規范養殖場基本上分布在全縣各個區域,防控措施不到位,環境污染治理不到位,不斷侵蝕周邊環境(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等),給附近的規模養殖場造成嚴重威脅,更給全縣的疫病防控工作造成空前壓力。
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以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治理為突破口,全面落實中小養殖場的監管、指導等工作。動物疫病防控是一個系統工程,各鄉鎮人民政府對轄區動物疫病防控負總責,鄉鎮長是第一責任人,要安排專人負責轄區畜禽養殖管理工作。由于非洲豬瘟對生豬養殖的嚴重威脅,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強化動物疫病防控,尤其是出臺非洲豬瘟防控鄉鎮干部包場、包村責任制,明確了包場包村鄉鎮干部包聯職責,由一級政府直接抓防控工作,可見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各行政村主要負責人是村級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要安排專人負責畜禽養殖管理,建檔統計轄區養殖情況,包括轄區內的規模養殖場、小養殖場和散養戶,要做到底數清楚,真正從源頭抓起:養殖場建設是否有申請,是否有批復,是否有規劃,是否符合遠離居民集中生活區、遠離水源等基本條件,是否有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以及是否建立養殖檔案并做好記錄等等。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部門要做好各項業務技術指導工作。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中小養殖場雖然比不上規模大場,但功能必須完善,才能長遠,這些場的疫病防控各個環節比規模大場一個也不少,從規劃建場到引入動物,到科學養殖、無害化處理,到銷售出欄等都是客觀存在的,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造成很大損失,如:一些中小養殖場戶不注重場外生物安全隔離措施,銷售畜禽隔離、消毒不徹底,次數多了,發生疾病只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而且他的人員流動很可能給全村的畜禽養殖造成極大威脅。這些細節需要各鄉鎮村,尤其是各村作為最基層、最直接的管理者應提高認識,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管理好轄區畜禽養殖,農業農村畜牧獸醫部門全力支持做好技術指導工作。
各鄉鎮人民政府、行政村要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要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日常工作對轄區養殖情況實施動態監管(建議每月至少開展兩次整個轄區的檢查,并做好記錄),重點是中小養殖場和達到養殖規模但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沒有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的養殖場,這些場造成疫病發生和傳播風險更大,對達到養殖規模沒有辦證的一定要監督辦證,讓這些養殖場接受更嚴格的監管,對達不到規模標準的中小養殖場可以參照規模養殖場管理,對防疫措施不到位能進行整改的督促整改,不能整改或屢次整改不到位的,要堅決取締,只有迅速改善中小養殖場這個大群體的養殖環境,我們的大環境才能得以改善,我們的整體防控水平才能迅速提升,我們的畜牧業健康發展才不會是一句空話。再好的政策落實不到位都等于紙上談兵,作為基層,其實我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落實上級政策,落實各項措施,落實落實再落實。
部分行政審批權限下放到鄉鎮一級,監管執法前移到鄉鎮一級(現在鄉鎮人民政府已經成立綜合執法,如:沒有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違規興辦養殖場等由鄉鎮政府執法部門進行處罰),《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也進一步明確了鄉鎮政府工作職責(如:城市公共區域、鄉村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由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組織處理等),種種跡象表明,國家已經開始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切政策的落實最終都要到基層,如果基層落實不到位,就等于政策是空架子,基層是真正的源頭,抓好基層治理,政策從上到下貫徹落實到位,從源頭開始守住紅線、守住底線,科學規劃、嚴格落實才能步步為贏。畜牧業是鄉村經濟的重要支柱,肉、蛋、奶等這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都來源于畜牧業,因此,畜牧業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保障,無論發展到了哪個階段,畜牧業(農業)都是根本,畜牧業的健康發展關系到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我國素有“豬糧安天下”的說法,就印證了這一點。因此動物疫病防控尤其是中小養殖場的動物疫病防控作為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顯得更為重要,各地各單位一定要借鄉村振興這一勢,這一大環境來借力發力,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促進畜牧業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為鄉村必振興提供保障,為鄉村振興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