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守業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塘川鎮畜牧獸醫站 810599)
在環境適宜的情況下,奶牛的產奶能力較好且產奶期較長。對于養殖場以及奶牛的養殖戶來說,健康以及產奶狀態好的奶牛能夠提供更多的牛奶,有利于增加經濟收益。因此,在奶牛的養殖中需要重點考慮環境因素對于奶牛的影響,需結合奶牛生長發育特點以及應用需求,進行細致的環境管理,研究環境因素的具體影響,進行環境的優化管理。
在我國的奶牛養殖中,個體養殖以及小規模養殖的比例在不斷降低,專業養殖場的大規模養殖比例逐漸增加。因此,奶牛的養殖管理工作重要性也出現了提升。在規模化的奶牛養殖中,管理工作的影響范圍大,且影響程度較深,養殖管理包括飼料管理、防疫管理、環境管理等。為了應對我國的乳制品市場需求以及奶牛養殖模式的變化,需要對奶牛管理的工作給予足夠重視,以提升管理能力為目的,展開持續性的管理研究[1]。
在不同的地區中,奶牛養殖呈現著地域性的特點,對于綜合自然環境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養殖場以及乳制品企業傾向于選擇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如有優質牧場的區域進行奶牛養殖。然而,受到乳制品種類的影響,如市場對于鮮奶等生產加工過程少,且保質期有限的乳制品有著一定需求,因此在各地會普遍進行奶牛的養殖。實際上,奶牛的風土馴化能力強,能夠適應于不同的綜合自然環境。在優先考慮綜合自然環境因素的同時,奶牛養殖也要適應于市場需求。
溫度因素對于奶牛的影響是最為明顯的,奶牛的身體狀況特殊,耐熱性有限。首先,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奶牛會出現應激反應。如,出現食欲下降、進食量減少等問題,這對于奶牛維持正常的身體機能會產生影響,且影響奶牛的產奶量。在長期高溫的影響下,奶牛長期處于一種不適的狀態中,如應激表現強烈將會出現死亡現象。其次,高溫環境也會影響到奶牛的免疫力。在應激反應的影響下,奶牛會出現身體內分泌系統紊亂的情況,免疫力降低,容易受到各類疾病的影響。另外,對于繁殖母牛以及成長期的奶牛來說,高溫會影響到奶牛的生殖行為以及生長發育狀態,奶牛同樣會呈現出食欲不振等問題,影響到生殖能力以及生長狀態。需注意的是,不僅高溫狀態對于奶牛會產生影響,在低溫的狀態下,也會出現奶牛的產奶量降低等問題。在低溫的環境下,奶牛需要通過大量地進食維持正常體溫,養殖場在飼料上的投入將會有所增加。同時,在低溫的影響下,奶牛的產奶量降低。在嚴重低溫的影響下,會出現奶牛凍死甚至凍傷的問題,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在溫度管理中,需要同時關注高溫環境以及低溫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采取防寒保暖的管理措施[2]。
在許多情況下,人們對于奶牛養殖濕度因素的重視都有所不足。濕度狀況會影響到奶牛的自身狀態,也會對細菌、病菌的繁殖產生影響。如,在高溫且高濕度的環境下,奶牛的自身狀態不佳,免疫力下降。然而,病菌、細菌的繁殖能力卻有所增強,奶牛更容易受到傳染疾病的侵擾。另外,在牛舍中濕度過高會影響到正常的空氣流通,動物糞便中存在的氮源會被微生物分解為氨氣,氨氣將會在濕氣中逐漸地溶解,奶牛吸入氨氣之后會出現中毒的狀況,在吸入量較大的情況下甚至會引起死亡。因此,為了避免這些濕度因素產生消極影響,需要對飼養環境中的濕度狀態進行監控,重視飼養區域的通風。在必要的情況下,如多雨季節可以采取物理降濕的方式,應用干燥劑以及干燥設備降低空氣濕度。
空氣質量與環境衛生因素之間存在一定聯系,在環境衛生水平較好的情況下,牛舍中的空氣質量同樣較高,空氣中含有的粉塵以及有害物質總體較少,有利于奶牛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在牛舍中一些特殊的物質會影響空氣質量,包括剩余飼料、動物糞便等,這些物質中會釋放有害氣體,將會導致奶牛中毒,這些有害氣體包括硫化氫以及氨氣等。當牛舍中的空氣質量與奶牛身體需求不相適應,會造成奶牛精神狀況不佳,飲食減少以及產奶量減少。對于養殖者來說,這意味著經濟損失。在一般情況下,空氣質量問題并不會導致奶牛直接死亡,有害氣體對奶牛健康產生的影響是漸進式的,會導致奶牛身體機能受到影響,壽命減少。空氣質量管理需要結合濕度管理的策略,重視牛舍的通風換氣,同時也要結合環境衛生狀況進行管理。環境衛生狀況與飼養場的設計尤其是牛舍的設計有著密切關系,在飼養場設計合理的情況下,奶牛有著充足的生活以及活動空間,個體的衛生狀況能夠得到保持;同時,衛生管理工作執行便利,可以及時地集中清理牛舍中的糞便、剩余飼料等,避免牛舍中聚集大量的有害氣體。在衛生管理的工作中,需要重視管理規劃的合理性,根據飼養量以及衛生需求,進行每日衛生管理。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提升衛生管理的頻次。牛體衛生管理也不可忽視,可以通過牛體全面消毒以及乳房清理的方式,進行牛體衛生管理。每天需進行2次牛體清潔,并應用溫水對奶牛的乳房進行擦洗,避免出現污垢堆積的問題[3]。
光照因素對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奶牛影響明顯,在良好的光照條件下,奶牛能夠保持精神狀態以及新陳代謝的正常。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奶牛的精神狀態不佳,會產生身體機能的紊亂以及新陳代謝的異常,影響奶牛的健康以及產奶量。因此,需提供正常的光照,做好放牧管理的工作。另外,需要注意到光照管理,避免出現光照過量的情況。奶牛長期處于光照狀態下,易發生皮膚病。如果發現奶牛出現由于光照過度引起的皮膚病,需用藥治療。如光照過度引起的奶牛“瘊子”,該病常見于眼周區域、腹部與背部也存在發病可能,需及時處理患病部位并且應用碘酒進行消毒。
環境聲音的管理工作,主要是進行噪聲管理。奶牛的飼養環境需要處于相對安靜的環境狀態下,長期的噪聲會對于奶牛產生精神刺激,影響奶牛的心率與脈搏、血壓。在身體狀態不佳時,奶牛的進食量將會有所降低,出現身體消瘦等問題。因此,需要重視奶牛飼養環境的噪聲管理,尤其應重視夜間的噪聲管理,確保奶牛得到充分的休息,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4]。
環境因素對奶牛養殖有著重要的影響,需要結合奶牛的生長發育、生殖以及產乳需求,對奶牛飼養的環境進行調節。首先,需優先選擇綜合自然環境較為適宜的區域,發展大規模的奶牛養殖。其次,需要重視溫度以及濕度管理,及時清理牛舍中的糞便以及剩余飼料,保持環境衛生。另外,還要重視光照因素以及噪聲產生的影響,關注環境管理中的細節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