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凱
(江蘇省射陽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24300)
雖然我國很多地區已經開始了規模化養豬,但是當前農村中還是有很多散養戶在進行生豬的養殖,這些散養戶與規模化養豬相比較,明顯存在很多問題,但是因為生豬作為農村地區必不可少的家畜,所以即便存在著很多方面的問題,農村地區也依然有很多散養戶來進行養殖,但由于散養戶在生豬的養殖中防疫意識的缺乏、養殖計劃的不合理、飼養條件的落后等等,最終給農村生豬散養戶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面對這樣的情況,人們一定要積極的改善,制定相關的防疫計劃,促進農村生豬防疫工作的開展,保障散養戶的經濟效益,促使農村生豬散養戶的積極發展。
大多數的農村散養戶,在進行養殖的時候,豬圈舍都存在著問題,尤其是選址和結構布局上面容易出現多方面的情況。當前農村養殖生豬,最主要的場所是院子里的圍欄,圍欄看似方便,但是因為過于靠近村民居住的房屋,通風效果和光線都很一般,因此造成了豬圈陰暗潮濕、狹窄的局面,這直接影響了生豬的發育,并且導致生豬的抗病能力下降[1]。
當前農村散養戶進行生豬養殖時,并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計劃,尤其是在生豬的分群上,正常情況應該公母分群,并且新老生豬的養殖也應該隔離開,但實際情況上農村生豬散養戶養殖生豬非常的混亂,各種各樣的豬都養在了一起,給疫病的傳播帶來了便利的條件。
很多農村散養戶在都是從外面購買仔豬然后回家養殖的,這樣的情況本身說沒有什么問題的,但問題是,養殖戶無法確保購買的生豬是否真的健康,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將購買來的的仔豬進行分開隔離觀察,確定沒有問題后再和其他豬一起進行養殖,當時的當前大部分的養殖戶都是直接一起混養,非常不利于疫病的防控。
很多散養戶養殖都是依靠過去的傳統經驗來進行養殖,但是事實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已經有很多國外的疫病傳入到中國本土,并且因為交通的發展與便利,更加方便了豬疫病的傳播,所以過去的養殖辦法已經不適用于今天的時代,散養戶的養殖安全意識過于低下落后,必須盡快的進行相關學習。
農村地區散養戶因為養殖空間有限,并沒有太多的空間將患病的生豬進行隔離養殖,所以即便是發現生豬存有疫病,散養戶最終也只是選擇把患病的生豬與健康的生豬一起進行養殖,直到發現患病生豬的病情加重無法康復的時候,再進行隔離已經來不及了,豬圈里的其他健康豬也已經被傳染了疾病。
農村地區許多散養戶接受的教育水平都比較一般,這也導致了他們的知識儲備較少、觀念落后,所以在發生生豬死亡的情況后,他們一般是進行直接的掩埋或者隨意的丟棄,不知道沒有進行無公害處理的病死豬,這樣隨意的處理會造成嚴重的污染,對周圍的土壤、水以及空氣都有著影響,同時還可能導致病毒在當地的豬養殖中加速傳播。同時還有一個極端的情況,那就是有一些非法商人故意低價購買病死豬然后出售,這種情況非常危險,直接影響著我國的食品健康安全,威脅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2]。
當前農村散養戶進行生豬養殖時,普遍不夠重視衛生問題,更別提日常的消毒工作開展,事實上,沒有進行消毒的豬圈存在著大量的危害,會有很多病原微生物以及寄生蟲在豬舍內不斷地進行繁殖傳播,同時還有很多蒼蠅蚊子會在豬圈內大量繁殖,長期下去很容易導致豬舍內的豬患病,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很多農村生豬散養戶不重視生豬的免疫問題,事實上生豬的免疫很重要,它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生豬的患病概率,正常情況下生豬在春秋季的時候就應該實施疫苗的接種,但是很多農村散養戶都認為接種比較麻煩,并且還有一定的支出,所以不是很重視生豬的疫苗問題。并且還有個別養殖戶雖然重視了疫苗,但是沒有正確的儲備疫苗以后這注射不標準,最終導致注射的疫苗也沒有什么實際效果。
要想保障我國農村生豬養殖的安全,首先就必須保障豬舍的建設,在初期進行設計的時候,就應該想辦法把豬舍的距離與村民居住的房屋分隔開,同時還要做好豬舍的布局,減少各種生豬的混養情況,并且在豬舍周圍建立豬糞處理池,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因為糞便帶來的細菌以及病毒感染。
很多生豬養殖中存在的問題,都是因為養殖戶不重視導致的,因此想要確保生豬的養殖合理,就必須重視生豬的養殖管理工作,養殖戶應該在日常生活積極的開展各方面的生豬養殖知識學習,不斷充實自身對于生豬養殖的理論,實現生豬養殖的進步與發展。
農村養殖戶進行生豬的引進是必然的,但是生豬的引進不可以直接盲目,要想做好生豬引進工作,就必須在生豬引進后,做好隔離觀察,在生豬引進的30d內,都不要放松警惕,只有真正地確保生豬沒有問題,才可以把生豬與其他的健康家豬一起進行養殖。
很多農村生豬散養戶在進行養殖的時候,發現生豬患病后,都是選擇不放棄,繼續和其他健康豬一起養殖,想著過段時間患病豬就自行恢復了,畢竟即便是患病豬,也花費了散養戶不少的金錢與精力,但是人們不能因小失大,一旦發現豬舍里存在患病豬,就必須將其與其他健康豬分隔開,并且立刻對患病豬進行診斷和治療,避免疫病傳染給其他健康豬。
農村生豬散養戶對于那些病死豬的處理一定不能隨意松懈,必須采用無公害處理方法,嚴謹病死豬亦或者患病豬流入我國的豬肉市場,散養戶自身也要嚴禁食用病死豬和患病豬,做好病死豬的無公害處理。無公害處理的最好辦法就是找一個偏僻幾乎沒有人,周圍也沒有什么水源養殖場的干燥地方,然后挖掘1.5~2m的深坑,坑底下鋪上大約2cm后的生石灰,隨后再把病死豬的尸體放入其中進行深度的掩埋[3]。
消毒工作能夠直接控制疫病,因此農村生豬散養戶一定要重視消毒工作,進行定期的消毒工作,不僅可以讓豬有一個干凈舒適的生長環境,還可以確保自身養殖的經濟效益。同時消毒工作不僅僅是豬舍,還要做好豬舍用具的消毒,全面確保豬舍的安全衛生。
毫無疑問生豬進行免疫接種,是預防生豬疫病的最好辦法,所以在每年春秋季節,養殖戶都應該主動地進行生豬免疫工作,全面配合獸醫的工作開展,做好自家生豬免疫,同時對于不同階段的生豬,免疫情況也存在著不同,一定要依據生豬的實際情況開展免疫,并最終保證免疫的結果。
我國居民的餐桌離不開豬肉,人們必須重視生豬的疫病防控問題,只有全面的防控到位,才能夠保障我國豬肉市場的安全,保障我國廣大居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對于那些農村生豬散養戶,相關政府部門必須加強免疫工作與監督,確保散養戶的生豬健康安全,從根本上提升農村散養戶的養殖質量,幫助農村居民提高經濟收入的同時,也為我國生豬市場提供了更多的優良生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