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鐸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楊崖集鎮畜牧獸醫站 730714)
大腸桿菌對于雞而言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之一,任何年齡段的雞,所有品種的雞都可傳染,4月齡內的雞易感性較多。一般情況下,養殖場如果存在管理不到位。衛生環境較差的狀況,再加上雞糞的大量堆積,以及有害氣體的產生,那么都會導致雞養殖場內的大腸桿菌大量的繁殖,長期發展下去最終會導致雞發病。甚至大量死亡,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雞大腸桿菌的各方面管理以及治療工作。
雞大腸桿菌病是由不同血清型的大腸桿菌感染導致的傳染病總稱,這種傳染病的病理特征比較復雜,大腸桿菌在自然界的寄主非常多,不僅會存在于飼料中,還存在于空氣里以及飲用水中,如果不對養殖場做出嚴格的消毒,那么這些寄主中存在的大腸桿菌都會快速的蔓延,并且傳染給養殖場的健康雞群。一旦養殖場內的雞患上了大腸桿菌,不進行及時的處理,那么很快,就會蔓延整個養殖場。大腸桿菌主要是通過雞的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但是也有一些大腸桿菌是依附在種蛋所沾糞便上,在孵化的時候,入侵到了蛋內導致孵化出來的雛雞也帶有大腸桿菌,最終影響雛雞的健康生長。雖然各個階段的雞都會容易被傳染,但實際上不同年齡段的雞的癥狀是不一樣的,并且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一些年齡段的雞如果綜合體質比較好,那么即便是感染大腸桿菌也會恢復健康,但是一些體質比較差的雞,即便是恢復了健康也無法繼續發育生長,這種情況下養殖場就不得不對此類雞進行淘汰,從而導致經濟的嚴重受損。因此養殖場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正確的了解大腸桿菌的特性以及動態,及時地觀察養殖場的情況,一旦發現問題立刻進行相關的治療[1]。
有很多養殖戶在養殖的過程中,都依靠著過去的經驗進行養殖,對于大腸桿菌防控技術都沒有認真的去了解過,所以在大腸桿菌治療用藥,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很多養殖戶認為大腸桿菌只需要采用藥物治療就可以控制住,沒有提前做好防疫工作不說,患病后隨意使用抗生素對患病雞進行治療,并且有很多抗生素是對大腸桿菌不敏感,亦或者使用的抗生素劑量不準確,所以患病雞的病情并沒有好轉。還有的養殖戶盲目用藥,不僅沒有消滅大腸桿菌,還造成大腸桿菌耐藥性增強,并且還因為抗生素的過量使用,導致本來有益于健康的菌群也被殺死,雞的腸道益生菌群失衡,最終導致雞群出現的大量死亡。
我國養雞產業不斷的壯大發展,促使了雞養殖的密度也大幅度增加,這給各種疾病的傳染帶來了可乘之機,尤其是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發病后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亦或者發病的周期比較長,死亡率比較低,但是一旦雞患病即使康復之后,也無法正常的生長,如果任由其長期發展下去,那么整個雞群的免疫都會被嚴重的破壞,雞群的免疫能力普遍的下降,不僅會導致養殖的雞群感染多種疾病,還容易給養殖戶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在養殖場中,人們一定要重視養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一旦養殖場的環境衛生存在被污染的情況,那么就很容易導致大腸桿菌的快速傳播。此外還要注意養殖場的氣溫變化,如果養殖場的溫度時冷時熱非常潮濕,并且通風不暢,再加上大量的雞糞堆積,那么就會有大量的有毒氣體釋放,不僅會導致雞免疫功能變差,還會導致雞群患上大腸桿菌。事實上要想做好雞的養殖管理,那么就必須重視雞舍的消毒工作,但是當前有很多養殖戶都不重視這一問題,養殖管理不重視科學化,養殖場的環境也非常惡劣,并且病死雞也處理不到位,最終導致養殖場內出現了嚴重的大腸桿菌感染情況[2]。
一旦發現養殖場感染大腸桿菌后,就應立即將患病雞進行單獨隔離,并且養殖戶要按照疫情的處理流程,盡快上報給當地的畜牧獸醫站,再由專業的工作人員到養殖場內進行流行病學的調查、病原學檢查、細菌分離培養。病變組織進行染色鏡檢,如果患病的雞存在大腸桿菌病感染的情況,采取病樣用麥康凱瓊脂培養基和普通瓊脂培養基培養,用于大腸桿菌的鑒別。同時還要將在患病養殖場內采集到的病理樣本進一步的進行處理,把樣本制作成懸濁液,并且注射到實驗用的小白鼠體內,同時設置好一定的實驗對照組,如果注射的小白鼠在12h內出現了死亡的情況,則表示感染了大腸桿菌,并且肝臟組織存在著大腸桿菌,由此就可以判斷出來,大腸桿菌具有非常強烈的致病性,進而就可以通過實驗的結果,對患病雞進行大腸桿菌病治療。
在進行規模化養雞中,呼吸傳染導致雞患上大腸桿菌的情況也是非常多的,并且大腸桿菌屬于耐藥菌株,它對抗生素有著比較強的抵抗力,因此要治療大腸桿菌,一定要提前做好相關的藥敏測試,選擇能夠治療大腸桿菌的敏感藥物,同時敏感藥物不要長期使用,避免出現耐藥性,因此一定要多種藥物替換使用,確保藥物治療效果可靠。此外,雞規模化養殖場中還存在著很多其他病毒,如新城疫、傳染性喉管炎、法氏囊等,可能導致雞出現細菌性疾病的混合感染,如沙門氏菌、鏈球菌、雞結核病等,不同混合感染的癥狀是不一樣的,并且一般都有著較大的區別,因此對于混合型雞大腸桿菌的治療,我們一定要正確的判斷,根據混合感染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符合條件的藥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一定要采集典型病變組織樣本,然后拿到當地的專業機構進行檢測,明確具體致病原到底是什么,選擇真正能夠有效治療當前患病情況的藥物[3]。
雞養殖場內存在大腸桿菌的數量非常多,為了避免其給雞群帶來嚴重的影響,養殖戶應該經常打掃養殖區域,確保養殖區內的通風正常,減少養殖場內大腸桿菌的濃度。同時,養雞場內的養殖管理人員必須明白,不是所有大腸桿菌都具有致病性,只有高致病性的大腸桿菌,才會導致養殖場內的雞群出現群體患病的情況。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養殖管理人員一定要嚴格地做好消毒處理,及時消滅環境中存在的大腸桿菌,并且不能使用某一種單一性質的消毒劑,而是用多種消毒劑進行輪換使用,并且做好養殖場內的溫度以及濕度的控制和通風管理工作,合理控制養殖場的密度,為雞群營造一個健康生長的環境,就很容易避免雞群感染大腸桿菌。
目前我國雞肉市場巨大,這給雞養殖戶帶來了很多發展的機會,但是在養殖的過程中,養殖戶一定要重視養殖中的各方面問題,尤其是雞的大腸桿菌病預防,這是一種非常容易傳染給其他雞的傳染病,一旦暴發,整個養殖場都會遭受損失。因此養殖戶一定要重視養殖場內大腸桿菌的預防和管理工作,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有效地對養殖環境做出調整,確保養殖場內的雞群可以健康生長,增加自身的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