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物文
(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綜合便民服務中心,山西 介休 031200)
1.1 表型檢疫 主要從淋巴結,左右咬肌,吻突、齒齦、蹄,體表等幾個方面進行檢查。若皮膚有彌漫性充血、點狀出血,可能是敗血性豬丹毒,若四肢、耳、腹部有云斑狀出血,可能是豬瘟。疑似病豬還需結合內臟檢查才能準確判斷。
1.2 內臟器官檢疫 主要檢查淋巴結和器官。淋巴結主要檢查支氣管淋巴結、肝門淋巴結和腸系膜淋巴結。器官檢查主要觀察各器官色澤、大小、硬度,有無充血、炎癥、彈性等。具體為檢查心(診斷豬瘟、豬丹毒、囊蟲病、口蹄疫等)、肝(診斷肝膽管及肝實質有無病變)、肺(診斷豬肺疫、豬肺絲蟲病、結核病、豬丹毒、豬氣喘病等)、胃(檢查胃腸漿膜有無出血、梗死、潰瘍、壞死、結節、寄生蟲等)、脾等。
1.3 其他部位檢疫 主要檢查胸、腹腔,肌肉、腰肌及腎臟,重點檢查有無豬瘟、豬肺疫、豬丹毒、豬肉孢子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等疫病。
1.4 復檢 檢疫結束后對檢疫情況進行復檢,綜合判定檢疫結果,并監督檢查甲狀腺、腎上腺和異常淋巴結的摘除情況,填寫宰后檢疫記錄。
2.1 豬瘟 豬瘟可水平傳播及垂直傳播,生豬感染后,淋巴結、心臟、膀胱、膽囊等出血,有壞死性腸炎。
發現豬感染豬瘟時,立即進行隔離,豬舍進行全面消毒,同時對其他豬進行豬瘟抗體檢測,接種豬瘟疫苗是防控的首要措施。屠前發現感染豬瘟的立即撲殺,并無害化處理,防止豬瘟進一步擴散,杜絕病害豬肉流入市場。
2.2 豬丹病毒 病豬發熱,體溫升高,耳、頸、背部充血,皮膚有皮疹,呈紫色或紅色,甚至出現壞死性皮炎。
病癥較輕的,病變部分切除后,高溫消毒。病癥嚴重的,無害化處理,檢疫人員、檢疫工具及豬舍嚴格消毒處理。
2.3 豬傳染性水皰病 病豬采食量下降,精神狀態較差,發熱,鼻腔、嘴唇、蹄部及舌頭等有水皰和潰瘍病灶。控制該病的措施是防止病原擴散到非疫區,病豬、屠宰豬及下腳料進行無害化處理,對環境及豬舍進行嚴格消毒,一般使用的消毒劑有過氧乙酸、菌毒敵及次氯酸鈉等。
2.4 豬弓形蟲病 此病是由弓形蟲引起的,為人畜共患寄生蟲病。病豬表現為呼吸困難、流涕、食欲下降、腹瀉等,妊娠母豬感染此病會引起流產,仔豬感染時免疫力下降。病豬淋巴結腫大,器官腫大,有積液,腸道充血嚴重。仔豬對弓形蟲病較為敏感,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其發育不良或成為僵豬。
若宰前檢查出此病,病狀較輕的肌肉注射20~25 mg/kg 磺胺-6-甲氧嘧啶或者口服14 mg/kg甲氧芐啶。治療豬休藥期后重新進行檢疫,檢疫合格后才能流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