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忠
(四川省雷波縣農業農村局,四川 雷波 616550)
小涼山土雞白痢是由腸道沙門氏桿菌引起的,病雞以排白痢為特征,其主要危害雛雞,雞感染后發病快,死亡率高。
本病無明顯的季節性,四季均可發生。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差,如育雛室密度過大,潮濕,糞污嚴重,空氣流通不暢,飼料、飲水不足,消毒不嚴等,是導致該病發生和雞死亡原因。雞之間容易形成循環傳播鏈。
土雛雞感染后3~4 d 出現明顯癥狀。急性者精神不振,絨毛松亂,雙翅下垂,縮頸、閉眼、昏睡,少食或不食,怕冷扎堆,排帶有氣泡的糊狀白色糞便,肛門周圍絨毛被糞便粘連,影響排便,其疼痛,尖叫。耐過雞生長發育不良,長期帶菌。
病死雞肝臟腫大,呈土黃色,有白色米粒狀壞死灶;肺有白色米粒狀壞死結節;膽囊充盈;心臟變形,有白色壞死灶;腸有卡他性炎癥,盲腸被白色干酪樣物質堵塞。
根據雞的發病日齡及排白痢,肝臟腫大,有白色米粒狀壞死灶,盲腸被白色干酪樣物質堵塞等癥狀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細菌分離培養和血清學鑒定。
可選用高效、廣譜的敏感藥物進行治療。
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粉混飲,每1 L 0.5~1g,連用3~5 d。
硫酸慶大霉素,以4 萬IU/L 兌水飲用,連用3~5 d。
氟哌酸兌水飲用,連用3~5 d。
30%氟苯尼考粉,以0.2%兌水飲用,連用3~5 d。
阿莫西林粉拌料,每500 kg 飼料加入100 g,連用3~5 d;每100 g加水1 000 kg,飲水,連用3~5 d。
對土雞白痢應加強防控,建立凈化雞場;雞場應加強生物安全措施,不得購入染疫的種雞、種蛋及雞苗;新入場的雞必須隔離檢疫,確認無病后才能繼續飼養;防白痢還應加強飼養管理,改善飼養條件,注意及時清除糞便,交叉使用消毒劑對雞舍、場地、用具、運輸車輛等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