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寧 王江賓

鐘宇杭/攝
軍隊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軍隊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實現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團結鞏固部隊、完成各項任務的堅強戰斗堡壘。把一線戰斗堡壘建得更加堅強有力,提高組織生活制度落實質量是重要抓手和關鍵,把組織生活制度落實質量提高了,基層黨組織建設就有了重要保證。
一是要統籌落實避免矛盾沖突。七項組織生活制度看似多而雜,但也有許多方面是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可以說是密切關聯、互為作用的一套體系。只要能夠準確把握和熟練運用好,結合基層實際加以細化整合,落實起來并不難。要建好“計劃表”。基層黨支部要區分“制度名稱、規定性要求、制度功能及其關聯性”等要素,嚴格按照規定建立黨支部黨日活動計劃表。例如,在黨日時間召開黨小組會,組織黨員匯報思想,開展個別黨員的談心談話,既落實了黨員匯報制度、談心談話制度,本身又堅持了黨日制度、黨小組會制度。由此可見,用好一個黨日、落實幾項制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要記好“兩本賬”。一本是制度賬,各項制度都有時限次數上的要求,什么時候該開支部黨員大會、支委會、組織生活會、黨小組會,什么時候該組織談心談話、黨員匯報和民主評議,什么時候該上黨課,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另一本是工作賬,黨支部有哪些日常黨務工作要處理,連隊有哪些重大問題需要上會討論研究,哪些問題需提請支部黨員大會決定,哪些問題可由支委會研究,都需要統籌安排好,經常對對賬、定期查查賬。
二是要高效落實避免事倍功半。在實際工作中,不少黨支部在堅持制度上不能做到經常化、精細化,這既有重視程度不夠的原因,也有工作方法不當的問題。要善于吃透上級要求,結合單位實際,把握制度特點,真正發揮其整體效能。黨的會議要增強嚴肅性。要做到會前有計劃、多溝通,會上講求民主、充分討論,會后明確分工、抓好落實,確保內容明確、廣開言路、程序規范、責任明晰。黨日活動要增強靈活性。在落實中遇有臨時性任務要作出必要調整,出現新情況新問題要因時而變、因地而變,如大項任務活動與正常組織生活發生沖突,執行任務過于分散、人員不齊組織生活不能正常開展等,這些情況下可采取預先安排、臨機調整或事后補課等方式進行解決,但要確保“可串不可占、合并不取消”。黨課教育要增強針對性。黨課必須要有黨味,切實做到有思想,在一些事關黨性原則的問題上要對黨員提出嚴格要求,對錯誤思想要及時教育抵制,確保教育的起點高、落點實;有引導,做到用大道理管住小道理、用正道理管住歪道理,啟發提高黨員的基本覺悟;有方法,就是與社會經濟文化環境和部隊建設發展實際緊密結合起來,采取多種手段增強黨課的實效;有典型,就是注重用先進典型人物和優良傳統來抓教育。談心談話要增強實效性。重在對黨員的激勵關懷、搞好思想疏導、增強工作信心,黨支部委員之間、委員和黨員之間、黨員和黨員之間談心談話應當坦誠相見、交流思想、交換意見、幫助提高。民主生活要增強原則性。會前正副書記都要主動與委員交流思想、搞好溝通,為開展好批評和自我批評奠定基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時要出于公心,勇于自我解剖、把問題點在當面、敢于“唱黑臉”,接受批評時要做到虛懷若谷、態度誠懇、不記“小賬”。黨員匯報要增強思想性。搞好黨小組長的教育、培養和幫帶,切實發揮重要作用;支委成員要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黨小組匯報會,發揮“參與”和“指導”的雙重作用;引導黨員打消顧慮,匯報思想敢于亮明思想。民主評議要增強激勵性。嚴格按照“三評一定”(個人自評、黨員互評、民主測評、組織評定)要求組織,黨支部綜合分析客觀公正作出評議鑒定、與黨員見面,適時公開評議結果,接受群眾監督。對問題較多或群眾意見較大的黨員,依據黨紀黨規慎重作出處理,并采取適當方式向群眾公布。
三是要依法落實避免隨意增減。程序不僅是內容而且還是法規,違背程序在法律上講就是違法。組織生活制度有其特定的程序,每一道程序都是經過長期實踐總結的,都有其特定的涵義和作用,決不是可有可無、可增可減的;隨意簡化或無意遺漏了哪一道程序,都會影響制度落實的質量。可以說一道程序就是一道保險、一個規則就是一道防線,認真走實了每道程序,質量就在其中。比如,黨支部委員會換屆選舉,流程比較復雜,基本步驟就有17 個,每一個步驟都馬虎不得。有的單位心存僥幸心理,在落實法規制度中隨意性大、搞變通、打“擦邊球”,喜歡用土政策土規定代替法規制度或者鉆法規制度的空子,這實際上是法治觀念不強,工作簡單化、隨意化、投機取巧的一種表現,很容易顧此失彼,埋下各種隱患。還有的單位在落實法規制度面前搞雙重標準,對連隊的一些老軍士和骨干不敢管、不愿管,發生了問題也多是私底下說說,從不撕破臉皮,這就會在戰士中間產生“人治大于法治、人情大于法理”的錯誤引導,從而導致連隊黨支部的威信掃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法規制度逐步健全,對黨內政治生活進行明確規范和細化,紀律性更嚴,法規性更強,目的就是要使黨內生活的每項內容、每個環節都有法可依、有據可查。要牢固樹立程序就是法規、規則就是紀律的觀念,認清組織生活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防止和克服隨意性、盲目性。
四是要合力落實避免分工分家。集體參與意識不強、民主氛圍不濃是黨支部組織生活制度落實不到位的一個重要原因。抓支部建設、抓制度落實光靠書記一個人是做不好的,只有把上下左右各方面的力量統合起來、調動起來,才能出質量、出效益。一方面,要強化群眾參與。黨員是落實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的主體,落實組織生活制度離開了廣大黨員的積極參與就會蒼白無力、毫無意義,每個黨員能否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加組織生活,直接影響組織生活的質量。從目前來看,在基層黨員尤其是士兵黨員中,不同程度地存有甘當“局外人”的現象。如,有的同志片面認為組織活動是“例行公事”,參加活動就是坐“冷板凳”;還有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說話干事“隨大流”。這種黨員參與意識的淡漠,是基層組織生活質量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日常工作中,應不斷拓展和暢通“戰斗堡壘”與廣大黨員溝通交流的渠道,最大限度調動廣大黨員積極性。另一方面,要注重末端問效。習主席強調:“每個黨員、干部,無論黨齡長短、職務高低,都必須接受黨組織教育和監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意見是我們最好的鏡子。”群眾對黨員的言談舉止看得最清楚,也最有發言權,多一分監督就少一些漏洞,多一分制約就少一些失誤。支部正副書記對待批評的態度,是影響整個支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質量的“風向標”。領導愿聽“當面鑼”,群眾才不會敲“背后鼓”;書記能主動丟開面子、敞開心窩子,官兵才能放開膽子、打開話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