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


摘 要:個人所得稅與居民生育意愿互相影響。在現有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基于2010—2019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運用OLS回歸分析對個人所得稅與生育意愿的關系展開實證研究。研究發現,個人所得稅與生育意愿之間存在著線性相關關系,且個人所得稅與生育意愿呈負相關影響。優化個人所得稅制度,對于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推動三孩時代的來臨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生育意愿;OLS模型;省級面板數據
中圖分類號:C9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34-0055-03
一、問題提出
居民生育意愿的強弱程度可通過人口出生率這一指標體現。1987年以后,我國人口出生率總體上呈現遞減態勢。為改善我國人口結構,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的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出臺了單獨兩孩、全面兩孩等重大政策。二孩政策的到來,使得老齡化問題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但我國依然面臨低生育率的挑戰。尤其是2019年,人口出生率由1987年的23.33%降到10.48%,跌破最低。低生育意愿問題已經成為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指出“要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要加強稅收、住房等支持政策”。稅收是國家激勵和保障生育政策落實的重要手段,個人所得稅緊扣個人的收入與所得,其對收入分配和勞動力供給直接產生影響。在三孩政策到來的背景下,開展個人所得稅與生育意愿之間關系的研究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
二、文獻綜述、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一)文獻綜述
低生育意愿問題阻礙著社會轉型。國內外關于生育意愿的研究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原因類,即生育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二是趨勢類,即分析生育意愿的變化趨勢及其產生的影響;三是對策類,即對低生育意愿帶來的影響提出相關應對措施。2018年以前,國內鮮有關于個人所得稅與生育問題的研究。2018年新《個人所得稅法》出臺,使得二孩政策背景下的個人所得稅與生育之間關系的研究得以提上政策議程。個人所得稅與生育之間關系的研究可分為兩類:一是經驗借鑒類,即借鑒國外個人所得稅在促進生育方面改革的成功經驗。如于秀偉、侯迎春對德國經驗的借鑒[1],以及馬念誼對泰國經驗的學習[2]。二是對策類,即如何用個人所得稅制度提高生育意愿。如王嬌嬌提出可通過減免部分個人所得稅以及提高個稅起征點等措施進行改革[3]??偟膩碚f,個人所得稅與生育意愿之間的關系已受到部分學者的關注,但是國內關于這方面的研究還十分缺乏,并主要集中于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诖?,本文以實證的方式展開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嘗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二)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1.理論基礎:理性人與收入效應。稅收是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最佳方式,稅收對納稅人作為一個消費者的行為的影響,可以表現為收入效應。也就是政府課稅之后,會使消費者可支配收入下降,從而降低商品的購買量[4]。經濟因素是影響居民生育意愿的核心因素,高昂的生育成本使得作為理性人的居民不得不衡量生育所帶來的利弊得失[5]。在強大的經濟壓力下,居民生育意愿會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形成低生育率的現狀。個人所得稅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功能,在所得課稅中占據一席之地。當政府征收個人所得稅后,居民作為“消費者”可支配收入水平下降,會減少“購買”孩子這一“消費品”,即選擇減少生育孩子數量甚至放棄生育。隨著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不斷提高,居民的生育意愿會呈現遞減的趨勢。相反,優化個人所得稅結構或者實行稅收減免,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理性居民的生育愿望[6]。
2.研究假設。結合稅收相關理論基礎以及現有研究成果,提出研究假設:個人所得稅與生育意愿呈負相關關系,即個人所得稅越高,則居民的生育意愿會相應降低。
三、模型擬定與操作
(一)模型擬定與變量選取
根據研究假設,本文擬定以下計量模型:
Brateit=αi+βiPtaxit+θicontrolit+εit
其中,下標i和t分別表示地區和時間變量,Brateit、Ptaxit、controlit分別為本文的因變量、自變量和控制變量,αi、βi、θi表示待估參數,εit代表隨機誤差項。
(二)數據來源、變量選取及描述性統計
研究選取了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2010—2019年的面板數據。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缺漏數據由各省的統計年鑒進行補充。①在描述性統計結果中,VIF值小于10,證明變量間不存在嚴重多重共線性問題,可進行OLS回歸分析。
四、回歸結果分析
研究采用OLS模型來分析個人所得稅與生育意愿之間的關系,利用Stata15.0軟件得到結果,如表2所示。
回歸結果顯示,在模型1中,R2為0.113,說明模型1對研究假設的解釋力達到11.3%,達到很高的解釋水平;個人所得稅在0.01的水平上呈現負顯著性,研究假設得到驗證。
為增加模型解釋力,研究引入3個控制變量。首先,地區生產總值在0.01的水平上呈現正顯著性,說明人口出生率不一定會隨著經濟的發展水平提高而降低。其次,65歲以上人口數在0.01的水平上呈現負顯著性,說明在當前情況下,居民的生育意愿很容易受到家庭老齡人口數的影響。需要撫養的老齡人口越多,年輕人的壓力越大,則生育意愿就越低。最后,女性受教育程度在0.01的水平上呈現負顯著性,說明女性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則生育的意愿越低。此外,在加入三個控制變量后,R2值增加到了0.452,說明整個模型解釋力明顯增強。
四、政策建議
以上研究結果證實了研究假設:個人所得稅與生育意愿之間呈負相關關系?;诖?,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一)優化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1.老齡人口患病扣除。獨生子女生育政策帶來的“4-2-1”家庭結構或者全面二孩政策下的“4-2-2”家庭結構模式,迫使一對夫妻需要贍養4位老人。在現實的情況中,一對年輕夫妻患大病的概率要低于4位老人。若家庭老人贍養比過高的話,可以考慮允許納稅人將所需贍養老人所產生的高額的大病醫療費用進行選擇性扣除,以此來緩解“421”“422”以及未來三孩時代下“423”家庭模式下的養老負擔。
2.單身父母扣除。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離婚率總體上呈現快速上升,從1978年的0.18‰升至2019年的3.36‰,增長了17倍[7]。高漲不下的離婚率使得單身父母的數量急劇上升。相對于夫妻雙方共同撫養孩子,單身父母所需要承擔的撫養壓力更大。若父母離異,可對需撫養孩子的一方進行一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就離異后重組的家庭而言,可根據組合后孩子的數量進行相應的扣除。
3.意外扣除。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中,還未將意外事故納入扣除范圍內。若出現兒童患有特殊疾病無法開展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家庭成員因意外嚴重傷殘以及家庭遭遇其他特殊變故時,可以以意外專項扣除的方式為納稅人進行稅收減免。以此可以從稅收的角度幫助納稅人有效化解社會風險,減少納稅人對于生育子女可能產生的費用的擔憂[8]。
4.子女照護扣除。三孩政策問世后,從居民的反映來看,更多的是生育的焦慮和對政策的質疑。社會各界紛紛呼吁,要想推行三孩政策,其配套的政策必須緊跟其上。倘若一個家庭有三個孩子,則聘請專業人員對孩子進行照護的可能性會增大。父母必須承擔高昂的托育費用,這同樣會對居民的生育意愿造成阻礙。可以考慮分情況對二孩和三孩家庭給予一定的子女照護扣除,減輕家庭養育負擔。
(二)考慮地區間的差異
通過研究發現,考慮到地區之間的差異,對省份之間進行虛擬變量控制之后,模型的解釋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這說明,不同的地區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性,個人所得稅對各個地區的生育意愿雖有一定的作用,但其所產生的影響不能等同。因此,在對個人所得稅進行改革時,必須考慮到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
五、總結與展望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人口結構的優質發展,生育政策的變革事關人民安居樂業。為積極應對生育意愿持續走低的風險,黨和國家做出了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統籌解決人口發展問題?!叭娑ⅰ闭唠m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國出生人口仍有下降,生育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在“全面二孩”政策并未形成強有力生育激勵的情況下,開放三孩是否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尚未得知。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的猛烈沖擊,三孩政策實施舉步維艱。本文通過展開個人所得稅與生育意愿關系的實證研究,發現二者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優化個人所得稅制度,實現個人所得稅制度與生育政策的有機結合,能有效刺激居民的生育意愿,以更好迎接三孩時代的到來。從長期看有利于構建一個生育友好型社會,實現社會轉型。
參考文獻:
[1]? 于秀偉,侯迎春.“生育友好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構建——基于德國的經驗[J].稅務與經濟,2018,(4):88-93.
[2]? 馬念誼.泰國個人所得稅扣除制度及啟示[J].稅務研究,2019,(3):50-54.
[3]? 王嬌嬌.“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個人所得稅改革[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7):213.
[4]? 高培勇.公共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74-175.
[5]? 任棟,李萍.人口出生率的影響因素分析與政策選擇:1994—2014年[J].改革,2015,(10):23-31.
[6]? 張釗.提高生育意愿 稅收政策如何發力[N].中國青年報,2020-03-31(006).
[7]? 楊菊華,孫超.中國的離婚率究竟有多高?[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21,(2).
[8]? 汪彬楠.二孩政策背景下的個稅專項扣除改革探析[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9,(5):52-57.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Income Tax and Fertility Intention
——OLS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XIAO Xue
(Guizhou University,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Personal income tax and residents’ desire to have children influence each other.Based on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10 to 2019,this paper uses OLS regression analysis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income tax and fertility inten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there is a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personal income tax and fertility intention,and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sonal income tax and fertility intention.Optimizing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uilding a fertility friendly society and promoting the coming of the three-child era.
Key words:individual income tax;the desire to have children;OLS model;provincial panel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