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紅
(杭州市永佳紙業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我國是造紙行業起源國,造紙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現階段我國造紙形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機制,另一種為手工制。所謂機制,就是利用造紙機經過稀釋、脫水、烘干等步驟,完成紙張的連續生產;而手工制,則是由人工操作方式生產紙張。現如今,我國紙制品行業經過了長達30年的發展,正在向規模化、集約化趨勢邁進。另外,部分紙質包裝出口企業也逐漸從外銷轉向內銷,加上國家針對紙制品包裝行業出臺的各種政扶持策,促進我國造紙行業迎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但不可否認的是,造紙行業在升級轉型過程中也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只有克服重重困難,才能夠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廣東、江蘇、浙江等沿海地區是我國紙張和紙板生產的主要陣地。結合企查查數據統計情況來看,浙江擁有的造紙企業已經超過2萬家,在全國排名第一,廣東、江蘇、福建、山東等地緊隨其后。另外,根據我國造紙協會數據調查情況來看,其中廣東省生產的紙張和紙板,占全國總產量17.31%,山東占16.99%,浙江占13.27%[1]。
結合2020年國內造紙相關上市公司公布出的年度報告來看,營收超過100億的企業有四家,分別為晨鳴、恒安、太陽和理文,其中晨鳴紙業遙遙領先,營收高達136億元。另外,這些企業中造紙企業占比較大,大概占所有企業的61%,其次為批發業和零售業,數量占比大概在28%左右。
結合我國造紙行業發展進程來看,造紙產量已經實現了逆勢增長目標,在全球穩居首位。根據中國造紙協會2020年統計的造紙行業制造產量數據來看,紙張和紙板產量已經超過22360萬噸,同比增長約4.6%。這一年的造紙產量已經基本接近了2017年最高值,這也預示著造紙行業正在逐漸恢復巔峰。另外,隨著2017年我國禁廢政策的實施,紙漿產量也產生了巨大變化,其中2018-2020年平均產量大概在7200-7400萬噸范圍內。相對于前幾年而言有所下降。隨著我國經濟逐漸回歸正軌,消費市場也不斷復蘇,推動造紙行業出現回升局面,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近在咫尺[2]。
近年來,我國造紙裝備相關企業數量大幅度減少,資產增長速度越來越慢,業績呈逐步下滑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營業壓力。從出口方面分析,價值提升空間較大,出口國家也越來越多,但出口臺數十分不穩定。另外,隨著國內造紙設備功能性和實用性的不斷提升,進口設備需求也隨之減少,進口臺數和金額呈逐年下降趨勢。對比國內造紙設備與國際廠商的價格來看,前者明顯更低,所以在造紙行業未來發展中,提高國產設備的性能和質量,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
2020年9月,廣西太陽紙業順利投產年產50萬噸的文化紙生產線,在此基礎上,年產6萬噸的生活用紙、年產90萬噸的白卡紙、日產1800噸的BCTMP,以及日產2650噸的漂白闊葉木漿生產線也依次投產[3]。除此之外,北海玖龍紙業也開工建設了多個大型項目,擺闊年產795噸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等。
新時期背景下,造紙行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與日俱增,資本運作越來越頻繁,企業間的并購整合日趨嚴峻。在這一形勢下,國內外企業想要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就要認識到市場分析的重要性,尤其要關注市場環境變化和客戶需求變化,以此來為企業擴大市場規模、搶得市場先機奠定基礎。
新時期,國際范圍內造紙設備和原料的價格呈逐漸上升趨勢,加上國內造紙機械行業受到的排擠壓力過大,以及經濟危機的不良影響,使得國內造紙行業發展受到重重阻礙。如何能夠突破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成為造紙行業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課題,我國紙業網提到:雖然新形勢下各種原因造成我國造紙行業發展受到阻礙,但并不意味著造紙行業會持續衰敗[4]。相反,該行業發展前景是無限光明的,尤其近年來,國內出臺的各種扶持政策非常積極,為行業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想要切實克服發展困境,首先需要了解發展中存在的挑戰和面臨的壓力,具體如下:
第1,上文提到,當前我國造紙裝備相關企業數量逐漸減少,業績不斷下滑,資產增長速度越來越慢。加上企業分布過于分散,尤其中小企業更為明顯。導致區域整體上企業集中水平不足,無法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所以在未來發展中必須強化造紙設備企業的集中生化產水平。
第2,造紙機械行業普遍存在各自為營的局面,在傳統造紙機械行業生產過程中大多實行自營自銷發展模式,彼此之間很少合作交流,這也使得造紙機械行業受到的排擠壓力越來越大。眾所周知,企業間的合作是達成互利互惠目標的主要途徑,所以想要確保造紙行業高質量發展,就要強化企業間的合作共謀。
第3,雖然我國是造紙大國,但是在傳統造紙過程中大多依賴于進口機械設備。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國內造紙機械才在性能和質量上有所突破,但發展水平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依然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想要推動造紙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加大機械設備研發力度,提高核心技術研究水平,減少對國外設備進口的依賴程度,從而全面提提高造紙質量和效率,為企業創造更高經濟效益[5]。另外,傳統造紙行業原材料也大多來源于國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造紙行業可持續發展。對此,需要國內不斷擴大樹木種植規模,生產出更好的造紙原料,為造紙行業長遠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國內造紙行業發展并非一路順風,雖然取得的成就較為顯著,但面臨的發展困境也不斷增加,主要體現在生產資源短缺、對外進口依賴程度偏高等方面,使造紙行業發展受到重重阻礙,并且稍有不慎就會發生經營風險。另外,有限的技術水平和低檔的機械設備,也是造成行業發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國內造紙產業需要加快產業結構優化速度,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另外,現階段國家堅持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環保法律法規日益完善,監督執法力度不斷提升,加上原輔助材料價格的迅速增長,以及勞動力成本的逐漸上升,使得貿易保護主義快速崛起。以上種種,均對國內造紙行業發展提出更高要求。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造紙行業想要實現持續發展目標,并在國內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就要在逆境中尋求正確的發展道路,樹立科學的發展思想,通過創新創造、戮力同心,開拓行業發展新局面。
現階段,我國堅持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各行各業都要向著創新、開發,共享,協調、綠色趨勢不斷邁進。造紙行業作為能源消耗大戶,需要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先。盡可能形成節能環保發展新形勢。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造紙企業需要樹立科學發展觀,確保環保優先,堅持走生態文明發展路線。具體來說,在實際生產中,要盡可能節約資源,提高各種材料利用率,降低不必要的材料浪費和消耗。在此基礎上,還要拓展各種材料回收渠道,增強廢紙回收利用、循環利用率[6]。除此之外,還要盡可能減少造紙過程產生的污染,通過提高固廢處理水平,明確廢棄物排放標準,降低環境污染程度,確保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
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我國發展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轉變,并進入歷史交匯關鍵階段,為造紙行業升級轉型奠定了良好基礎,促進行業正向著規模化、集中化、科技化趨勢發展,這也為國內造紙創新創造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在此背景下,造紙行業需要不斷加大新一代制漿技術研發力度,尤其針對膜分離、清潔分離、廢水回收等技術,應不斷提高研發成果轉換率,通過引入各種環保技術和制漿技術,為行業升級轉型提供保障。另外,為了扭轉傳統造紙行業依賴國外設備進口這一狀況,需要國內造紙機械企業提高設備制造能力,強化設備自動化、智能化發展水平,促進造紙工藝技術和造紙機械設備有機融合,這也是加快造紙行業發展步伐,實現行業做大、做強、做優的主要途徑。
我國十九大報告曾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將實體經濟作為著力點,將保證供給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這也是各行各業未來發展的主要目標。造紙行業作為經濟建設的主要產業,也要立足全局,面向未來,不斷增強供需質量優勢。為了滿足這一需要,造紙行業應積極引入智能化技術和信息化技術,推廣精細化管理、個性化定制等模式,確保造紙行業快速適應新時期生產環境,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水平。在此基礎上,還要全面落實“三品”戰略,保證紙制品、紙質包裝、生活用紙、紙板等品種結構達標,全面提高紙制品生產設計水平[7]。除此之外,還應不斷豐富紙制品品種,樹立個性化品牌,以此來提高我國造紙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
造紙相關企業在加大創新創造水平的同時,也要支持企業間的對接交流,確保企業間能夠實現合作共贏、互利互惠目標。長時間以來,我國造紙行業與印刷行業在經營發展方面一直存在密切聯系。二者包容支撐、統籌協作、共同進步,形成了鏈條咬合式發展局面。新時期背景下,造紙行業想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就要主動應對新常態、新理念、新要求。在頂住市場供需壓力、滿足環保要求的情況下,牢牢抓住發展機遇,與相關企業協調配合,實現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綜上所述,造紙行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其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然而,雖然我國是造紙行業生產大國,但在機械設備方面卻始終依賴于國外進口。加上造紙過程消耗的資源、能源過多,導致我國行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對此,需要行業重視綠色發展,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始終以質量保證為方向,在此基礎上支持企業間的交流對接,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