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交易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省交易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廣東粵數網絡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數網絡公司”)按照“統籌規劃、統一標準、分別建設、智能驅動、互聯共享”的建設思路,在廣東省國資委和廣東省交易控股集團的統籌指導下,圍繞國資監管陽光平臺研發、企業數據采集及數據服務、云網數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構建統一的國企監管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提升廣東省屬企業管控信息化水平和數字資源整合共享能力,構建起支撐國資監管、服務省屬企業的“智慧國企”體系。推動構建以省屬企業為核心的“鏈主”型產業平臺,形成匯聚產業、共建共贏、共享發展的智慧國企生態體系。
2021年,粵數網絡公司被廣東省國資委定位為省屬國資國企數字化轉型支撐服務平臺,集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數字公共能力供給和數據要素流通與價值激發為一體,著力建設廣東省屬企業數字國企綜合平臺,打造以“粵企”系列產品為核心的陽光服務平臺,建設集云網數智能力為一體的國企云平臺,推動省屬企業共同構建“智慧國企”產業創新體系。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重大決策部署,加快推進廣東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相關重點任務,提升國資監管數字化和國企發展智慧化水平,打造省屬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樣板,粵數網絡公司圍繞智慧監管、智慧運營、智慧服務構建“智慧國企”體系,為企業創新管理模式、提升管控能力提供技術支撐,為創新監管體系建設提供業務支撐和數據支持,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創新發展水平,推動廣東省企業在數字化轉型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一)建設集云網數智能力為一體的“粵企云”平臺,夯實數字化基礎設施底座
采用統建共享、資源協同等多種形式建設“智慧國企云”“智慧國企云安全”和“智慧國企網”。實現自主可控、全局調度、彈性伸縮、按需服務,構建標準統一、開放共享的集約化后臺資源池、技術中臺和服務中臺,面向省屬企業以市場化機制提供云計算、云存儲、云安全及業務應用等信息化支撐能力。提供“國企云”與省屬企業“私有云”之間安全互聯互通能力,推進云網等信息化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支持省屬企業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或服務發布到國企云有償共享,促進省屬企業間開展合作,共擔成本、共享服務、共同協作建設滿足業務共性需求的系統或服務。建設“智慧國企云安全平臺”,為國企用戶提供全面、專業和高可用的安全服務,高效響應安全需求,全面保護云上業務系統。
“粵企云”(即智慧國企云)平臺項目2021年12月完成上線,現已開始承載省屬企業上云業務。目前,交易控股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廣晟有色ERP 系統、肇慶列管交通科技“肇易租”、惠州智慧大數據多個業務系統已成功實現“粵企云”上線部署。

(二)打造“粵企”系列陽光服務平臺,創新構建國資智慧監管體系
建設了“粵企”系列陽光平臺,構建智慧監管體系。完成“粵資匯”財資管理平臺、“粵易租”資產租賃管理平臺、“粵采易”陽光采購平臺、“粵企匯”綜合服務平臺、“粵數通”國資監管數據填報平臺等平臺的研發和建設,在信息發布、數據分析和智能服務等方面全面打造“粵企”系列產品,推動企業信息系統集成應用,實現國資國企數據互聯共享,構建更加完善的智慧國企監管體系,以規范化、陽光化、數字化、智能化運營,推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國企數字化轉型。

(三)集智賦能構建“智慧國企”生態體系,推動省屬企業數字化協同創新
通過制度建設、標準規范、安全運維及運營體系,推動與生態合作伙伴間資源、業務、能力、技術等全要素的開放共享和協同合作,共同培育智能驅動型的數字新業務。制定以構建共生共贏生態系統、發展壯大數字業務為目標的組織發展戰略及生態圈發展戰略,將數據作為驅動創新的核心要素,開展智能驅動的生態化運營體系建設,制定覆蓋整個生態圈主要合作伙伴的戰略全過程柔性管控機制。
引進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走在前列的中央企業、省屬企業、廣州市屬企業及其他IT 企業,積極推進廣東省“智慧國企”生態合作伙伴庫的建設。參與組建廣東省屬企業數字化轉型協同創新聯盟并承擔聯盟秘書處職責,構建數字國企產業生態,以數字驅動國資國企改革和創新,促進省屬企業之間的合作共贏。
(四)創新云上SaaS 服務形式,構建高標準的云上管控應用生態
創新云上SaaS 服務推動省屬企業間的合作交流,實現管控信息系統的共建共享,有效降低建設運營成本。依托“粵企云”建設“三重一大”分析決策信息系統、商旅服務平臺、網站內容安全掃描、公文流轉平臺等云上SaaS 化的共性管控系統,后續還可為省屬企業提供應用系統的共建共享服務,協助省屬企業實現成本可控條件下的信息化能力快速提升。
(一)創新國資監管手段,共享經濟效益。開發“粵企”系列陽光平臺,著力實現資金資產管理、交易、監管 “三大系統”的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共生一體,全面推動資產數字化、管理智能化、交易陽光化、價值市場化、監督智慧化發展。同時,積極推動企業之間、企業上下游產業鏈之間的業務協同,以建設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國有企業為核心,打造國有企業與金融機構、非國有企業、地方中小微企業、中介機構間可持續合作的生態圈。截至2022年9月末,“粵資匯”平臺累計成交2026.47 億元,為企業直接增加利息收入和減少貸款成本6.2 億元;“粵易租”平臺實現成交金額35.51 億元,平均增值率15.16%,最高項目增值率2303%;“粵采易”平臺公開發布采購信息55645 項,實現采購金額3792 億元;“粵企匯”導入18 家省屬企業共35 個專業服務平臺;“粵數通”建設了18 個大主題庫,100 個小主題庫,2230 項指標,10319 個數據字典,已經覆蓋了肇慶市及十個縣區、惠州市及五個縣區以及兩個國家級開發區、茂名市、云浮市、湛江市、清遠市及九個縣區企業、河源市及縣區部分企業,七個地市約930 家企業開通賬戶并開展數據填報工作。
(二)集智賦能,構建數字化轉型生態圈。在“智慧國企”生態體系建設中,以省屬企業為“鏈主”核心,引入上下游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推動產業發展。粵數網絡公司為規范合作伙伴的引入、退出、考核管理等原則與流程,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合作環境,出臺了《廣東粵數網絡建設有限公司合作伙伴管理工作指引(試行)》,極大推動了公司生態合作伙伴圈建設。合作伙伴制度和商業模式創新是粵數網絡公司撬動行業資源、快速構建“智慧國企”生態體系的重要舉措,也是國有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勇擔使命,模范引領帶動產業發展的充分體現。截至2022年9月,已完成六大方向(云平臺、云安全、應用系統研發、智慧視頻、數據災備服務、第三方測評及密碼服務)共35 家合作伙伴(含央企、省屬國企、地市國企和民營企業)的招募。
(三)集約共建,統一標準,節約成本。省屬企業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建立大量的信息化系統,但存在系統覆蓋不全、規范標準不一、數據流轉不暢等問題。通過集約建設“粵企云”,提供統一標準的數據交換平臺、安全防御體系、運營和運維支撐體系,避免了分散建設,減少重復投資,有利于打破信息壁壘,提升信息基礎設施的運行效率和服務能力。按需統建具有共性的各類國資國企管控信息系統,提升省屬企業管控信息化水平和數字資源整合共享能力,降低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

粵數網絡公司堅持創新驅動,積極推進省國資委重點平臺項目建設任務,有力推動省屬企業數字化轉型,助力廣東數字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接下來,將從三個方面加速完善“智慧國企”產業創新體系。
一是持續建設“粵企”系列陽光服務平臺,構建智慧監管體系。加快建成并拓展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質量和品牌競爭力,在信息發布、數據分析和智能服務等方面全面打造“粵企”系列產品,持續開發更多滿足國資監管要求、適應國企運營需要的系統化平臺化產品,逐步推動企業信息系統集成應用,實現國資國企數據的互聯共享,構建更加完善的“智慧國企”監管體系。二是加快推進“智慧國企”平臺建設,提升智慧國企基礎設施保障。持續建設“智慧國企云”和“智慧國企云安全”等平臺,在保障架構安全、機房安全、平臺安全、網絡安全及租戶安全的情況下,集約化為國企提供云計算、存儲、網絡以及安全運維等資源,積極推進“智慧國企云”各類SaaS 應用系統研發和產品部署工作,實現企業最大程度降本增效。三是做好廣東省屬企業數字化轉型協同創新聯盟秘書處工作,持續推進智慧國企合作伙伴生態圈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