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行/張娟
“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補齊農村社會福利短板,加強對農村老年人、兒童、‘三留守’人員等特殊和困難群體的關心關愛”。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和特殊困難群體關愛服務等民政工作的重要講話,彰顯出人民領袖“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的深厚情懷,傳遞著可感可知的民生溫度,為我們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近年來,各級民政部門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民生福祉責任扛在肩上,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織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網,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進千家萬戶,把民政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推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項舉措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民政事業呈現新氣象、取得新成效。
加快健全城鄉統籌、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2021年,全國4680多萬困難群眾納入低保或特困供養,全年實施臨時救助1089萬人次;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幫扶,初步建成覆蓋5700多萬低收入人口的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每年惠及2600多萬殘疾人;全面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留守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制度……聚焦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務實舉措相繼出臺,民生福祉不斷增進,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3月底,民政部印發《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等工作的意見》,部署各級民政部門高質量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和特殊困難群體關愛服務等工作。連日來,各級民政部門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研究部署學習貫徹舉措,進一步明確工作方向和著力重點,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各級民政部門要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科學綜合施策,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一步一個腳印走、一棒接著一棒干,在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補齊農村社會福利短板、強化臨時救助制度、做好殘疾人相關工作等方面出實策、辦實事、求實效,奮力譜寫保障和改善民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