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曉扣
近年來,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大力推進婚俗改革,堅持推動理念溫情化、品牌特色化、禮儀規范化,為鄉村振興戰略賦能強大精神動力,奏響一曲促進新時代婚姻幸福、家庭和諧的“交響曲”。2021年12月,大豐區被省民政廳確定為第二批江蘇省婚俗改革實驗區,大豐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因位于國家4A級景區—荷蘭花海而被譽為“江蘇最美婚姻登記處”。
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婚俗理念溫情化。一是依靠群眾自管自治。把基層群眾作為推進婚俗改革的主體力量,以村(社區)為依托,借助農村紅白理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修訂《紅白理事會章程》《紅白理事會工作紀律》《紅白理事會辦事流程》等制度公約,開展“十佳村(居)民公約”評選活動等,充實婚事新辦、文明節儉、抵制陋俗等移風易俗相關內容。二是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聯合法院、司法局、婦聯等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家事糾紛調解工作的實施方案》,建立完善婚姻家庭輔導服務機制,設立家事調解室,開展家事糾紛調解工作。聯合婦聯、司法局、衛健委等部門以及相關社會組織在登記高峰日開展婚孕、家庭關系、婚姻與法等不同主題的婚姻課堂。三是健全婚姻登記便民制度。2021年6月,在全市率先推行婚姻登記、婚前醫學檢查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一站式”服務,實現“進一道門,辦三件事”,不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實行雙休日辦理結婚登記值班制,開展婚姻登記跨區通辦,解決群眾“多次跑”“多地跑”等問題。今年以來,辦理婚姻登記3366對,實現跨區域通辦82件。
堅持效果導向,推動婚俗品牌特色化。一是突出主題多樣性。借助“5·20”、七夕等特殊節點,在全省首家開展戶外集體頒證儀式,先后成功舉辦“愛在七夕,情定夏末”“情系郁金香,緣來只有愛”等不同主題活動。集體頒證人數從原來的10對發展到99對,參加范圍由原來本地青年拓展到外省市的青年,參加對象也從青年人擴展到中老年人。二是突出標準模塊化。先后修訂完成《戶外集體頒證服務規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規范》《婚姻登記服務規范》等107項標準,為開展婚姻登記服務提供了有力保障,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被評為全市唯一的省級民政標準化示范單位。三是突出服務體驗式。開展戶外草坪式等多樣化的集體頒證儀式,邀請不同身份的特邀嘉賓參加頒證,建立完善特邀嘉賓頒證制度,讓新人成為真正的主角。近年來,成功舉辦5次戶外集體頒證儀式、3次集體婚禮活動。
堅持服務導向,推動婚俗禮儀規范化。一是弘揚傳統優良家風家教。通過多部門聯合,建立志愿服務隊,開展各類內容豐富的家風建設活動,弘揚優良家風家訓。邀請家風楷模和最美家庭參與家風家訓進社區、進村莊等活動,大力倡導移風易俗,建設文明和諧的魅力大豐。開展“書香‘三八’—清廉家風,讀書分享會”“書香大豐”等讀書活動,以清正家風涵養優良作風,以家庭和睦助力婚俗文明新風,形成重家教、立家規、正家風的濃厚氛圍。二是培育積極向上婚俗文化。深入挖掘里下河婚俗文化、920街坊、啟海婚俗文化等本地區的優秀傳統婚姻文化,開通婚俗文化長廊,以時間為軸線展現各地婚俗文化歷程,積極宣傳、傳承和弘揚積極向上的婚俗文化。設計制作婚俗宣傳手冊,提倡全區共同參與婚俗改革,當好婚俗改革的宣傳員、踐行者。三是推廣倡導文明節儉婚禮。加大教育宣傳力度,積極倡導和鼓勵各村(社區)自覺抵制天價彩禮、攀比鋪張、大操大辦、低俗婚鬧等陳規陋習,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婚俗改革的認同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