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民政廳
湖南省嚴格落實民政部關于統籌抓好疫情防控與清明祭掃工作決策部署,推進清明祭掃與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緊密結合,與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緊密結合,與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緊密結合,倡導群眾在文明祭掃中感受黨史偉力、弘揚優良家風、推進移風易俗,努力實現清明祭掃更“清明”。
提高認識,高位謀劃快部署。一是突出黨的領導。省政府常務會議就清明祭掃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省委常委、副省長張迎春專門審定全省工作方案,主持召開市州政府分管領導視頻會議進行調度,省聯防聯控指揮部審核下發全省做好清明祭掃工作的通知,省民政廳廳黨組會議、廳長辦公會、廳長專題辦公會先后4次重點研究調度,為抓好工作提供了堅強保障。二是強化部門聯動。召開全省殯葬改革與管理聯席會,省文明辦聯合省民政廳發出倡議書每天在主流媒體滾動播放,省通信管理局聯合3大運營商每天向群眾發送文明祭掃短信,省衛健委將殯葬機構工作人員納入重點人群強化防疫物資保障,應急、林業、公安等部門定期發送研判信息,有效形成了工作合力。三是突出責任落實。省民政廳成立清明節辦公室,廳黨組書記、廳長曹忠平帶頭督促檢查清明祭掃工作,通過下發檢查工作通報和編制工作日志等方式壓實屬地責任,全省14個市州政府分管領導全部對清明祭掃工作進行了重點調度和專項督促檢查,促進了層層狠抓落實的濃厚工作氛圍。
優化服務,綜合施策強保障。一是倡導健康祭掃。全省14個市州全部在聯防聯控機制指導下,制定清明祭掃工作方案,倡導外地親友不返鄉、不跨區域祭掃,落實測體溫、戴口罩、驗核酸與場所碼等疫情防控措施,通過網絡預約、電話預約、限流、限時等措施,實行預約祭掃、錯峰祭掃,3月26日到30日,全省開放祭掃的殯葬服務機構131個,接待群眾現場祭掃7.3萬人次。二是倡導平安祭掃。所有殯葬服務機構全部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全省各地共推出27個網絡祭掃平臺,省民政廳重點優化“云上清明”服務功能,正式入駐省政府“一件事一次辦”政務平臺,并組織開展為烈士獻鮮花、為親人建祭祀館、向袁隆平院士獻水稻活動,今年已網絡祭掃39.16萬人次。三是倡導文明祭掃。聯合湖南省殯葬協會開展植樹節主題黨日,指導各大殯葬服務機構創建“無煙陵園”,開展“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等活動,大力整治在陵園焚燒冥幣、香燭和燃放煙花鞭炮、過度使用塑制祭祀用品等行為。各市縣結合鄉村振興,在引導群眾植樹綠化、踏青遙祭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加強宣傳,多措并舉樹新風。一是緊抓百城聯動。制定下發開展清明文化主題宣傳月活動的通知,全省圍繞清明祭掃已創造花鼓戲、歌曲等作品43個,尤其是湖南省殯葬協會推進百館聯動、百園聯動,倡導全省近100家殯葬服務機構捐贈了節地生態骨灰安葬(放)設施產品247個,捐贈舉辦了遺體追思會、告別會和安葬儀式128場,總價值200余萬元。二是緊抓家風傳承。推進清明文化與家德家風文化緊密結合,聯合湖南經視推出“清明思親 家風傳承”系列報道,系統講述曾國藩、左宗棠、周敦頤、魏源、胡林翼、王船山等湖湘名人家風及后人在祭掃中傳承家風的故事。三是緊抓文化挖掘。聯合省文明辦、湖南電臺舉辦“山河清明 一脈‘湘’承”清明文化節,講述黨史中的清明、家風中的清明、家國中的清明、民俗中的清明、舌尖上的清明、詩韻中的清明等故事,大力推進清明節文化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