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敏
(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石油分公司)
管好干部是黨要管黨的前提與基礎,研究基層實踐可知,當前仍然有一些問題存在于從嚴管理干部制度建設中,有必要第一時間開展調節與完善工作,對從嚴管理干部制度體系進行健全。基于此,本文以云南石油分公司為例,探討從嚴管理干部隊伍制度體系的有效對策,希望給有關機構提供一些參考與借鑒。
干部作為骨干力量,在改革、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和價值。我黨的重要課題與黨建任務就是從嚴管理干部。黨歷經了100年的發展,已將豐富的干部管理經驗積累起來,促進中國特色的干部管理理論體系的形成。從歷史角度看,我黨從嚴管理干部與不同歷史階段的歷史任務相適應,有利于對內容進行豐富,對制度進行完善,與時代共同進步,持續創新。革命時期為了爭取政權,從嚴管理干部可以使其政治自覺性不斷增強,使紀律為主的制度要求不斷強化,采取的方式以強制和命令為主。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需要轉變革命黨為執政黨,從而對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需求進行滿足,對干部提出很多要求,排除政治紀律要求,還包括管理能力、業務能力等,進一步豐富從嚴管理內容,方式則以制度規范與行為自覺為主。改革開放時期,為了促進改革開放、快速發展黨的事業、積極調整利益格局,對干部提出在工作作風、素質能力、領導方式等方面的要求。研究歷史發展進程,積累以下經驗:其一,將從嚴管理干部放在重要位置。堅持從嚴要求和從嚴治理,使從嚴管理內容不斷拓展,對方式方法進行優化,不斷完善體制制度。其二,將提高干部活力作為從嚴管理干部制度的出發點、落腳點,促進執政水平、領導水平、純潔性、先進性的提升,促進干部創造力與戰斗力的提高。其三,干部從嚴管理隨著各個時期形勢與中心任務而改變,積極調整與完善,從而將時代特點體現出來。其四,干部從嚴管理必須堅持有機結合創新探索、規范制度、科學體制建設。其五,在堅持黨的領導之下進行從嚴管理干部,繼續走有機結合科學化與民主化管理的道路。
新時代從嚴管理干部的內容包括對干部思想、日常行為、選拔、任用、監督、作風、廉政建設等進行的管理。黨的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干部日常行為制度、黨作風建設制度、黨組織建設制度等都是從嚴管理干部的制度內容。
云南石油分公司地處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省石油總公司是其前身,這是云南首個國營石油專營機構,在1998年6月整體被劃入集團公司,2000年2月,依據分離主輔、改制上市要求,主營業務部分構成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石油分公司。為了滿足銷售公司改制上市要求,2014年5月又更名為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云南石油分公司,2019年4月更名為云南石油分公司,一直沿用至今[1]。
云南石油分公司主要銷售成品油,在云南省內具有極高知名度。據統計,2020年該公司已有1300余座在營加油站、11座在營油庫,具有61.13萬立方米總庫容,總資產達到171.62億元。用工人數已經達到1萬人,包括合同制員工、派遣制員工、其他從業員工、委托用工人員。有3082個離退休人員,公司遵守要求系統建設黨群組織,自20世紀90年代之后,系統黨委、系統團委、系統工會陸續成立,省公司垂直管理市州公司與縣公司黨工團組織關系。黨組織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公司黨委-州市公司黨委-縣區黨支部,實現全覆蓋縣區公司、合資公司目的,建立健全組織機構,不斷完善工作制度。公司黨委在2020年12月已經具有17個二級黨委,黨支部數量是159個,黨總支是兩個,黨員是3043名。黨員100%覆蓋了1203座加油站[2]。
部分地區與部門開展干部管理工作時,對干部選拔工作有所忽視,加上干部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不注重干部任職后的管理工作。干部任職后的管理工作中往往會弱化嚴格管理的環節,不能主動積極管理重要環節,造成干部身上的小毛病變成大問題,小問題產生嚴重后果,對黨的形象產生不利影響,大大削弱黨員的凝聚力。
部分地區與部門開展干部考核工作時,通常應用簡單考核方式,加上受到不完善考核制度的影響,降低考核規范性,縮小考核范圍,降低考核力度,導致很難發現干部存在的問題,使干部考核失去有效性,從而提拔帶病干部。帶病干部的提拔具有嚴重危害,突出表現在降低黨執政水平與干部隊伍素質,阻礙改革的深化與發展[3]。
領導干部問責制度開啟于2003年,問責制度與黨和政府的公信度息息相關,但是,不完善的問責制度導致存在一系列問題,包括問責制度形式化等。上述問題對黨與政府公信力造成不利影響,同時無法發揮問責制度的社會成效與整治效果。
部分地區和部門仍然存在不健全監督制度、薄弱的監督力度等問題,造成在很多問題上,部分區域與部門主要領導發揮決定作用,對科學民主化決策產生影響。與此同時,不健全的監督制度使民主決策與科學依據停留于表面,無法保障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與執政水平[4]。
監督主體存在老好人思想,主要考慮自己利益,只在自己獲利情況下開展監督工作。其次,缺少擔當意識,不敢嚴,不去嚴。調查問卷顯示從嚴管理干部不敢嚴占據66%和25%比例的因素分別是受到社會觀念影響、嚴重的人群情感關系和害怕矛盾激化、對關系和選票產生影響。從嚴管理干部不去嚴的因素是缺少責任感與使命感,并且36%的人員以為缺少良好配套措施,無法將實際問題解決。立足于監督客體,部分領導干部缺少主動監督意識,錯誤理解正常監督,比較抵觸嚴管;部分干部認為自己作為主要領導,監督會對權力和威信產生影響;部分干部認為監督對團結和單位、地區正常工作造成影響;部分干部認為監督會限制其自身工作效率。
此項管理制度的構建相當于將“攝像頭”與“千里眼”安裝在干部身上。為了實現開放式監管干部目的,必須提高選拔程序的公開性與透明度,堅持考核干部、結合筆試面試、審查資格等。公開干部信息,公示開放干部財產、社會關系、子女與配偶經商從業狀況等重大事項,自覺接受人民群眾與媒體監督。全面開放干部實際業績,綜合利用多種渠道亮出干部各種業績[5]。
此機制的構建為靈活的上下與進出提供保障。對評價標準進行完善,重點考察工作實際、政德官德、廉政狀況、作風情況,避免僅僅根據GDP簡單評價出干部和英雄。保持干部以下暢通無阻的渠道,針對不稱職干部的具體標準進行細化,通過對評判結果與部門建議意見的綜合運用,將縣級干部退出領導崗位分為幾大類別,將“下”的評判標準編制出來。使干部“進”的路徑得以暢通,借助各種方式,保證優秀人才進入黨政機關,實現體制內外人才合理流動目的。
此項制度的構建能夠彰顯權威性,確保干部不敢失責、違紀。在干部推薦、任職、交流、考察、決定等多個環節推行無縫隙追責,落實全過程問題追責,對責任追究的內容、方法、主體、原則等進行追究,保證提供法律依據。推廣和應用終身追責制度,針對重大問題,如隱瞞虛報、違規操作等,均可以實行干部終身追責制,在終身追責范圍內納入已經隱居、退休的人員。針對監管者,實施監督問責,將具有較強可行性的規范和認定標準制定出來,主要用于監管主體及其工作人員出現被干擾、賣人情等情況中,防止辦人情案、外力干擾等問題出現在監管工作中。
此項制度的構建能夠為對等權責、以權制權提供保障。將與黨委同級別的紀檢監察機構建立于省級及其以下黨委機構中,賦予其單獨的監察職能,促進紀檢監察機構以權制權地位的提高,從機制角度出發,將監管外部阻力規避。將垂直管理方式應用于紀檢監察機構中,接受上級黨委、上級紀檢監察機構的雙重領導、雙重管理。上級紀檢監察機構可以直接管理其人權、財權與事權,不在同級黨委的管理范圍內,為黨內監督權的獨立性與權威性提供保障[6]。
1.合理降低民主評價票的權重
下級干部與職工代表民主評議是現行干部考評方式的重要環節之一,實際就是將信任票或評價票直接投出來。此種形式有利于上級組織對民情民意進行了解。然而,需要注意評價人員通常是機關部門負責人、單位黨政正職、職工代表,并且由評價班子領導確定參與的職工代表,這就大大降低評議結果準確性與客觀性。可將此種結果作為參考,然而,不能過度重視。由此看來,必須重視事實,將民主評價票的權重適當降低,保證民主測試的方法回歸正常。
2.利用平時工作對干部進行考察
實踐能體現干部業績,民間可反映干部名聲。無論大事與小事,都要立足于德行。領導干部的真實狀態往往能夠通過日常工作顯示出來,如政治理念、道德品質、工作方式、領導藝術等。不僅要了解干部8小時內的工作,還要對8小時外的表現進行考察,包括家庭群、交友群、生活群,掌握其愛好與興趣,聽取知情人和相關人的意見,從而獲得實情真言。借助考察領導干部的平時工作,了解具體工作流程,從而將領導干部更加真實可靠的情況獲取。與此同時,延長考察干部工作時間,如果安排過緊時間,往往很難考察出真實結果,從而使考察意義喪失[7]。
1.善用制度
眾所周知,方圓需要規矩維持。而企業的規矩是各種規章制度,操作流程。開展嚴格的管理工作時,應該由大家共同制定規章、制度和辦法,這樣能夠使大家積極性與創造性充分發揮,制定合理而科學的制度。雖然領導干部在實施嚴格管理方法與途徑方面,具有很多明確的制度要求,但是并沒有獲得理想運用成果。以職代會制度為例,一些企業沒有將規范的職代會制度構建出來,這些企業雖然構建了職代會制度,卻具有明顯形式化特點,缺少規范性。職代會制度要求關聯職工利益的事情經過職工大會討論,然后通過。對于新出臺的規定與要求,可由全體職工討論決定。只有得到大部分職工贊成與擁護的制度,才能降低執行難度,實現嚴格管理目的。相反,如果很多職工最初就反對或不贊成出臺的制度,則說明制度沒有在適合時機出臺,必須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得到大部分職工理解之后再出臺。
2.善用獎懲
獎懲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若不區分工作優劣與績效高低,統一對待工作多與少,好與壞,就會使企業失去正氣、生機與活力,無法有效開展管理工作。獎與罰將領導干部的肯定內容、反對內容、贊揚內容、鞭撻內容體現出來。
首先,在運用獎罰手段方面,不是越多獎勵越好,也不是越重的懲罰越好。可以總結為兩多兩少:獎勵員工多一些,獎勵干部少一些。謀求更多收入是員工的現實需求,這樣才能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因此,對待超額完成任務、積極努力、獲得上級肯定的員工而言,豐富的物質獎勵能夠發揮有效激勵作用。對比員工,各級管理干部的薪酬更高,因此,干部需要將單位部門的資源協調組織好,使上級布置的工作任務與目標得到很好完成。若缺少員工的支持和幫助,員工工作態度不積極,縱使個人擁有強大能力,都無法將任務完成,因此,多獎勵員工,少獎勵干部,可以提高員工積極性。
其次,干部要多懲罰,員工要少懲罰。獎與罰分別發揮正向激勵作用、負向激勵作用。懲罰實行時,考慮干部承擔較大責任,同等條件下,干部要接受更嚴重的懲罰。從重懲罰干部,可以實現教育本人,使他人吸取教訓的目標。給予普通員工機會,教給其方法,主要進行批評教育,發揮督促作用,使其將錯誤改正。這樣有利于干部將懲罰轉化為動力,更加恪盡職守,開展嚴格管理工作;對于普通員工而言,可以增加其對制度規范的敬畏感,自覺遵守規章制度。
3.善用授權
當代社會的個人,即使具有很強的實力與水平,也不能單獨做大事業,成就非凡。持續發展正常運轉的企業,離不開三個層面的協調配合,各司其責,具體是決策層謀劃戰略、團結協作,中層承上啟下,勇于擔當,基層管理團隊忠于企業,積極執行。為了維持正常秩序,加強管理,落實職權,必須合理授權。這樣才能保證領導干部盡職盡責,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合理授權意義重大,不僅使團隊整體功能發揮出來,還能使各管理層次與管理干部作用充分發揮,但是,合理授權具有一定難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干部領導過度重視權力,存在私心雜念,將權力集中于自己手上,抓牢不放,害怕影響力與控制力喪失。實際是缺少對自己和團隊信任的突出表現。過度集中的權利力雖然能夠使領導具有權威性,然而,卻很容易喪失監督,導致霸道作風的形成,無法開展嚴格管理和規范管理工作,對企業和個人造成嚴重危害。
總而言之,從嚴管理干部隊伍制度體系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保障。針對出現在從嚴管理干部隊伍制度體系中的問題,企業有關人員必須提高重視程度,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相應規范與要求,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與可行性的措施,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為企業發展和國家建設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