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案 何浪 王玲 沃婉嬌
(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
高校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的先進代表,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是高校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黨內統計公報: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5日,共發展黨員473.9萬名,從發展黨員的職業上看,其中學生有187.2萬名,占39.5%,其中絕大多數為高等院校大學生。從黨員總數的角度看,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514.8萬名,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黨員4951.3萬名,占52.0%。這些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黨員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學生時期就加入中國共產黨或在大學首次接受入黨啟蒙教育并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做好新時代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培養工作對于黨的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和整個黨員隊伍的結構優化調整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正是基于對發展大學生黨員的重要意義的認識,筆者所在的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建設管理學院黨總支高度重視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并對高標準嚴要求背景下的發展學生黨員工作系統地進行了研究和創新,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國內黨建研究界對于大學生黨員發展機制的研究和探索起源較早,但直到2010年后才有了理論性較強的一些研究報告和高水平論文見諸期刊雜志,研究的內容也偏理論和概念,提出切實有效的發展黨員工作法的很少,專門針對高職院校的更是幾乎沒有。代表性論文有:戴月波、蔣艷[1]提出大學生黨員隊伍的建設,一直是高校黨建的重要工作,為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強高校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開展從嚴教育,夯實思想基礎;從嚴選拔,準確把握標準;從嚴培養,注重基層鍛煉;從嚴監督,確保黨員隊伍的質量。李俊俊[2]認為新形勢下高校發展大學生黨員工作應將合理設置支部,筑牢組織陣地、發展關口前移,主動積極培養、嚴把發展入口,創新發展模式和著手基層調研,完善規章制度4條路徑相結合,切實提高發展黨員的質量。林慧平[3]從管理學的視角,運用績效管理的方法,對蘇州大學大學生黨員質量進行了調查研究。報告中指正了大學生黨員整體發展良好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創新性地從全程化的教育模式、多樣化的工作載體和專業化的制度保障三個方面探索構建大學生黨員質量保障體系?,F有的研究以理論研究居多、結合實際較少,研究深度和廣度均有待深化,為本研究的進一步拓展提供了研究空間。以上研究成果是國內高校黨員發展相關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也為本研究的理論建構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
為厘清高職院校發展黨員實際工作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筆者所在的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建設管理學院黨總支第二支部針對本校學生黨員、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交流,發放問卷100份,收回97份,訪談交流共10人次。根據問卷和訪談的結果,可以初步總結出目前高職院校發展學生黨員的實際工作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痛點難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高職院校學生學制為三年,實際在校時間兩年半,很多同學都認為在校時間太短無法在學校走完入黨流程而放棄了入黨志愿,因此高職院校發展黨員工作機制建構過程中如何克服在校時間短的問題,如何落實好“早啟發、早教育、早選苗、早培養”成為要著力突破的重難點問題。
第二,高職院校入黨積極分子的黨課培養有欠缺。目前,在高職院校已建立了的入黨積極分子教育培訓機制中,教育方式方法、培訓創新形式等方面都存在跟不上新形勢的需求的問題。支部在學生中的問卷調查顯示,有13%的同學在經過黨課培訓后認為效果不明顯,30%的同學仍然覺得對發展黨員5個階段的流程不熟悉。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往往僅有課堂教學,而且以教師單方面的講授或者播放視頻教學為主,很少設計互動或者體驗式教學環節,并沒有帶領學生到黨性鍛煉基地或者組織分組討論等實踐性教學環節。
第三,高職院校吸納預備黨員的標準不全面不完善。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接受吸納預備黨員的主要標準就片面只看學習成績或者只在班團干部中進行遴選,沒有全面、不遺漏的人選選擇制度設計,這就導致對預備黨員的發展有時忽略了民意,且不夠全面。
第四,在發展過程中對黨員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在大三長時間的實習中,往往面臨著預備黨員積極分子在校外的情況,如何在此背景下有效加強預備黨員的考核管理和黨員的再教育工作,也是一個需要重點突破的難題。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注重培養和發展大學生黨員。但對大學生預備黨員的后續教育和規章制度卻缺失,一些預備黨員在完成預備黨員流程后就覺得自己已經完成全部入黨流程了,放松了自己在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存在倦怠情緒、松勁心態,不能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第五、高職院校專職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力度不足。當前在高職院校工作實際中,普遍存在基層黨支部專職從事學生黨建工作的隊伍建設跟不上高標準嚴要求的發展黨員標準要求的情況。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或師生混編黨支部中的黨務工作者一般由輔導員老師或學生干部兼任,普遍缺乏專職黨務干部,并且很少有專門的工作經費保障,缺乏激勵機制,學生黨員只是輔導員工作順便開展的,“干多干少都一樣”的慣性思維很常見。由于輔導員日常事務多且繁雜,學生黨建工作相比于創新創業、職業生涯規劃、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更費時費力且不易出工作成績,因此出現了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無法適應新時代新要求的情況,亟待解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學生中,發展黨員的工作,在高校黨建中尤為重要。因此,筆者所在的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建設管理學院黨總支第二支部(以下簡稱支部)作為一個學生工作支部,更是應當把加強學生黨員教育和培養工作放在首位。
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學制只有3年,按照以往的經驗,很多學生都是在大三下期才能發展成為預備黨員,成為預備黨員后面臨外出實習,基本不能參加支部活動,無法接受黨組織的直接教育,學生本人也沒有機會為黨組織服務,不能直接在學生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因此,支部探索并實施了“三早三定”(早教育、早選苗、早考查,定人培養、定期分析、定期培訓)的工作法,將發展學生黨員從新生入學早抓起,在大二下期就可以發展一批學生預備黨員,大三畢業前經考察合格的預備黨員就能順利轉正。
在“三早三定”工作法實施過程中,涌現出了一大批政治素質過硬、學習成績和工作成績優異的發展對象,其中比較典型的有王瑩濤、聶莉等同學。重慶市優秀畢業生2018級造價專業王瑩濤從遞交入黨申請書到成為正式黨員歷時32個月。在2018年9月進校后于10月17日參加了新生入黨啟蒙教育,堅定了入黨的決心,26日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支部在11月2日對他進行了入黨申請人談話。在談話的過程中,支部書記發現這個學生政治思想覺悟比較高,入黨動機端正,為人謙虛謹慎,是一個值得培養的“好苗子”。黨組織便對他進行定人培養、定期分析、定期培訓。他在大一下期2019年3月29日,經推優成為了入黨積極分子,在大二下期2020年6月17日順利發展成為預備黨員,在畢業前的2021年6月17日順利轉為中共正式黨員。成為預備黨員在校期間,他不僅能夠參加支部活動,受到黨的教育,而且能夠參與支部事務,帶領入黨積極分子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定期看望社區空巢老人,在學生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為廣大學子樹立標桿,鼓勵和引導當代青年,更好地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
支部在黨員培養與發展中探索并實施“三早三定”(早教育、早選苗、早考查,定人培養、定期分析、定期培訓)工作法,堅持從新生抓起、從入校抓起,建立健全學生黨員發展全過程體制機制,主要將以下三個方面作為落腳點和著力點:
第一,從高職院校學制的實際出發,堅持發展學生黨員從新生抓起。從大一新生入校開始,為了更好地引導大學生加強對黨的認識、端正入黨動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支部積極組織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引導他們自覺爭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第二,支部在收到入黨申請書后,支部書記或組織統戰委員在一周內及時與入黨申請人進行談話,考察申請人的基本情況和入黨動機,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引導。同時,支部書記還積極和申請人的輔導員、任課教師、班級同學交流,了解申請人在班級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具體表現。通過談心談話和綜合評估入黨申請人的現實表現,選定一批熱愛中國共產黨,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入黨動機端正,自覺遵守國家法律和黨的紀律,對不良傾向敢于斗爭,敢于碰硬的“好苗子”作為支部重點培養對象,并定期對這部分“好苗子”進行考察。
第三,召開支部大會,為經過前期篩選的“好苗子”確定培養人。支部堅持將入黨申請人的輔導員確定為其培養人,培養人堅持每兩周和每一位申請人談話一次,了解入黨申請人的思想學習生活狀況。支部每月召開一次分析會,分析當月入黨申請人培養狀況,交流探索下月工作方式方法,支委會根據總體情況,有針對性的探索思考,堅持每學期至少一次的入黨申請人培訓。
發展學生黨員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對入黨積極分子長期的考察,把好發展學生黨員的質量關,確保學生黨員無論在各項活動中,能走到前列,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明確規定,“發展黨員要堅持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支部在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前提下,認真細致做好發展黨員5個階段25個步驟的工作,在黨員培養與發展中探索并實施“三早三定”(早教育、早選苗、早考查,定人培養、定期分析、定期培訓)工作法。支部運用新的培養模式以來,兩年培育期內共收到入黨申請書500余份,63人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學生黨員17名,發展黨員人數與質量均位居全校首位。其中涌現出了國家獎學金1名、市級優秀畢業生2名、市級優秀學生干部3名,其余學生黨員也獲得了校級三好學生或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同時,支部著力提升教師黨員的黨性修養,引導黨員教師牢記“教書育人”的初心,堅持“以本為本”,不斷提高學生工作水平,助推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支部把握關鍵時間節點、重要節日、重大事件的契機,開展豐富的黨史黨情教育,運用組織知識競賽、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聽優秀共產黨員報告等方式,增強活動吸引力和實效性。支部以黨建為引領,以學生工作為抓手,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類評優評先,向榜樣學習,向優秀看齊,并安排教師黨員全程指導學生申報,多個班集體獲得院級和重慶市市級獎項,成效斐然。在宣傳工作方面,支部構筑網上網下同心圓,傾力打造線上線下宣傳陣地:線下陣地方面,支部把宣傳工作做到學生身邊,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學生公寓打造“四室一長廊(支部黨員活動室、黨團活動室、學生接待室、學生自習室、黨史文化長廊)”實體宣傳陣地,將宣傳工作做到“潤物細無聲”;線上陣地方面,利用“獨具建心”微信公眾號、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育人號”、系部網站等平臺發布黨內相關知識及支部動態,充分發揮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打造精神家園。目前微信公眾號有3000余人關注,為傳統黨建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注入新的活力,提高黨建工作層次和水平,切實把微信公眾號建設成溝通支部、學生黨務工作者和學生黨員之間的橋梁;建設成學生黨員交流思想、進行自我教育的陣地;建設成傳播信息和知識、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的輿論場地。因此“三早三定”工作法關鍵在于一個“早”字,核心在于一個“定”字,落腳點在于提高發展學生黨員的質量。
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支部建設和成果推廣工作,多次召開黨務工作專題交流會,會上支部書記結合實際案例將“三早三定”工作法向全院進行了介紹和推廣。學校其他二級學院的5個學生工作支部分別來到支部黨建陣地進行參觀學習,并結合實際將新的工作方法運用到發展黨員工作的全過程。
現有的研究以理論研究居多,結合實際較少,研究深度和廣度均有待深化,為本研究的進一步拓展提供了空間。本研究從實際出發,結合高職院校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針對高職院校學制短、學生在校時間短、學生在中學階段未接觸完整的入黨積極分子教育等現狀,突出一個“早”字,從“早啟發、早教育、早選苗、早培養”等幾個方面著手研究,并提出切合實際的工作方法,應用于實踐后加以總結提煉拔高,形成結果文件,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開拓性。
本研究的成果具有較強的可應用性,研究報告可以為后續的研究提供參考,為高職院校發展黨員的工作實踐提供現狀分析支撐;提出的發展黨員工作法可以有效提高高職院校發展黨員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為高?;鶎狱h建工作的不斷發展,后繼有人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