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良二
(安徽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隊滁淮大隊)
人是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解決好人的問題,事才可為。交通運輸綜合執法事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然要靠全體執法人員聚力奮斗、矢志奉獻來實現,調動隊伍的主觀能動性,自覺摒棄執法陋習、不文明執法、粗暴執法,必須激發執法人員的使命崇高感、責任艱巨感,以“內生動力”主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做到依法行政、規范執法。而圍繞執法人員自身方面問題的解決,必須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天然優勢,眾所周知,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我們黨之所以能團結帶領中華民族走上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道路,離不開先進思想的指引,離不開廣大黨員踏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與人民水乳交融的努力,所以建設發展好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必須牢固樹立大抓思想政治工作的鮮明導向。
改革的號角吹響后,各省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快速行動起來,結合各自實際,組建起省、市、縣三級執法機構,執法人員也相應逐步充實到位。本文試圖通過梳理試點省份執法機構和隊伍現狀,以期達到“窺一斑知全貌”的效果。
江蘇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于2018年9月25日掛牌成立,機構規格相當于副廳級,由省交通運輸廳管理。內設綜合處(執法協調與信息化處)、道路執法監督局、水上執法監督局(地方海事局)、交通工程質量執法監督局(交通建設執法監督局)4個正處級內設機構,核定人員編制165名。
安徽省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監督局于2020年7月6日掛牌成立,加掛省交通運輸聯網指揮中心牌子,為省交通運輸廳所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副廳級建制,主要承擔從原省公路管理局(省公路路政總隊)、省道路運輸管理局(省客運出租車管理辦公室)、省地方海事局(省航港管理局、省船舶檢驗局)劃入的交通運輸廳行政執法職責,以及原省交通運輸聯網管理中心承擔的路網管理、應急指揮調度及信息技術等職責。財政全額撥款事業編制80名,內設辦公室、人事教育處、政策法規處、公路執法處、水路執法處、路網管理處、科技信息處等7個副處級內設機構。整合省高速公路路政一支隊、二支隊,設立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隊,由省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監督局(省交通運輸聯網指揮中心)管理,副處級建制,列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根據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政府信息公開資料顯示,其直屬機構共12個,分屬在公路局、運管局的行政職能回歸相應歸口交通廳內設機構,未設立省級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機構,在廳機關設立綜合行政執法局處室。
自治區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監督局2020年1月22日授牌,是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所屬正處級事業單位,內設科室為辦公室、組織人事科、規劃信息科、財務科、法制科、運政執法監督科、路政執法監督科、治超執法監督科、紀檢監察審計科,管理模式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
四個省份、自治區參照中央文件精神,分別立足實際,進行了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探索,有的設立了省級執法機構、核定了人員編制;有的遵循“局隊合一”,在廳屬內設機構設立綜合執法處室;有的對高速公路實行垂直管理。總體而言,大多精簡了編制,優化了人員結構,長遠來看,利于執法隊伍的健康長遠、可持續發展。但是從另一角度出發,改革的“版本”較多,呈現出的景象過于“五花八門”,尤其是對機構定性、人員身份上的不一致、不相同,導致執法人員的認同感、歸屬感會有所降低,久而久之影響隊伍的穩定、執法人員干事創業的激情和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體制機制的限制需要國家、交通部和交通運輸廳等上級來統籌考慮、綜合施策,反觀自身,改革中暴露出的執法人員自身素養與交通綜合執法改革的新形勢不相匹配的矛盾也相對比較突出,執法人員身上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一是執法人員法律素養不高。實行綜合執法改革,規整了七個執法門類的行政權力,對綜合執法人員的法律素養勢必是一個較大的考驗。根據2022年新上線運行的“交通運輸部規章庫”,僅行業內的部門規章就多達231部,這還未包括執法所必須掌握的憲法、行政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內容,這些構成了交通運輸綜合執法龐大的法律法規、規章體系,掌握并運用好這些執法依據任重道遠。而基層執法隊伍中有的學歷不高、有的年齡偏大、有的熱情不高,這些都極大制約了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工作的長效展開。
二是執法人員主動適應新形勢的意識不強。雖然多數省份完成了綜合執法改革,也充實了人員力量,但執法機構內的人員調整、配備大多不是按照“擇優進入”,部分人此前從未從事過交通執法工作;部分人對執法工作的認可度不高、認為前景不明;部分人認為自己是被動進入,加入執法隊伍是“無奈之舉”,故而不肯最大限度發光發熱。此些種種,被動依靠執法人員主動適應綜合執法的新形勢、對接新要求可以說是“勉為其難”,勢必會成為事業發展的較大掣肘。
三是執法人員負面情緒容易滋生蔓延。職業化、專業化的執法隊伍尚未塑造,剛進入隊伍的年輕人員容易把當前崗位當作一個跳板,不能把工作當事業來看。工作經驗豐富一點的隊員自以為看透了單位的“實質”,情緒陷在對單位的不滿、對待遇的抱怨和對工作價值的貶低中,沒能很好地找準個人定位、職責定位,沒能建立起使命崇高感、責任艱巨感。負面影響的不斷滋生和蔓延,極易造成執法人員的對綜合執法工作認識更加極端狹隘,對交通執法事業的感情和精力傾注更加敷衍塞責,加之客觀條件的制約,惡性循環只會愈演愈烈。
四是執法人員對行業的發展普遍較為擔憂。交通綜合執法改革是繼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承擔行政類事業單位改革后的又一較大變動,一直以來,交通系統頻受改革影響,執法人員也多次歷經轉隸,較多的不穩定造成了人心不穩、擔憂較多。尤其是本次交通綜合執法改革雖然是在中央的推動下實施的,但基層執法人員關切的身份屬性尚未觸及,造成部分年齡偏大的老隊員、本領不強的新人員擔心不能乘上再改的東風、快車,隱憂如果長期積攢,得不到及時紓解,勢必影響單位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交通部門的上級機構和領導或多或少都能感知到積壓在執法人員身上的弊端,也正在不斷通過加強制度保障、優化人員分工、增強人文關懷來提升隊伍凝聚力、向心力,為此,不同領導積極通過不同方式走訪調研基層執法單位,走近執法人員,宣講政策規定、宣貫改革思路、擘畫愿景藍圖,極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抓在經常。但是,從現實反觀來看,當前這方面的工作仍存在一定的短板。
一是常態化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機制尚未建立。雖然各級黨組織、各單位也都比較重視思想政治工作,也明確責任部門或牽頭領導,但是工作開展中都不約而同地遵循著“誰存在不好傾向就解決誰的問題,哪里薄弱就解決哪里”的思路,還存在著片面化、碎片化的現象,沒能很好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項主責主業來推動和實施,系統謀劃、整體推進的格局尚未形成,抓常、抓長思想政治工作的機制尚未建立。
二是怎么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回答得不夠好。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的要求指出,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明確黨委、總支、支部該項工作如何實施,突出要經常性開展談心談話活動。但是現實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極易被忽視,做著做著就變成了某個部門、某個人的事情,容易被弱化、虛化、邊緣化。而且,一旦變成局部化的責任和要求后,工作質效就被大打折扣,逐步演變成向上級交差的任務、考核下級的指標、應對檢查的形式。
三是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容易流于形式。具體到基層執法大隊、中隊,沒有明確的人來具體落實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往往多是黨務干部兼職和支委班子成員來推動,很多是帶著“留痕”的心態來貫徹工作要求,不能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隊員的心窩里、心坎上,該走訪談心的沒有第一時間做到位、該宣講了解的沒有第一時間執行到位,長此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就演變成“空中樓閣”,做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成為“紙上談兵”,脫離了人、脫離了實際,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四是基層政工隊伍專業性不強。系統內部大部分缺乏專業性政工干部隊伍,當前負責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多為兼職,主動履職的意識不強,全面盡責的本領不強,推動工作的思路不暢。另外,單位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不多、專題研究思政工作的頻次不夠、專門聽取匯報的導向不夠明確,此些種種,都極大影響了執法隊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
交通運輸綜合執法事業新篇已經開啟,擺在綜合執法機構和綜合執法人員面前的任務十分艱巨,如何推動新形勢下交通運輸綜合執法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如何破題實現執法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的顯著增強,是我們必須嚴肅回答的“時代之問”。當然,交通運輸綜合執法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需要的是一環套一環、一壘接一壘的持續奮斗,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思路的配套跟進,筆者力圖從談談做好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的角度來破題引路、播下美好愿景的種子。
一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做好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加強黨的領導,要求各級黨組織必須提高認識,在思想上、行動上都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牢固樹立“生命線”意識,在工作組織上加以貫徹落實,突出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1]。做好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時刻體現政治屬性,要始終帶著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去走進執法人員中。必須把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基層黨建工作大局中來統籌實施、一體推動,壓實基層黨支部工作責任,定期向上級黨組織報告思想政治工作情況,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唯有此,方能保證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方向不變、焦點不散、靶心不偏。
二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緊密結合交通運輸工作實際。交通綜合執法機構大部分屬于組建時間不長,多數人員正處在配合磨合期,對前景的擔憂、對工作的“上手”、對執法體系的探索、對綜合執法工作的“入門”都是擺在執法人員心底的“觸動”,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必須帶著思考做、帶著準備做、帶著感情做,力爭把工作做到執法人員的心坎上,只有緊密集合交通工作實際、契合綜合執法實情,才能蕩滌執法人員心靈上的塵埃、梳平思想上的“褶皺”、破除行動上的“裹足不前”。
三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不斷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做好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絕不能是刮一陣風式的“走過場”,必須做到年初有安排部署、年中有梳理回顧、年底有總結考核,必須不斷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體制機制保障。要做到落實上級有關思想政治工作的安排要求不打折扣、不搞變通地執行到位,可以通過履職紀實手段壓實基層負責人工作開展的責任。上級黨組織、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約談提醒機制,把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對班子成員的考評體系,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不主動的及時作出督促,必要時進行問責處分。要把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水平作為考察干部的重要參考,對善于談心交心、會把執法人員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的干部要能主動發現、積極使用,通過工作機制的不斷完善優化,切實樹牢常抓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確導向。
四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牢固堅持以人為本。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體都是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是做人的工作,筆者提出了當代中國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因為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之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應以“人”為中心,突出人的全面發展[2]。縱觀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和宗旨,絕不能脫離執法人員“空談畫餅”,決不能是跟執法人員自身情況“風馬牛不相及”式“空中樓閣”。但也不能完全緊盯著執法、職責等生冷的“關鍵詞”,必須是圍繞執法人員工作、生活、家庭等息息相關的真關心、真熱情、真支持、真幫忙,從而進一步增強執法人員的歸屬感、認同感。
五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建立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依賴人來實施,上級決策部署也勢必需要高素質的政工干部隊伍的精準落實,在交通綜合執法隊伍里組建一支專兼職的政工干部隊伍是推動執法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形勢需要、是保持干部職工思想健康的現實需要。黨組織要深刻認識加強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作為黨的建設在新形勢、新任務下的組織者、實踐者、推動者,必須帶頭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實踐黨的根本宗旨,加強黨建思想政治工作調查研究,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因此,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政工干部隊伍[3]。各級黨組織要把對政工隊伍的教育培訓納入單位總體培訓計劃,通過聘請專家教授講解政策規定、開展重要性必要性分析、分享優秀經驗做法,從而進一步提升政工干部履職盡職的能力和水平。要鼓勵政工干部放開手腳、邁開步子大膽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暢通政工干部的交流溝通渠道,通過定期組織座談交流會、經驗分享會,積極把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好的舉措思路推廣運用至整個單位、整個行業,在堅持不懈、久久為功的努力下,一定能助力交通運輸綜合執法事業不斷實現新進步、取得新發展。
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改革是按照中央要求、破除行業發展瓶頸的大手筆、大動作,交通運輸綜合執法事業正處于大有可為、未來可期的戰略機遇期,做好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時代呼喚、職工期盼,在各級黨組織步調一致的工作開展下,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在廣大政工干部的齊心努力下,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能助力交通運輸綜合執法事業蒸蒸日上、欣欣向榮,一定能推動交通綜合執法事業邁上高質量發展的主干道、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