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內外市場供需和宏觀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江西省建筑材料價格一度波動異常,鋼、銅、鋁、玻璃、水泥、混凝土等建筑工程原材料及制成品價格持續走高,嚴重影響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正常履行。
近日,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制定《江西防范和化解建筑材料價格波動風險的指導意見》,正確引導市場各方主體合理分擔建筑材料價格異常波動帶來的經濟風險。
意見指出,建設工程發承包雙方在建設工程招投標和施工合同簽訂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合同履約過程中建筑材料價格的波動風險,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明確材料價格的風險內容及其范圍以及超過風險范圍以外的調整辦法;合同內容中不得采用無限風險、所有風險或類似語句規定計價中的風險內容及范圍,不得約定明顯不合理的風險防范和化解或顯失公平內容。
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實施過程中,對市場建筑材料價格波動引起的合同價格調整,發承包雙方應遵守誠信原則,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款調整辦法執行;合同條款中對價格波動調整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且材料單價變化超過正負5%時,超過部分的價格發承包雙方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按現行有效的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標準等有關合同價款變化的調整規定,合理簽訂補充協議進行調整,調差部分費用應由發包方承擔或受益。
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礎條件發生了發承包雙方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不屬于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于當事人一方明顯不公平的,發承包雙方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和實際情況,堅持實事求是和公平公正原則,協商簽訂補充協議,合理分擔風險。在合理期限內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依法解決。
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履行期內,相關建筑材料價格發生異常波動時,為緩解承包人的資金壓力,建設工程發承包雙方可協商并簽訂補充協議,將建筑材料調差部分費用作為工程進度款按合同約定的時間、比例及時足額支付。
為滿足工程計價市場化需要,減少和降低履約工期時限內建筑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影響,意見建議江西省各地大力推廣工程施工過程結算制度,積極做好防范和減少建筑材料價格異常波動所帶來的風險。
意見要求,江西省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按照職責加強對建設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規范發承包雙方合同履約行為,密切關注建設工程造價相關市場要素價格的波動情況,提高對建筑材料價格走勢的監測頻率,針對價格波動異常的材料,及時發布價格風險預警,正確引導發承包雙方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促進建筑市場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