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宏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
2010年國家教育部頒布《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成為高職院校推行創新創業教育的開端,隨著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必然促進高職技能型人才培養理念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融合。2012年8月1日,國家教育部下達關于印發《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的通知,“創業基礎”課程納入本科必修,以創新創業課程為載體、融匯創新創業理念與實踐的雙創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深化和具體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合成為本科教育全新發展方向。2015年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全面開設“創新創業通識課”,并在此基礎上組建“5+3”學生雙創實踐團隊,分三年從低到高、階梯式進行全面的“雙創教育”。2017年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初步確定了“以一體兩翼為創業型大學主體結構,以教學產研為創業型大學實現路徑?!眲摌I型大學發展戰略,成立創業型大學建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進行試點實施。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管理專業新型雙創教學理念和系列創新創業教材的開發是創新創業系列課程教師理念提升、課程教學改革、課程教法改革的重要基礎。
雙創教育是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融通的基礎,創新創業教育要與專業教育融合聯動“育人”:(1)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與內容融入高職人才和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人才培養的閉環。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包括高職專科、高職本科),肩負培養面向生產、服務、管理、建設等行業一線需要的高素質職業技能型和應用技術型人才的使命,與普通高等教育“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有高度一致性,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是行程人才培養閉環所依托的平臺。(2)創新創業教育貫穿高職和普通高等教學整個過程。除了創新創業基礎公共必修課程外,高職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都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課、創新創業系列選修課,搭建和完善雙創教育課程體系,開拓“競賽+項目+創業”三位一體的第二課堂,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通過雙創教育季度的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實踐,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高職院校和普通高??梢詣撔聞摌I“挑戰杯”“互聯網+”創業計劃大賽等為載體,通過企業講座、項目分享、訪談互動等多種形式,將雙創教育融入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全過程。(3)推動雙創教育向專業教育滲透,促進兩者的不斷融合。首先,推動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包括思政元素在內的雙創教育理念;其次,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教學計劃和學分體系。以學生創新創業學分認定機制為基礎,通過專業課程替代、雙創實踐活動考核等多種形式,在專業教育教學中實現創新、創意、創造的不斷滲透;最后,無論是高職院校還是普通高校教師都與時俱進將科研成果、學科成果、企業成果、創業成果等融入教學內容,并按人才培養規律和技能訓練步驟有機貫穿在課內、課外教學的各個環節,既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成效,又加深了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體系的融通。
復合型人才是指創新型、技能型和應用型兼備,知識、能力、素質和人格并重,既具備專業知識和文化教養(包含和諧發展個性),又具有創新、創造能力和發展潛能的人才。
職業教育是一種以技能為主的教育,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升,職業教育的技能內涵越來越豐富,但技能不是職業教育特有的,技能教育具有普適性,普遍存在于各類教育,我國《高等教育法》在學業標準中對??啤⒈究?、研究生教育都提出了技能要求(包括專業技能、基本技能、其他相應技能)。技能教育是個體基于一定的工作場所,在掌握一定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練習反映在心智上的操作技能,技能教育不是獨立存在的,和其他教育,如創新創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相互補充、相互融通。我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把技能型人才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技術技能型人才(根據需要不斷補充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有突出的技術能力能解決關鍵生產和技術問題);二是知識技能型人才(掌握和運用理論知識指導生產實踐,能創造性開展工作);三是復合技能型人才(突出掌握多項技能、從事多工種、多崗位復雜工作,能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和推動科技進步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就是新時代“復合型人才”,在此基礎上高職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根據不同的專業需要可以有優化、補充和調整。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專業(代碼530604)為廣東省教育廳立項的省級二類品牌專業。本專業從2021級新生開始與廣州理工學院進行三二分段—專本協同育人,即保證學生專業技能學習的需求又滿足學生高學歷追求的期待。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專業源于2003年開設的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中小企業創業管理方向,2015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設立“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專業”。在專業建設與教學育人過程中始終堅持“創新型就業和實干型創業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充分挖掘企業經營和學校雙主體協同育人優勢,經多年積累已形成了成熟先進的“情景式教學+遞進式訓練+實訓化運營+項目化落地”創業生態系統的教育育人模式。按照“專業技術技能培養+創業基礎流程+創業項目運營實訓+創業項目孵化實施”過程培養學生,保證學生就業、創業多元發展。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專業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主要基于:(1)人才培養目標。為了響應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使命及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對人才需求升級的需求,通過專業課程教育體系的實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企業經營及管理崗位相適應的職業素質,具有較強職業發展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技能,能從事中小型企業基層管理工作和具備創業能力,具備國際視野,具備創新精神、創業素質和技術應用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2)課程設置:管理實務、市場調查與統計、經濟學基礎、企業財務管理、企業法律風險與防范、市場營銷學、消費者行為學、電子商務、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公共關系管理實務、商務談判、客戶管理實務、企業運營與管理、企業戰略管理、團隊管理與建設、創新創業10步法、創業創新與人生發展、如何識別創業機會、創業者與創業團隊、創業環境與市場分析、商業模式設計與創新、創業風險的評估與防范、創業籌資過程與資金預測。(3)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主要就業方向:可從事工商企業產品銷售、工商企業營銷方案制定、市場調研、網店營銷策劃運營、工商企業企劃、電子商務、企業管理咨詢等工作。主要創業方向:企業管理咨詢與診斷;市場研究咨詢和技術轉讓服務;技術咨詢、交流服務;技術開發服務;技術推廣服務;工商企業產品批發;工商企業產品零售;商品批發貿易;互聯網商品銷售;商品零售貿易;互聯網商品零售;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汽車后市場;工商企業產品營銷、生產與服務等及家族企業經營與管理。(4)創業實訓基地建設。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專業在廣州及清遠校區都有嚴格按照創新創業專業人才培育規格要求建設了設備先進、設施齊全的專業綜合實訓室。其中廣州校區的創新工作坊面積近500平方米,清遠校區的創新創業實訓基地近200平方米??梢詽M足專業學生項目化教學實操、專業技能實訓、創業項目打磨優化、路演等需求。
無論是“跨專業學科融通”“教科研與校企合作融通”還是“雙創與專業教育融通”,都與“三教”改革密切關聯,因此,“三教”改革是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體系融通的必然途徑。
產教融合的主體有政府、企業、學校、行業、社會等,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普通高等教育,產教融合主要作用于學校層面。校企合作主體有學校、企業、政府等,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普通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主要作用于專業層面。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師隊伍建設要根據產業需求,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與專業設置、課程內容與教學標準對接。隨著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不斷發展,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隊伍呈現跨學科、跨專業性的特點,跨學科、跨專業的教師隊伍改革模式,不僅有利于產教融合的教師隊伍建設,而且更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度展開。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在教師隊伍改革方面實現了六個轉換:(1)專業教師、創業導師和企業導師之間要能相互轉換、銜接或融合。專業教師以傳授知識為主,創業導師以指導創業項目和方向為主,企業導師以傳授技實際工作經驗和技能為主,并且實現三種角色的相互銜接和實踐融合。(2)將學生學習專業知識與掌握專業技能結合,并通過創業項目落地融匯知識、技能和智慧,真正讓創業教育與技能教育結合,培養出來的創業者既是技能型人才也是應用型人才。(3)實現教學課堂、項目工作室和實習企業之間的場景轉換。課堂上學習的課程與企業實際問題相對結合,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創造價值、傳遞價值,教學課堂、項目團隊和企業實習的三者融合,不是簡單的場景轉換,更是學生成長階段的不斷進階。(4)教師在自己進行創意點子、作品和產品的轉換中,幫助學生激發創意之源頭,創意的作品要能進入市場,具備使用價值和規模,要能解決目標人群特定問題,學生通過金點子大賽,實現一個從創意點子到作品,塑造價值和傳遞價值,再通過企業導師的指導,實現從作品到產品,這是一個技能、知識、能力積累和鍛煉的過程。(5)教師團隊的理論知識、實踐模式的要能進行轉換。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將有效的方法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模式,這種模式在以創新創業教育為載體的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過程中更具備實際推廣和實踐價值。這種從理論到實踐的價值累積,是一個不斷循環往復的增值過程。(6)在實踐場景上,要能實現學校、 孵化園(包括創意園、產業園、孵化器等)和社會的場景轉換。傳授知識要能形成將創新理念轉換為可訓練動作的持續過程,教師團隊與學生雙創團隊榮融合,以“一院一公司”的模式,形成孵化園、創意園、產業園循環共生的項目實踐機制,不僅奠定在學校實踐的基礎,也讓教師團隊和學生鍛煉成材的過程形成閉環。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專業開發的情景式可視化高職雙創教材叢書(每種均為獨立書號)包括三類:第一類;創新創業通識課教材;第二類,創新創業專業課教材;第三類,創新創業實訓課教材,既可供高職院校進行創新創業教學和訓練,也可在校外進行各類創新創業培訓。從2017年8月-2022年2月,已出版有十三部創新創業特色教材,其中有三部是“十三五”高職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創新創業10步法》《創業經營實戰》《創業技能訓練》),有一部是行業創新創業教材(《粵菜創業10步法》陳宏、牛玉清、劉雋 編著,ISBN書號078-305-22842-1;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1月),有一部是創新創業綜合成果總結(《教創孵投成果與案例》陳宏、翟樹芹、許寶利編著;ISBN書號:978-305-23446-0;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10月)。情景式可視化高職雙創教材叢書的每部教材共配有各類創業情景圖與翻轉課堂圖配套的任務,既有生動形象的場景,又埋藏了完成任務的線索;既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空間,又有助于教師引導式和啟發式教學;既可用于團隊訓練,又可用于個人學習。本系列教材叢書與創業知識體系、教學工具、教學方法、教師角色、人才培養模式高度融合,主要特色與創新有:(1)創業知識與實戰訓練結合的教學方法創新。團隊組建和訓練按小微企業的結構和機制運行,團隊之間可合作、可并購,經營不善可以破產,團隊可以重組,團隊教學的第五學期接入項目訓練。項目訓練有跨專業實訓營和“2+1”特訓營兩種。(2)情景式教材等教學工具的創新。學生通過情景式可視化教材,學生不僅學習積極性高漲,創業思維和能力也得到快速提升。(3)創業教師和創業導師互換角色的創新。創業教學和創業訓練密不可分,貫穿創業課程。創業教學以游戲和可視化呈現知識點為主,創業訓練依靠高動作和高啟發的引導式教練技術落地。創業教師和創業導師角色互換,實質上是打造了可循環再生的人才資源,實現了師資隊伍穩定傳承和持續發展。情景式雙創教材除了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使用外,還推廣到全國二十余所高職和普通高等學校,主要有:安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重慶管理職業學院、廣東郵電學院、仰恩大學、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廣州高級技工學校、山東職業學校、海寧職業技術學院、文華學院、六安職業技術學院、青島農業大學、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安徽新華學院、安徽理工大學。目前,情景式可視化雙創教材正在向立體化教材發展,已建設完成雙創課程資源網站http://exp.lnc.edu.cn/suite/wv/36523823,建立在得實平臺上的創新創業資源網站已有注冊數12930人,總瀏覽量490多萬次,擁有視頻、音頻、圖片、PPT、文本案例、測試試題、教案、電子版教材等各類資源6900多個,課程資源網站級別為70級大智尊,平臺積分26萬多,能在更大程度上滿足高職雙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雙創教育教師的教學需求和學生的學習需求。
高職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大學生創新創業理念轉化為教學實踐,需有效的課程進行承載,而“教法”是依托于課程,并與課程相輔相成的。創新創業課程與教法適用三個層次:(1)培養高職和普通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能激發創新創業動力的普適課程及配套教法;(2)面向高職和普通高校有較強創新創業意愿和能力的學生,提高相關知識、技能的專業課程及配套教法;(3)培養高職和普通高校學生各類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及配套教法。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總結和提煉的“關鍵五式教學法”(道具+游戲、教學+情景、教練+提問、案例+互動、項目+打磨)不僅能實現創新創業系列教材與創新創業系列課程的融通。而且可以實現課堂教學和企業實踐的輔導融通,主要運用過程包括:(1)道具游戲式教學法主要用于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建設;(2)以體驗為主的情景法主要用于教學與訓練;(3)教練提問式教法主要用于思考和分析問題;(4)案例互動式主要用于學生和教師角色置換的翻轉課堂;(5)在校企合作基礎上的項目打磨教學法主要用于項目輔導和推進?!瓣P鍵五式”教學法在實際應用時貫穿首尾銜接、環節相扣的五個環節(在描述問題的基礎上樹立目標,在明確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調查研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判斷,在準確分析判斷的基礎上進行方案設計),而這五個環節又有機地銜接在團隊組建、項目探索、項目實施、項目輔導與跟蹤、項目進階或項目重組這個五個階段。
基于情景式雙創系列教材推廣實踐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體系融通要以人才培養,形成持續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構建低中高三個層次多方位的立體生態培育系統,形成通暢的良性循環。為目標形成培育生態系統。創新創業教育融通體系的生態培育主要包括:以“互聯網+”“挑戰杯”“眾創杯”等競賽為載體有計劃有層次地展開創新創業教育系列活動;以高職院校和普通高校就業指導課為切入口展開創新創業教育系列活動;高職院校和普通高校成立專門的創新創業教育領導機構,全力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展開;高職院校和普通高校依托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產業園、校企合作項目實踐基地平臺展開創新創業教育系列活動;真正落實和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為目標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將課程的教法改革融入高職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全面推動和促進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依托的高職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生態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