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賦予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光榮使命,已一年。
示范區開局起步的這一年,“共同富裕”四個字對于浙江來說,是一系列制度的變革、一系列觀念的更新、一系列行動的合力,浙江上下邊學、邊謀、邊干,找跑道、定目標、建體系、抓改革,讓一系列探索實踐擁有了沉甸甸的分量。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緊扣鄉村振興等戰略主陣地,以“闖”的魄力、“搶”的意識、“爭”的勁頭、“拼”的勇氣,通過空間治理和資源要素保障,打造更加均衡發展的空間,全力助推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精準政策提前發力。聚焦土地要素精準高效配置,積極創新自然資源要素供給,通過全力保障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用地,發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在推動生產要素集聚、促進城鄉和區域發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撐作用。要求各地在“三區三線”劃定和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中確保落實“產業飛地”園區用地空間,通過產業引入、資金投入、技術輸入等方式進行“輸血”,推動山區26 縣依托資源稟賦優勢實現特色發展。探索海域管理從“平面”到“立體”的轉變,有效破解用海制約難題,加強海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為山區26 縣中擁有海洋資源的縣市邁向共同富裕提供更多發展空間。
實招護航強村安民。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要求,深入開展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以生態修復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綠色產業拉動致富增收。啟動省級駐鎮村規劃師制度,為鄉村規劃管理提供專業咨詢、技術把控、溝通協調等服務,讓鄉村規劃、鄉村建設更加科學合理,實現強村富民、共同富裕。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續實施地質災害避讓搬遷工作,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組織開展以“百礦示范、千礦整治”為抓手,以“四區兩線”為重點的廢棄礦山治理工作,進一步改善礦區生態環境和周邊人居環境。
共同富裕是一個長遠目標,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浙江這片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的熱土上,全省各級自然資源部門將一如既往地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聚焦城鄉融合共富共美,堅持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發揮“空間治理和資源要素保障”關鍵作用,一步一個腳印助力共同富裕。